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的人,因为全天下的事情都要他来管。所以他没有功夫看几何原本。不过大明出过许多奇怪的皇帝,有十几年不上朝的万历,也有忙于修道的嘉靖,倒是忙于政事的崇祯成了亡国之君。
汤若望不知道新皇帝是什么样的人,但通过这几日与他的攀谈,这个皇帝没有想象中的威严。
门外响起敲门声,这个时候会有谁来敲门,汤若望走到门前拉开木门,一个身穿文士服的年轻人站在门口:“汤先生,陛下传见”
张秉因及时的改变了称呼。
“这么晚了,”汤若望听见远处街道上的欢呼声。在这个平淡的秋日,北京城的夜晚比他经历过的所有春季都要热闹。
东城、西城,所有的城区都点燃的灯火。原本谨慎观望的百姓走出了家门,点燃准备了许久的爆竹,城防兵丁加紧巡逻,防止有人趁热闹惹事。
“陛下传见”张秉因提醒茫然失措的汤若望。
“啊”汤若望回过神,他摸了摸头上的乱发,“大人且等一会,小人马上出来。”他借助微弱的月光找到破旧的袍子套在身上,伸出五指梳了梳头发,再回到门外。
相两排楼阁,翟哲正在灯光下看那件龙袍。虽然事起仓促,但这件龙袍非常精致,很难想象几个时辰能织成这般奢华的龙袍。
“宗茂,你果然还是那个宗茂”他是被宗茂和军中将士逼上皇位的,走到这个位置,无论他愿不愿意,都要迈出这一步。
这是乱世的尾巴,他不想再开启新的乱世。
门外传来张秉因的声音:“陛下,汤若望带到”
翟哲提起龙袍的领口,把它挂在一边的衣架上,回到座位上坐下,吩咐道:“进来吧”
汤若望推开木门,里面的很亮堂,五六盏灯火的照耀下,这个宽阔的屋子没有任何黑暗的死角。这么大的屋子里只住一个人,想来也很孤独。
“叩见万岁”汤若望双膝跪地,他对拜见皇帝这一套礼仪非常熟悉。
“汤先生,起来说话”翟哲朝门外摆手。张秉因小心的把门带上,蹑手蹑脚离开走廊。他着挂在十步之外的龙袍,张牙舞爪的飞龙昭示皇帝的威严,问:“这件龙袍漂亮吗”
汤若望愣了愣神,他不明白新皇帝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他认真的观察了那件龙袍,道:“很精致,华美的绸缎,精秀的绣工。”
翟哲问:“你从欧罗巴远渡重洋,来到我大明,是为了什么”
汤若望行礼,毫不犹豫道:“为了让上帝的旨意行走到地上每个角落。”
“上帝会在乎吗”翟哲双手扶在膝盖上:“就像我其实并不在乎这件龙袍。”
汤若望在胸口画了个十字,用含糊不清的声音忏悔几句,道:“主的爱无处不在”
“主的爱无处不在”翟哲看着汤若望虔诚的表现,心中某个柔软的地方像是被一根木棍捅了捅,“我会准许你在大明传教”
汤若望跪地拜伏:“多谢陛下”
“你的主在这片国土上未必好用”翟哲笑了笑。天色很很晚了,外面的欢呼声没有停歇的迹象。
许多人期盼着新皇帝,许多人还在眷恋着旧皇帝,即使主也无法改变这王朝兴衰吧。
“你退下吧,我会找个合适的人与你合作翻译几何原本,你的名字会放新刻印书的首页,准许你在大明传教,是对你做这些事的回报。”
汤若望迷惑的离开,他看出来这位新皇帝远没有他的部下那么欣喜。
“张秉因”皇帝在呼唤。
张秉因不等汤若望关门,从远处的屋檐下飞奔进来:“微臣在”
“拟旨”翟哲盯着明亮的灯火,略一沉思,道:“迁徙苏州书院所有人迁徙全部来北京”
“命孟康和李来亨在天亮后率本部兵马返回江南”
“命施福水师前往天津三卫驻扎,不得擅动陈虎威立刻率部返回浙东”
“应该没有什么事情了,”翟哲回味片刻,又道:“先不让方玄初回去,等吴三桂的奏折到了再说。”
再没有什么疏漏了。即使江南的东林党有什么不满,李来亨和孟康这几万兵马回到南京,所有的叫声都会平息下去。苏州书院的那些学生身上寄托他许多期望,但在江南,他们很容易变成他的对手。
“好吧,就这些吧”
“微臣告退”
张秉因退出时不忘闭上木门。
屋子里灯火明亮,在这明亮的灯火中,身穿粗棉布衣服的新皇帝倒在床上。
“我是个很懒的人,如果让我管理这个国家,多半会一塌糊涂。所以,如果不想让这个帝国重新陷入曾经东林党和阉党那样的争斗中不可自拔,在东林党和宗茂之间我必须要倾向一方出来。宗茂再强势的人在庞大的士林面前都是脆弱不堪的,现在我已经不想再拔刀冲锋在第一线了,让不知疲倦的宗茂跟他们斗去吧”
新皇帝在迷迷糊糊的念头中进入梦乡。
第727章丞相
柳随风和马士英的船队在香河遇见南下的水师船队。
李来亨和孟康登上客船拜见两位尚书。
柳随风心细,他看见从北京南下水师战船都不再挂有“明”字旗帜,心中隐隐猜到那件大事生了。
李来亨走进船舱行礼,第一句话就说道:“摄政王前日已在北京城登基,两位大人还是快点吧,许多事情都落在宗尚书一人头上,忙的不可开交”
马士英屁股底下的椅子出吱呀一声响,胳膊肘一拐,手边的茶杯掉在地上滚了个圈,茶水撒的满地都是。
柳随风呆若木鸡。
“王爷竟然这么一刻都等不了,宗茂啊宗茂,你果然做事够决”他脑中百转千回。摄政王登帝位是水到渠成,但若是换个人此刻在北京拥戴他登帝位,以他对翟哲的了解,未必会答应。
“王爷,不,陛下这是死顶宗茂啊”柳随风心中算计,同时用悲哀的眼神看向身边的马士英。朝堂之争胜负已分,即使马士英现在能拉出陈子龙相助,也是徒劳。
李来亨与在忠贞营中与柳随风有段交情,言尽于此,简单寒暄几句,告辞南下。
前往江南传递消息的使者跟在大军后面。
隆庆六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