“大会战”是天朝举国体制下的产物,当年不少重大工程都是这么搞出来的,体现了本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不过在这些年已经不怎么提这个事情了,小处着力反而更多一些。结果在齐一鸣横空出世后,给不少人带来了希望,于是有一部分人就雄心勃勃地想要复兴这种会战体制,非常典型的就是重工业行业,齐一鸣定期提供的一批工程师以及设备,被利用起来,然后上头就会发出限期搞定的行政性目标,下面人就不得不热火朝天地进行猛拼猛干。
有一位领导这时候又感叹道:“虽然技术很好,但是咱们国家毕竟太大了,一年三十座新电厂,国家仍旧有十分庞大的电力缺口,工业用电还好说一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器,我们判断以后生活用电很可能赶上来,给我们电力造成更大的负荷啊。”
齐一鸣笑了,道:“你可不能因为群众要用冰箱、空调而不给他们送电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建设四化的重要标准,小平同志的讲话里明确提到的东西,既然需求在那里,就只能加快建设力度了,虽然昂首阔步进入**这话可能显得左倾了,但是昂首阔步进入现代化的小康社会倒是没有太大问题。电力上的同志还是要做好思想准备的,电力跟不上直接制约我国的发展,你们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燃料啊。”
这不是什么好比喻,但是一群大小头目们也知道自己肩上责任重大。
火电的建设主要还是集中在北方这些产煤的地区的,而经济发达南方沿海一带就比较麻烦了。电力部门倒是有在安排福建东南一带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建立一些小型的水电站,从山西经极大铁路干线出来的煤炭也能接济一下这些地区。而齐一鸣为其安排的主力发电厂则是苏军的磁能发电厂了。
红警中的苏军一直以特斯拉技术引以为傲,不仅有着磁暴线圈这类攻击性武器,而且电力也是靠磁能提供的。按照齐一鸣原本的时间线,磁能发电仍旧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甚至说这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或者没有开发价值的都有,不过在红警基地中,虽然装机容量比不上普通的盟军火电,但一个大集群式的磁电厂同样可以提供大量的能源,并且造成的污染近乎于无。而一旦开始运营,几乎没有什么太多需要的燃料。
对于天朝而言,发展磁电是具有最大优势的。那就是作为世界第一大稀土产地,中国出产大量的如钕铁硼一类永磁铁,这些都是建造磁电厂的重要原料。实际上以现阶段甚至三十年后人类的科技能力,齐一鸣认为都是不可能掌握大型的永磁发电设备的制造能力的,但基地恰恰能够为齐一鸣提供这些设备。
与盟军火电发展不同的路线,齐一鸣没心思把磁电厂交给国家电力的人掌管,他们一不可能掌握其中的技术奥妙,二还存在泄密的危险,所以齐一鸣打算将这部分发电工程交给自己手下的人去做。
他选择的两个发电集群的厂址一个位于长三角、一个位于珠三角,正是两大中国发展的重要经济带,也是用电荒长期困扰的地区。仍旧是采用地下化的手段,将这些磁电厂放置在地下,然后向地上的城市、工业区进行输电。
只不过为了达到这些生产目标,齐一鸣少不得一通折腾。他不得不把mcv从葫芦岛开出来,然后跑到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既定地区,将mcv放下,然后排下生产日程,造出几十座电厂来。这是个比较长期化的过程,齐一鸣心知肚明,只能按部就班地去做。
齐一鸣认为,让经济蓬勃发展除了政策面和资金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很重要的。后世天朝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一直霸占投资环境最好的国家宝座,除了人力、政策等优势,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重要的筹码。对比印度、东南亚国家,如同人力、资源、市场等优势他们也有,可是为什么一直发展的不如中国快,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交通、电力、通信这三部分是齐一鸣认为应当着力去搞的。
除了电力之外,交通的部分同样有着雄心壮志,不仅相当多的新铁路、高速公路进入了筹划之中,甚至有一部分“眼界高远”的铁老大成员,下决心要十年之内进入高铁时代。这个齐一鸣都觉得挺虚幻的,不过想一想差不多不少西方国家也是九十年代开始高铁化的,倒没有速度那么快,比起绿皮车是要强不少。
经济方面的内容包罗万象,又复杂十分,齐一鸣虽然偶尔给一点建议,但是不可能全盘进行指导,相信也有很多人不希望看到他插手进来。倒是军工这方面的一亩三分地齐一鸣因为耕耘不少,现在坐得越来越实。
电力视察之行结束后,齐一鸣刚准备找江华燕过一个八十年代的春节,结果西飞的人一个电话通过中航工业总公司把他叫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