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看完电影,众人渐渐散去。
霍耀文刚跟何冠昌一块到他办公室准备签订协议的时候,就只见房门被人从外打开,第一个进来的人居然是飞往美国待了大半个月的邹文淮,身后紧跟着的是李小龙。
“耀文!”
李小龙看到霍耀文,可以说高兴的很,快步走上前热情的同他拥抱。
霍耀文瞥了眼旁边的邹文淮,笑着问:“小龙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李小龙道:“刚下飞机没多久。”
一边的邹文淮接话道:“我本来想先给李先生安排个住处休息的,可是刚好路过公司,就带李先生来看看。”
左右逢源的何冠昌跟着笑道:“既然这么有缘,中午我做东,大家好好聊聊聚聚。”
“好!”李小龙一口答应下来。
————
中午的饭局,就在嘉禾公司旁边的一个酒楼里。
人数还挺多的,除了霍耀文、李小龙这几人外,李行,还有嘉禾现在主力导演罗维也在。
至于张爱玲不太喜欢这种场合,就先告辞回去了。
饭桌上,大家交谈甚欢,李小龙在听何冠昌说霍耀文跟他们嘉禾也合作了一部电影时,不由一愣,随即惊讶道:“耀文你也开始拍电影了?”
霍耀文笑了笑:“倒也没有,只是把我的小说给写成了剧本而已,然后就全部交给李导负责。”
“霍先生写的剧本实在太好了,虽说《胭脂扣》就是霍先生的小说,可是能写出这么完善的剧本,我想香港也没有几个人了!”李行拍电影也有十来年了,也看过不少的剧本,可从未看过像霍耀文写的那么详细而又有规划的剧本。
毫不客气的讲,如果每个编剧都这么负责任的话,导演忙碌的工作会无形中的降低很多。
邹文淮有些惊讶道:“没想到霍先生居然也会写剧本。”
“随便写写,自己瞎捉摸的,不值一提。”霍耀文谦虚的说道。
若论写剧本,他虽然不敢说有多厉害,但对照现在香港和台湾的编剧来说,他可以说是无出其右了,谁让几十年后编剧这个行业已经正规化,作为正规艺校编剧专业毕业的霍耀文,这点专业性还是有的。
听他这么说,李小龙眼前一亮,他是知道霍耀文对国术很感兴趣,几年前就有想过写一本国术小说,只不过因为种种缘故,一直没有写罢了。如果请他来为自己量身订做一部剧本,想来应该会非常契合自己对功夫电影的想法。
李小龙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但也没有在饭桌上直接给提出来,倒不是说怕霍耀文不答应,而是就怕他哪怕不愿意,碍着自己面子,也在众人面前答应。
————
吃完中饭,邹文淮就领着李小龙前往九龙窝打老道的明德园住宅区。
没错,就是这么巧合,邹文淮之前安排人给李小龙租的套间,距离霍耀文的霍公馆只有两条街的路,走路只需要二十分钟,开车就更快了。
霍耀文陪着李小龙到了明德园小区的套间,帮他安顿好后,就邀请他到自家屋子去坐一坐。
邹文淮因为去美国待了大半个月,回来以后还有不少公务需要处理,就急匆匆的离去了。
十几分钟后,霍耀文开着车载着李小龙到了两条街外的豪宅区霍公馆。
看着诺大的院子和豪宅,李小龙面上虽然没表露出什么,但心里还是有些羡慕的,不过转念就给抛出了脑海,因为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在香港干出一番事业来,现在买不起这栋豪宅,不代表以后买不起。
二人上楼进了书房,张妈泡了两杯茶水上来。
等她离开,两人闲聊了一下最近各自的情况,好一会儿后,李小龙迟疑了几秒,说道:“耀文,我想请你帮个忙。”
“什么忙?小龙哥但说无妨。”霍耀文咧嘴一笑。两人也算是认识两三年了,关系一直比较和睦,自然清楚李小龙是个什么脾气的人,这会儿主动开口寻求帮助,想来是有难事。
“你应该知道邹先生请我回香港拍电影,他说电影一切都交给我来负责,但说实话我离开香港也有好多年了,对现在的电影市场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想请你写个剧本。”
剧本?
一听到这个,霍耀文脑海里冒出了李小龙的全部经典电影《唐山大兄》《龙争虎斗》《精武门》《猛龙过江》《死亡游戏》……
“行啊,没问题。”
想到这些,霍耀文一口答应下来。
闻言,李小龙笑逐颜开,高兴道:“那就麻烦你了耀文,我知道你也喜欢国术和格斗,想来能够写出一个非常契合我的角色和剧本!”
“放心吧小龙哥,我一定写出一个让你满意的剧本!”
又聊了半个钟头。
等把李小龙送出门,霍耀文回了书房,直接拿起钢笔在洁白的稿纸上,写下了《唐山大兄》四个字,这部电影是李小龙的成名之作,虽说剧情现在大家看有些老套,可对比当下香港全都是清末民初的武打片来说,要更加丰富和现代一点。
因为有看过电影,剧情虽然忘了不少,可是加上霍耀文自己的想法,几天的时间,剧本就给写出来了。
这主要还是因为情节不是太复杂,简答说就是一个英雄救美的故事。
说起来,现在回想一下《唐山大兄》的剧情,还真有点后世网络小说扮猪吃老虎的既视感!
第300章【青霞、因梦】二合一(修)
三天后是《胭脂扣》上映的日子,在这之前,嘉禾那边联络了全港三十多家跟他们组成院线联盟的戏院,同时出了一部分资金,对这部电影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宣传。
另一边霍耀文也没有闲着,他不仅让公司旗下的两本杂志,《九州》和《青少年读物》一块宣传外,还特意跟在《文学世界》有专栏的张婉君打了招呼,让她帮忙打打广告。
这其中张爱玲最是自觉,在电影上映的当天,亲自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了《文艺》报纸上:
“世人皆知我最爱红楼,其中我又独怜十二衩。这些年我看过很多书,几乎很少有能够打动我的,但唯独霍耀文的《胭脂扣》,让我看到了一丝红楼梦的影子,个中故事不由让人声泪泣下断了肠……”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三天悄然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