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对着这种怪事,凝思很久,搜尽枯肠,都解答不出这个谜来。
谜啊是一个奇怪的谜
他不服气,有一点他己经明白,那就是死者定是被人围殴重伤而死。
然而,为什么无从知道。
谁下的毒手更是摸不着头脑。
偶然间,他剑眉一扬,星目蓦张,将每面的每一个角落,都探视一遍。
显然,他想找寻蛛丝马迹,判断这具枯骨的来龙去脉。
可是,他失败了,连影子都没有。
站起来,在洞内来回的走动,极力的思索。
这番心机,他又白白的耗废了。
他想出了神,根本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也忘记了地下的枯骨。
来往的走着,也不知他是有意还是无心,脚下不经意的碰了枯骨的脚骨一下。
圣华心头猛烈的一跳,那知就在这个当口,却听得“当”的一声。
圣华又不由一怔,星目循声瞟视过去。
奇迹发现了,原来他碰着枯骨的脚骨,使骨背略微震动,打骨背上掉下一把长仅七寸匕首。
这匕首锋锐无比,金灿灿的,光耀夺目。
他赶忙拾起匕首,匆匆的一看,觉得这东西很面熟,就是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
这把匕首既是由背后落地,当然还有旁的物件,他急于要探求旁的证物,虽觉这东西面熟,也不愿多想。
侧身依着洞壁,轻轻的将肩骨推动了几下。
“沙”
落下一个黄色绸绫小包,这小包卷得很札实,只有儿臂粗细,三寸多长。
圣华心头冒出喜意,心说:“这里面必定另有文章,说不定死者的全貌,都埋藏在这小包之内”
他拿起小包,闪退了四步,盘坐在地,将小包慢慢的打开。
眼看小包即将打开,忽地一道杏黄色的光芒,从包内冒出。
圣华不觉怔了一怔,在他想,这光芒不是黄金,定然在是兵刃暗器,否则,怎会发出光芒来。
定了定神,继续将包打开。
杏黄色的光芒,越冒越大,不大工夫,赫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面黄光四射的小旗。
在旗的旁边,有一条长约六七寸的白绫,隐约间,似乎绫上还写着有字。
这是个很惊奇的发现,觉得总算得到了答案。
他先伸手捡起了那条白绫,放眼看去,太暗了,字迹模糊,看不十分真切。
再将匕首移近白绫,提运神功,行足目力,就匕首反射之光,抬眼望去“唉”
原来白绫之上,是以血写的三行小字。
“我盗圣旗,人夺我命”
圣华大大的一震,口里喊道:“圣旗丹心圣旗”
他目光仰望洞顶,又道:“如此说来,我师父的丹心旗,就是此人盗走,这人是谁”
这个问号,飘袭脑际,忙回目向白绫上看去。
只见第二行写道:“聚众夺旗,杀明元者,淮江令”
第三行上写的是:“指使淮江令杀明元者,金”
这“金”字显然是整个字的一半,那一半是什么,想是此人气绝身亡,写不下去,也许是血流光了,无法继续写出。
圣华很急促的将两行字看完,心跳加剧,热血沸腾,尤其是看到“明元”二字,头脑中轰然一声大响。
他几乎昏倒,但仍能努力支撑。
他心中有些明白,赶紧将匕首拿起,翻来复去的看,最后,终于叫他在柄上看见了一个“唐”字。
他脑中又接连的轰了两下,双目发直,凝视那把匕首,像是着了魔,一动也不动。
很久很久,突见他凄闯的喊出一声:“爹爹”
他热泪夺眶而出,一口气蹩住在胸口,呼吸受阻,人也就昏倒在地。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洞内的枯骨,的确是唐圣华的父亲。
他父亲在江湖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人称“八步追魂”唐明元。
唐明元早从圣华祖父的口中,得知丹心旗落在何人的手中。
因为,举天之下,只有圣华的祖父,知道千佛寺的法正大师,就是当年握丹心圣旗的禅宗。
四十多年前的一个风雨之夜,唐明元居然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中,到千佛寺盗得丹心旗。
可是,他知道自己的功夫不及法正太多,旗到手中,一直不敢有所行动,隐藏家中。
他曾经数次探听千佛寺的情况,待法正他们自裁在秘洞中,他才在十多年前,偷偷的拿出旗来研究。
那时的唐圣华才不过一岁多,而法正大师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恩人的后代,就是盗旗的正凶。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盗旗的事,却被另外一位狂人在无意中发现。
这个狂人是圣华母亲年青时代的情侣,然而,并没有娶得她,而怀恨在心,埋名深山。
gu903();但这个狂人却将丹旗的消息,透露给淮江七令,命七令拦杀唐明元和他的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