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朱翊钧为推行新礼而刻意出钱让有司大力宣传民族影响的缘故,常来拜访的邓子龙也就不只海瑞一人。
尤其是,在如今永免天下徭役的善政颁布后,愿意来拜见邓子龙的官绅贤达更是如过江之鲫。
所以,在邓子龙去世后,来送别邓子龙的士民更是挤满了南昌城,乃至长江边更是有大小见不到头尾的江船,挂起了白灯笼。
海瑞在离开南昌时,看见了这一幕,也记下了这一幕,且主动将这归功于朱翊钧,言无当今天子之善治,便无今日老将军安详而去,万人送别之盛况。
而海瑞在回乡途中,一路看到的俱是小民安宁的场景。
尤其是,他在看见许多还因为交不起丁银而主动服力役的人,相继在排队回乡后,更是热泪盈眶。
只是在回乡祭祖后,海瑞突然又心情落落寡欢起来。
“父亲怎的又不快乐了?”
海佑突然问着海瑞。
海瑞道:“你哪里知道我的心思!”
“儿子是不知道,但父亲可以告诉儿子。”
海佑说道。
海瑞则道:“为父虽然秉持父志母愿,为国为民拼尽了一生心血,也靠着圣天子在朝,做了几件面前对得起社稷苍生的事,但是却未能为母亲请得一座牌坊,现在也不能请了,毕竟按照新礼,寡妇守节不能旌表,只是不阻止,以免落下不仁而使有人家为德而逼寡妇守节乃至殉节之嫌,故也就只能带走此遗憾,将来去九泉之下,向亡母好好解释了。”
海佑听后没再说话。
“圣旨到!”
而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了洪亮的喊声。
海家的人忙开了中门,摆了香案。
海瑞也由海家家人搀扶着来了中庭,开始于香案前听旨。
“敕曰: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傅海瑞于国有功,于民有德,追而思之,令堂培养之功不能不旌表,故赐令堂‘良母培子’之牌坊一座,有司按旨按制速造。”
广东巡抚戴耀这时从中门走了来,而宣读了旨意,然后亲自扶起了海瑞,笑着说:“内阁的急递圣旨一到,晚辈拆阅后就不敢怠慢,忙亲自来了阁老府上宣旨,阁老承恩还乡,如今又得赐皇恩而孝敬高堂,真正可谓君臣佳话矣!”
海瑞这时已泪洒布衫,道:“不曾想,天子会这么知我海瑞!”
海瑞接下来也就更加卖力地写起宦海见闻录来,以至于劳累过度,而在见闻录写完,其母亲牌坊建造好不到一个月后就溘然长逝。
朱翊钧在相继知道了邓子龙和海瑞的讣告后,也没多说什么,只下旨让礼部按例赐祭与追封追赠外,再又就是下旨辍朝五日了。
倒也不是朱翊钧对此不在意。
而是,他知道他已经即位近二十年,因此,许多在嘉靖朝的老臣都开始陆续调零的事,是难以避免的事。
他现在更需要的是赶紧培养新的干臣。
为此,朱翊钧在决定永免天下徭役后,特地来了大明执政学堂。
这里是大明帝国现如今培养高级官员的摇篮。
朱翊钧想通过大明执政学堂将来都是一群什么样的官僚在执政。
虽然大明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帝国。
但谁都清楚,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是需要全国数万名官僚来执行皇帝的圣意的。
很多时候,这数万名官僚也会影响皇帝的圣意。
尤其是作为官僚集团顶层的执政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