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赋、便于控制人口进出,便于统计实力等种种好处,但他绝对不会告诉那楼“万恶”的户籍制正是固化族内阶层的最大帮凶,一旦乌桓人采纳了户籍制,今后他们所有人就被绑在了上谷郡,想要迁徙离开的时候,就会遇到严重的阻碍
而且,户籍制还能让刘和准确摸清乌桓人的底细,为今后控制和管理他们提供重要的参考。
还比如,刘和建议乌桓人要跟汉人学习礼仪教化,克服身上那些野蛮粗鲁的习气,培养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各种美德,看似理由充分,让人觉得理当如此,实际上却是藏着私心。
试问,当铁木真率领蒙古骑兵南下屠戮汉人的时候,他有没有跟族人们讲过要对宋人“温良恭俭让”当努尔哈赤率领女真骑兵入侵大明朝的时候,他有没有跟大明王朝讲过“仁义礼智信”
在民族生存的丛林之中,从来就没有什么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只有赤果果的丛林生存法则刘和怂恿乌桓人学习礼仪教化,就好比给恶狼喂食甜美的糖果,等到时间一长,狼牙被蛀虫腐蚀之后,再想咬人就不行了
当然了,刘和这么心胸广阔的人,也不会一味的想着坑害乌桓人,他给那楼提出的这些兴族建议,在中短期来看,都是可以取得明显效果的。只要乌桓人按照这条路子发展下去,慢慢的他们就会跟北方的那些老邻居们彻底不同,等过个一百来年之后,估计也就被同化的差不多了。
第二五二章好大一笔年货
刘和从居庸县离开的时候,可谓是大获丰收,十分的风光。
一百头成年耕牛、五百匹上等战马、一千只肥硕活羊、三千个乌桓奴隶,外加一千名乌桓战士,这是一笔令人眼红的财富,足以让幽州任何一个平常百姓人家瞬间成为州内一流的富户。
且不说那些牲畜和战马的价值,单就说三千个奴隶,便是三千个老实听话的精壮劳力,用来种田或做工都可以为主人家创造出持续不断的财富,更何况还有一千名有钱难买的乌桓士兵。
不过,对别人而言炙手可热的这笔财富,在坐拥了幽州七郡的大公子看来,实在算不得什么。这次从那楼的部落内打的这点秋风,相对于幽州四百多万的人口和近十万的大军,不过是杯水车薪,连塞牙缝都不够。刘和真正看重的并非上谷郡内近十万乌桓人能够给他提供多少财富和兵源,他需要的是这里的乌桓人真正的归顺和可靠。
换句话来说,居庸县这一带的乌桓部落就是刘和推行他自己民族政策的一块试验田,也是向其他各郡乌桓人展示的一个窗口,只要把这里搞好了,搞兴旺了,今后再对其他郡的乌桓人进行拉拢和分化,也就多了许多把握。
队伍浩浩荡荡的出了居庸县之后,并未沿着刘和来时的路线返回居庸关,而是折向了西南方向距离居庸县七十里外的沮阳县。
沮阳县位于灅水北岸,从这里顺着灅水一路向东南方向行进,就可以抵达蓟县,比从军都山中穿行要节省不少的时间。前几年夏侯兰和赵云从蓟城向马城押送粮草,就是走的这条道路。
居庸关守将尾敦为刘和精心准备的两千步兵并未派上用场,他们被田畴带回关内还给了尾敦,而刘和则是在一百名近卫死士和一千名新收的乌桓士兵的护卫下,让三千奴隶拉牛牵羊一路返回蓟城。
一开始。徐晃和慕容平坚持让田畴带着两千居庸关内的步兵护送刘和返回蓟城,而不是让乌桓战士和奴隶一起跟着刘和同行,却被刘和拒绝了。刘和不想让居庸关内那两千士兵为了自己而来回折腾,同时他对自己的威信和号召力也很有信心。
徐晃和慕容平担心新收的这一千乌桓战士不服从管束,万一在路途当中叛逃甚至是对刘和发动袭击,那可就是个很大的威胁。另外,那三千奴隶也是个问题。他们原来都是听令于乌桓人,现在忽然换了主人,一时之间还没有转换脑筋,说不定被一千乌桓战士暗中挑唆和利用。那就更加危险了。
为了打消两位武将的担忧,刘和向乌桓士兵和三千奴隶宣布了两个消息,结果彻底收服了人心,一路上平安无事,没有发生半点意外。
