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所谓举贤不避亲,更何况李东升还不算臣的亲人,最多算是合作伙伴,和臣没有多少交情,有交情的是臣的儿子。臣在这里替李东升说话,并不是因为他和臣的儿子有交情,臣只是说句公道话而已,难不成梁王连句公道话都不让下官说出来了么”
“哼,谁知道你是不是和李东升一丘之貉”
“三思,放肆”武则天大声呵斥道,“魏爱卿,你说吧”
“遵旨”魏元忠对着武则天拱手说道,“这次李大人北征契丹,原本就是一种冒险,所行所走,就是在玩命。
一万多人在契丹境内行走,稍有不慎被契丹主力发现,即便李大人有利器再手,也双拳不敌四手。
所以微臣看来,李大人之所以不传军报回来,是不想泄露军队的行踪。
各位大人,说句不好听的,谁知道这里有没有人为契丹通风报信,万一李大人的行踪被识破,契丹主力大力围剿,我想问问武大人,是您去救援么”
武三思一挥衣袖,哼了一声,说道:“关我什么事情,他出征之前,这些事情就应该想到的”
“陛下,梁王都这么说了,在李大人出征之后,朝廷无法给李大人提供任何帮助,所有的一切都要靠李大人和羽林卫自己的努力,所以朝廷也不能强求李大人像平常大军出征那样,不时的发出战报回来”
武三思冷笑一声,说道:“魏大人,你这话就不对了吧,如果大军在外,稍微遇到些困难,就不向朝廷汇报军情,那谁知道他干了什么,没准李东升根本就没有进入契丹,又或者他将一万多羽林卫送到了契丹人的屠刀之下。”
“梁王慎言”魏元忠怒道。
“陛下”武三思对武则天拱手说道,“如果此例一开,以后将领在外作战,岂不是都有理由不向朝廷发军报,那朝廷还凭什么掌控大军的动向,那些将军还不为所欲为,陛下啊那样天下会打乱的还请陛下三思”
武三思跪在地上,重重的朝武则天磕头,看他满脸泪痕的样子,不明真相的人估计还真以为李东升做了十恶不赦的坏事。
武则天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
“陛下,不可因此事怪罪李东升,这样会寒了前线将士的心”张柬之也走了出来,对着武则天劝说道。
武三思跪在地上反驳道:“陛下,不知罪李东升,恐天下不服,朝纲必将紊乱,就算李东升远在契丹无法治罪,臣建议将李东升的母亲先下狱治罪”
魏元忠一听大吃一惊,这件事情要是被远在契丹的李东升知道,那还不知道出什么大乱子,谁不知道李东升是个孝子,他连忙喊道:“陛下不可”
“陛下,请将李东升的母亲拿下治罪”
“陛下”
那位第一次打赏的书友,我也是第一次因为被人打赏100就爆更啊,今天尽量三更啊,先奉上第一更
哥是公平的,你把第一次给了我,我把第一次也给了你
s:周末两天的推荐票很少啊,书友们,你们的票票呢,我要票票,漂漂,飘飘
打赏也要
第108章他是本宫的驸马
朝臣们立马分成两派,一派以武三思为首,要治李东升的罪,将李东升的母亲下狱;另一派以魏元忠,张柬之为首,主张无条件相信李东升。
两派人在朝会之上大吵大闹,一个好好的朝会弄的好像菜市口一样热闹,可武则天却好像没有看到这一切的发生,坐在龙椅之上,皱着眉头,不知道想些什么。
一个人影从武则天龙椅的后面冲了出来,指着下面的一众朝臣吼道:“你们谁说要治李东升的罪,本宫就砍了你们”
这个声音一出,朝会顿时一片寂静,都看着这个从龙椅后面冲出来的人。
当今天下,能够坐在武则天龙椅后面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太平公主。
太平是在朝会之上生下来,他出生之时大唐刚好打了胜仗,唐高宗李治认为是太平为大唐带来这场胜利,所以给她赐了“太平公主”的封号。
当时是二圣临朝,武则天垂帘听政,从这以后,每次朝会,太平都在武则天的怀里,从一个嗷嗷待脯的婴儿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武则天从皇后变成了皇帝,太平也从武则天的怀中坐到了武则天的身后,武则天对于太平的溺爱,允许太平听政,甚至会教太平一些治国之道。
太平这个时候突然冲出来,是她第一次在朝会之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她以前只是听,从来没有在朝会之上说出话。
武则天看到太平冲了出来,斥责道:“胡闹,这里有你什么事情,回去”
说的话虽然是斥责,但是语气中的溺爱之情非常的明显。
太平不服气的说道:“怎么没有我的事情,只要和李东升有关的事情,都和我有关。”
他转头对着文武百官说道:“告诉你们,李东升是本宫的人,你们谁要敢说他的坏话,就是和本宫作对,本宫是不会放过他,不管他是梁王还是西王”
这话是赤裸裸的威胁,威胁武三思。
武三思对着太平拱了拱手,说道:“公主这话不对,什么叫做公主的人,李东升是大周的臣子,是陛下的臣子,公主这话有大逆不道之嫌”
太平公主到底是一个小女孩,顿时为之语塞,她说道:“本宫不管这些,反正谁也不许说他坏话,也不能冤枉他。”
武三思呵呵一笑,说道:“公主,我们这可是在讨论国事,李东升犯下的可是十恶不赦的叛国罪,这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您虽然是陛下最宠爱的公主,但也不能如此偏袒一个罪人。”
魏元忠在一旁说道:“梁王,此言差矣,李大人叛国一事只是你一厢情愿的猜测,根本不是事实,你怎么能够这么随便就给李大人安上一个叛国的罪名”
“行军月余,一封战报都没有,不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