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7(1 / 2)

三国小驸马 墨柱 2414 字 2023-10-09

繁荣起来。官府又将远景规划、海商贸易产品、预计的客商流量都张榜公布出来,圈地盖房的人家逐渐有了主意。有的见港口各种原料齐备,从外地聘请工匠,制药制革纺织,采购原料加工出成品卖给海商;有的专营粮绢布等,有的做馆舍客栈,还有规模庞大的妓院。

衣食住行,老百姓的四件大事,东莱都做得不错。棉制品开始普及,解决了百姓的衣;兴修水利,推广种肥,农业产量大幅度提升,养殖也随农业发展起来,解决了百姓的食;目前东莱各县都做好住房规划,开始建设有排水、排污、绿化等配套设施齐备的民舍,先从县城开始改造,未来五年分期规划建设百姓居住问题,这些举措解决了百姓的住;建设沥青官道,虽然建设成本上升,但是道路维护费用降低,随着路网的不断建设,行的问题也会逐年好转。

夜晚来临,华灯绽放,许多店铺依然营业,大红灯笼高高挂起。诸位官员以前也有来过东莱的,看过夜市后感觉更加神奇。孙乾、国渊、官宁、邴原、程秉皆师从郑玄,一门五高官,郑玄为之十分骄傲。孙乾为齐郡太守,闻知师兄弟来东莱考察,前天就赶到黄县等候。众人坐在商埠一家酒楼里,临窗远眺,官宁感谓道:“变化真大。”

孙乾一直待在青州,最熟悉新政,道:“明年会更热闹。丞相曾言,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此言确实不假。丞相天纵奇才,确实让人佩服。”

邴原曾任青州功曹史,现任河间太守,道:“此间许多生意,皆为暴利,若是规范官营,朝廷必然得利丰厚。”

程秉任琅琊太守以前,曾为姜述亲随,受姜述影响最大,道:“丞相曾言,仅让朝廷受益,不使天下人受益,此策不会长久。”

邴原异道:“目前盐铁专营,此制实施多年,每年朝廷受益颇多,怎会不长久呢”

程秉笑道:“当年我也存有疑惑,问过丞相,丞相言,举例说盐每年为朝廷谋利万钱,若让商人承办盐务,让其每年交纳两万钱,商人数年便可暴富。”

众人默不作声,都在思考,国渊道:“官营本身并非全不合理,譬如盐铁放开,商人便无所不用其极,利用特权从百姓身上谋取暴利。我朝当初实行盐铁专营,是为了控制盐铁流入匈奴,后来见盐铁专营谋利不少,才形成定规。”

程秉道:“我认为其中并非官营是否合理的问题,而是用人体制是否合理。官营管理者触及私利,往往贪墨枉法,即便有人真心出力,或因才能不足,效果不好。全部交给商贾也不对,商贾追求利益,往往不顾朝廷利益,囤货居奇,谋取暴利。我认为还是官营、民营结合,择清廉才干管理官营,制定相关奖励政策,类似商家聘请掌柜。鼓励民间经商,以免资源被少数人占据,形成垄断经营。”

第一卷姜述篇第184章考察东莱2

国渊笑道:“所言有理。方才所言垄断经营,确实值得深思。丞相家财,不是垄断经营谋利所得吗”

姜述为人宽厚仁爱,对待属下如和风细雨,众人也不怕失言。程秉道:“不错,例如竹纸,为丞相与糜家控制,数年时间天下造纸商基本全部倒闭。丞相曾言,日后国内商业发达,朝廷要出台反垄断法案,避免国家经济命脉为少数人控制。”

国渊道:“丞相奇思妙想,思想深远,非我等所能想象。当初任职东莱之时,丞相曾言,要将东莱打造成一个经济特区。”

众人心生好奇,问道:“经济特区”

国渊道:“经济特区,用中庸之道处理政务,用格物知识创造财富,使它成为一个样板,供各地官吏参考。如今样板已趋成熟,将是各郡县治政的最好参考。重视农桑水利,使百姓不再忍饥挨饿,此为无农不稳;以格物推进作坊,增加用品产量,物资丰裕,百姓借此赚取工钱,官府借此增加税收,此为无工不富;各地所产物资不同,彼此流通交换,借商业进行平衡,可以繁荣不少产业,养活失地农民,官府又可收取商锐,此为无商不活;做好这三点,经济定会腾飞,彼时国富民强,这就是丞相的大思路。”