刘和告诉一千乌桓士兵,等开年之后,他们当中表现优异者将会被补充到赵云麾下,今后成为威震中原的幽州骑兵当中的一员,从此得到世人的敬仰和部队的供养。这样的一条消息。对于想要当兵吃粮的乌桓战士而言,绝对是求之不得,所以他们对于刘和热情拥护的态度瞬间爆棚,直接超过了随队伍同行的那乌康宁。
那乌康宁这次随刘和返回蓟城。直接进入幽燕书院学习,亲耳聆听大学士蔡邕的教导。刘和给了酋长那楼十个名额,这只老狐狸为了确保那乌氏在部落内的统治地位,只派了自己儿子一人前往蓟城求学。至于其他九个名额,则被他主动降低了一个档次,并入了另外二十个进入燕京大学的名额之中。
如果打个比方。蔡邕亲自主持的幽燕书院好比是大学里面的研究生院,虽然也属于燕京大学的一部分,但培养的人才层次显然比广泛招收学生的“本科生”院要高出许多。只要有蔡邕这块金子招牌在,今后大汉各地想要进入幽燕书院求学的士子肯定是要挤破头的,刘和能给那楼部落十个名额,应该属于照顾性质。
当然了,刘和一开口就给那楼十个学习的名额,未尝没有藏着别的一些心思。只不过,那楼这个没啥文化的“土鳖”显然也不傻,宁可白白浪费九个名额,也不愿意部落内今后出现几个可能与自己儿子竞争的对手。
那楼虽然拂了刘和的好意,但他把大儿子送往蓟城求学又等于是变相的交出了质子,因此刘和也就没有在这件事情上纠缠,打着哈哈算是同意了。
除了让一千名乌桓战士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刘和也让三千原本浑浑噩噩活着的乌桓奴隶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刘和告诉这些奴隶,他们当中干活勤快、忠诚老实的一部分人将有机会成为中原士子们的家仆和下人,另外一部分身强体壮的人将有机会成为伤亡将士家中的佃农,剩下的则会被送往马城屯田。
对于这些奴隶而言,就算结局最差的前往马城屯田,也比呆在居庸县内给乌桓人当奴隶要好出许多。因为护乌桓校尉府有明文规定,所有参与屯田的青壮劳力,生命都受到官府的保护,任何人无权轻易的剥夺,更不提他们还能吃上饱饭,一年到头还有一些粮食可分。
这些乌桓奴隶在乌桓部落内就是两只脚的牛羊,主人家可以随意宰杀和贩卖,没有任何的生命保障和生存权利。
至于成为幽州伤亡将士家中的佃农,甚至成为刚刚来到蓟城的中原士子们的家仆,对于这些奴隶而言,那就等于是再次投胎了。
佃农虽然没有土地,但却拥有组建家庭和养育子嗣的权力,而且佃农的子女未必还要种田,他们可以去当学徒,可以从军,可以经商,这可比当奴隶的结果要好上百倍。
如果能给中原来的读书人当家仆或下人,那就更加令这些奴隶们向往。谁都知道大公子从洛阳带回幽州的那些读书人今后的身份都是贵不可言,万一出个郡守和州牧,就算是府中仆人也是身份尊贵,从此也算有了依靠。
刘和的这一手并不显得如何高深,不过是给了大家一个希望和目标,但效果却非常的明显。乌桓士兵一路上对刘和的命令言听计从,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一个人违抗行军纪律。乌桓奴隶的表现更加积极,他们负责替刘和牵牛、赶羊和喂马,为了不让这些牲畜掉膘生病,奴隶们恨不得抱着羊走路,抬着牛马赶路
一直旁观的郭嘉忍不住对刘和说:“公子现在收买人心的手段越发高明了,不过是两个许诺,竟然让这些桀骜不驯的乌桓士兵如此规矩听话,让犹如行尸走肉一般的奴隶们眼神之中散发出了光彩。”
刘和不以郭嘉此言为忤,若有所思地说:“希望便是人活下去的最大动力,若是有朝一日我能让大汉子民人人眼中都看见希望,那么大汉也就真正有了兴盛和强大的希望”
gu903();“想让人人都看到活下去的希望何其之难啊”郭嘉长叹一声,年轻的脸庞上难得出现了几分老气横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