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还是掌声!
虽然放映厅里的掌声并不能真正决定一部电影能不能获奖,可蒂埃里还是很满意的。
法国的老正白旗回到了自己的故土,他又看了一遍《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这部电影实在是给他留下太深刻、太美好的印象了。
当时,在酒店的时候,就反复的看了好几遍,每一次他都会被感动的流泪。
蒂埃里认定,这是一部极其出色的电影,这样的电影才应该进入戛纳。
而现在,他很想了解评审团对这部电影的看法,毕竟,这是他力荐的片子。
可是,蒂埃里有些踌躇,因为今年评审团的主席,是个德国人。
维姆·文德斯。
去年,他凭借着一部《柏林苍穹之下》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一个德国人做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这让法国的老正白旗不爽,也算情理之中。
不过,此刻的文德斯,这位德国大导演完全被这部电影感动了。
本来,身为评审团主席,并不需要跟评审们一样观看每部入选的电影,但这部《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不同。
之前今村昌平的《黑雨》没能进入戛纳,身为德国人的文德斯心里很清楚原因是什么。
若是这部爱情电影,质量不够出色呢?
那岂不是让戛纳电影节丢了脸面嘛。
一个德国人,为了法国的电影节如此着想,文德斯还真没把自己当外人。
在放映厅里,评审团有自己特别的观影席,座椅前有一排小桌,供他们做笔记。
可这部电影很快就让评审们忘记了做笔记,文德斯也是如此。
两个聋哑人的爱情,竟然拍的如此感人...
爱情根本无需用言语表达,光是这一点,就太妙了。
而最后茂没有回来,那花伞与冲浪板的镜头,让这位大导落泪了。
一般来说,他们这些评审要尽量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可很快的,文德斯又笑了起来。
为何会笑呢?
在冲浪板飘向大海之后,茂又出现了。
当然,这算是花絮,也是贵子的回忆。
在回忆中,贵子跟茂一起经历了许多,有许多之前镜头并没有记录下来的东西。
比如,贵子在茂的注视下,她拿着冲浪板在沙滩上,模拟冲浪。
先是趴在冲浪板上,双手做划水姿态,然后又突然起身,站在冲浪板上,双腿微曲,双手保持着平衡,仿佛此刻正驾驭浪涛。
可就架势上来说,有好像视大海波涛如无物。
虽然只看她背影,但实在是惟妙惟肖,这真的太好笑了,让人忍俊不禁。
这一幕为何不放在电影正片中呢?
哦,大概是最后的收尾,男主角的死太突然了吧。
文德斯他知道自己的心情已经被这部电影的导演所掌控,可是,掌控就掌控吧,这真的是一部好片子。
这么说来,这部电影绝对是依靠其高质量而入围的!
文德斯真是为法国的电影节,操碎了心。
必须要强调一下,今年的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真个来头不小。
除了文德斯之外,还有一位特别引人注目的大导演。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他出生在波兰,而现在是法国国籍,今年还不到五十岁,但他已经是电影大师了。
去年的《杀人短片》获得了评审团奖,而在83年的时候,《影迷》这部电影拿下了莫斯科电影节的最高奖!
虽然,莫斯科电影节的名气比不上欧洲三大跟奥斯卡金球,可是全球的电影人心里都很清楚,苏联的艺术水准是非常高的。
这位已经秃的一塌糊涂的电影大师,此刻面色凝重。
没人能看出他的情绪来,而事实上,他在内心思考着一个镜头。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之前几乎所有的镜头,都是把人物放在了画面的正中。
而只有茂死前,他一个人带着冲浪板去冲浪。
他是走进了镜头,又走出镜头。
显然为之后茂的结局做了铺垫。
这个岩田武,是个高手!
评审团里还有一位欧洲知名的音乐大师,乔治·狄耐许。
他的电影配乐享誉全球,到目前已经拿到了4座奥斯卡小金人。
在狄耐许的心中,他的一生之敌是一个叫莫里康内的意大利。
好吧,就算是狄耐许也承认,莫里康内真的非常厉害,他不光高产,而且总是能震撼世人。
莫里康内最著名的是‘大镖客’三部曲配乐,特别是第三部《黄金三镖客》结尾的那一段,配合着图科(丑贼)疯狂的在阵亡者墓地里奔跑,试图发现传说中的宝藏。
即《the-ecstasy-of-gold(黄金狂喜)》。
这被许多人评价为影史第一。
但现在,狄耐许又发现了一个‘敌人’!
这部电影的配乐太棒了!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很明显是一部安静的电影,那么,如何给一部安静的电影做配乐呢?
至少,不能打破这安静,但音乐就是有声音的。
狄耐许自认他来做配乐,恐怕也很难,至少,不会比现在这个更好。
gu903();这配乐与电影本身,简直是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