众官在东莱转了十余天,水库工程、种子基地、港口码头,商埠工坊,沥青马路十分震憾。水库工程可以改造出无数良田,种肥农具研发可以提高农业产量,新型工坊批量产出大量物资,交通发达可以迅速输入生产原料,输出各类产品。诸位官员感受到东莱百姓的自豪,见识了许多从未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的新鲜事物,不由感慨万千,大有启发。尤其东莱上下官员亲民敬业的精神,更加值得所有朝廷官员学习。

最让官员感兴趣的是养殖厂,目前东莱人工养鸡规模不小,受制于冷冻技术,不敢大力发展肉食鸡,重点发展蛋鸡。官员参观养殖场,场地内规矩很严格,只让参观人员沿外围观察。最让官员感兴趣的是人工孵化,不需母鸡抱窝,彻底颠覆了他们的传统认识。鸡蛋产量之高,也让他们瞠目结舌,养殖场的利润更让他们两眼放光。

港口、交通、商埠需用钱粮太多,不好复制,这养殖场投资不大,各地均有市场,非常容易复制。各群太守在此停了一天,详细询问细节,又央请国渊同意入内参观。

第一批官员离开东莱,带走赞叹与震憾,同时还有沉甸甸的责任。回到京城,姜述召集众官,问道:“诸位此行可好。”

“不错。”

“受益非浅。”

大家纷纷表态。

官宁道:“变化实在不小,三四年时间,想不到东莱竟能发展到这般地步。”

孔融说道:“百姓传说东莱是神迹之域,此次认真转了一圈,我相信了。”

姜述道:“现在一切草创,还未到大成之时,称为神迹之域过矣。东莱发展有其特殊的际遇,水利工程改造投入不大,但是效果明显,这些奠定了农业基础;率先发展海贸,占了商业先机,又因战乱吸引大量商家前去安置,使东莱工坊商业发展不缺银钱;战乱造成大量流民,使东莱人口剧增,解决了发展过程中的用工问题。各州郡县情况不一样,东莱具体施政方法只能参考,不能复制。譬如司隶各郡县水利设施完备,只须重视种肥,农业产量就会大幅提升。商贸发展需要一个基础,如黄县、威海这般规模的商埠,未来很难白地拔起,也不便复制。至于工坊之类,各地可以根据郡县特点,因地制宜鼓励大户商家发展。诸位只需领悟东莱发展的道理,农工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重视农桑、水利、工商等,必然可使辖区走向良性发展。切忌不要冒进,凡事循序渐进。”

诸官告辞离去,国渊留下汇报棉花工作。棉花目前正式代替木绵花,百姓三四月种上棉花,夏秋季节开始采摘,积攒到一定数量,以铁铤碾去其核,取其中棉花,以竹为小弓,长尺四五寸,牵弦以弹棉,令其匀细,卷为小筒,就车纺之,自然抽绪,如缫丝状,不劳纫缉,织以为布。

此时棉花颜色多为黄白,是品种最次的粗绒棉花。下子种之,也就是散种,象种小麦一样,在地里打一个个洼宕,往里面撒上四五粒种子,上面盖上草木灰与猪粪,任其生长。

小铁铤子,也就是一个小铁棍子往棉花上敲打,将棉籽打挤出来。史上黄道婆改革工艺,也用这种方法脱籽,因为脱籽累得要命,逼着人发挥灵巧及智慧,发明了脱籽机械。

竹弓也是小弓,一尺来长的小弓弹棉花效果同样很差。汉朝人很有智慧,棉纤维很短,于是混纺些桑麻进去,舒适的棉布便生产出来。

gu903();不过因为姜述的指点,这些原始工艺已经成为历史。姜述穿越以来,借助最多的是工匠,无论是造纸、造酒、陶瓷等等,他只是提供思路,由工匠进行研究改进,定型后姜述将其用于商业牟利。农具之类关乎民生,姜述也没有计划借机牟利,因此将诸般农具研发皆无偿交给国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