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她自己的嫁妆,李解元,你可答应”刘进的计谋达成,银票到手,他连对李凌的称呼都变了。
马姑娘就这样离开了刘家,她连一件多余的衣裳都没有带走,出了刘家门口以后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这几个月的遭遇就像是一场噩梦一样,自己视做好姐妹的丫鬟也背叛了她。
小七已死,她今后要依靠何人
再世为人,马姑娘再也不愿意回娘家了。她对自己的父母早已失望了。
李凌和小八一合计,先将她安置了客栈的独院,同时让大昌钱庄在京城分号的掌柜帮忙留意,有合适的院落就帮她选一套
马姑娘离开的时候,寒云西一把将盛放着参汤的碗给摔碎了,无人在身边的时候,她号啕大哭起来。
“李凌,你也安顿好了,该做的事情也做了,是不是该考虑一下去拜会两位座师大人了”
将马小姐安顿好以后,徐胖子好意提醒道。
王华和李东阳也算是他的座师,只是当初他去拜会的时候一个人也没有见到。王华当时身在东宫,太子刚刚回朝,他自然是忙的不可开交,而且皇帝还有意他和李阁老做太子的老师。
李东阳是这一科的主考,他自然是要避嫌的,徐来将帖子送到李府,人家压根就没有见他。
此时徐来心中也很期待,李凌这个当科的解元却拜会两位大人的时候,他们会不会露面呢
答案是肯定的,王华不仅接待了他,而且老人家还兴致很高的询问起了他和倭寇交战的事情。
末了还嘱咐他这次科考一定要努力,莫要辜负了皇帝的一番心意,做一个有益于国家的栋梁之材。
李凌在李府同样碰壁了,李阁老得到禀报以后也没有打算见他,而是让家丁直接回绝了他。
不过在他刚刚出府的时候事情却有了转机,前来传话的小哥明确的告诉他,若是携带了女眷不方便的话,可以让她暂居李府。
所谓女眷说的一定是马姑娘,李阁老一直在关注着自己,这一刻李凌有些感动了,李阁老平时那么忙,他还记挂着自己
让马姑娘暂时距住在李家,李凌没有了后顾之忧,他终于可以安心的温书了。
人说虎父无犬子,这话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至少对刘进来说就不是这样。
他的父亲当年可是一甲进士出身,可是到了刘进这里就不一样了,都是要当爹的人了却连个童生都没混上。
不过寒云西怀了孩子这件事情给了他很大的震撼,他发誓要勤奋学习了。
一想起家中的娇妻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刘进心中就是一阵的激动,中途趁着县学的夫子走神的时候偷偷溜回了家中。
“云西,云西,我给你带水粉了”刚一进屋,刘进就开始向妻子献媚。
只是令他感到奇怪的是平日里千依百顺的小妻子此刻却没有回答他。
他好奇的走到了床前却发现寒云西口吐白沫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她早就断气了。
这是一尸体两命啊
“妈呀”刘进大喊了一声跑了出去。
刘司业和家丁们一起来到了屋子里,再次确认寒云西已经死亡之后便报了官。
衙役检查过尸体之后确认是服了老鼠药自杀
刘司业黑着脸送走了衙役,他的手中多了一封遗书,看过之后他的表情更加深沉了。
寒云西只所以如此刻意的博取刘进的信任完全是为了自家小姐。
她知道马姑娘根本就不喜欢刘进,只所以嫁给他全是因为父亲的逼迫。
马小姐心中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情郎,虽然小七有诸多不是,但是小姐一直想念着他。
寒云西心中知道,小姐其实根本就不敢面对刘进的,但是她自己却无计可施。
这个时候寒云西挺身而出,牺牲了自己的贞洁换取了小姐的清白。
马小姐离开刘家的那一刹那,她就想到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自己最后的使命已经完成。
李解元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想必他一定会妥善安置自家小姐吧。
在生命最后时刻,寒云西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
一个衣衫华美的小女孩牵着她的手对马父说道,爹爹我们将她领回家吧
从此这个女孩衣食无忧
小姐,卿不负我,我不负卿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忠义”二字
“贱人”刘司业冷哼了一声,没有想到事情的真相原来竟是这样的。他还没有高兴两天,自己的孙子就夭折了。
“李凌,你给我等着”毫无理由的,刘司业将所有的责任完全推到了李凌身上,若非他管教不严,小七怎么会做出如此伤风败俗的事情。
“寒云西,你这个贱人,死就死吧,为什么要拖累我的孙子”刘司业发狠似的说道。
若是将自己的孙子生下来以后,他才不管对方死活呢
第173章仇人来了
寒云西在查出有身孕的时候选择了自杀,这令刘司业父子十分的恼火,他们恨透了马姑娘,也嫉恨上了李凌。
只是现在李凌身具大功劳,皇帝虽然没有封赏他,但是这小子却已经是简在帝心,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众人所关注。
刘司业父子实在没有办法,只好一面派人打听李凌以往的事迹,希望从中找出破绽,一面在暗中盯着他,一有机会随时可以咬上一口。
只是李凌自从解决了马姑娘的住处以后,他就整天待在客栈中温书,轻易不出门,想要抓住他的错处,实在是太难了。
刘家父子心急火燎,可是他们也奈何不了李凌,虽然说司业这官职是从四品的高官,但是刘司业也只是一个教书匠而已,出了国子监,他手上没有任何权利。
刘司业才来京师几个月,自然不可能形成多么庞大的关系网,那些达官贵人们当然也不会轻易为他出头。
他将寒云西的遗书悄悄的收藏了起来,这是一种巨大的耻辱,他当然不想让事情公布于众。
倭患被彻底解决,从中得到好处的并不只是李凌一人,其他的团练使也在其中捞取了巨大的利益,他们一个个在东瀛混的风声水起。
东瀛银贱而铜贵,不断有人从明国收集铜钱到那里兑换银子,加之倭人物资匮乏,在大明一件很普通的家用物品在东瀛都会得到抢购。
团练使们索性在两地之间展开了贸易,他们一个个赚的膘满肠肥。有人干脆将战船当作商船来用,他们和大明的富商乡绅们不谋而合,在两国做起来买卖。
京师是官员们聚集之地,当然是受到了团练们的特殊关注。李凌前脚来到京城,后脚就有商队过来贩卖从东瀛带过来的各种物品,甚至是当地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