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9(1 / 2)

星海中的幸运 四木笑 2435 字 2023-10-09

行射击,把几个单炮的力量合于一处。因为船体设计的特点,苦行僧舰以任何一个角度作为主攻击方向都能够同时亮出三个炮口最多也只能亮出三个,三道射流的合击威力可以达到传统离子炮的8085。

只不过,这种战术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就难了。想要“合击一处”,必须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敌我距离,并且要完成火控系统的局部照射。无论是动能炮还是传统的手电筒式离子炮,最常用的火控照射方式是“质点式”,即把敌舰在感应器上只显示成一个点,只要炮火范围能够罩住这个点,无论炮火最后击中的是敌舰的哪个部位,都可以达到破坏的目的。这种攻击方式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对攻击的精度要求不高,所以在情况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应用最多。而局部照射就不能这样干了,只能对敌舰作“成像显示”,就是说,敌人飞船是什么形状就显示什么形状,然后在这个形状图标上标识攻击点来进行攻击。从有效攻击率来讲,当然焦点射击更好了,它可以让你在战场上用最少的打击次数攻击敌人最薄弱的环节;可惜这也是最难掌握的一种攻击方式,即便对于拥有最先进的火控系统的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老兵来讲,也不是一种可以拿来常用的战术。悲惨的是,对于我们的苦行僧的船员们来说,这是必须掌握的技术,不然就不能上战场了。

然后就是广大苦行僧的船员们的大练兵了。武器系统几乎是现成的,所以苦行僧飞船的开发没有花费多长时间,但将武器装备转化为战斗力却花费了很多时间。艰苦的训练害得苦行僧的船员们大叫自己真是名副其实的“苦行僧”。

虽然大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最终结果有点高不成低不就。“苦行僧们”算是初步掌握了焦点射击的技巧,可惜攻击成功率惨了点,如果在传统离子炮交战距离上发动攻击,只有百分之二十几,虽然无法满足我的胃口,但实在不能再要求什么,因为这20哪怕是跟战斗基斯的士兵比较起来,也足以用“伟大”来形容了。如果交战距离能够缩短一半,那么成功率就能上升到80,可惜这样的距离太近了,除非是双方都红了眼的大混战,不然很难安全地接近到这样的距离。尽管苦行僧们一再表示自己不怕危险,宁愿冒险接近敌人进行80的焦点射击,并且一再要求把这种危险的作战模式写进操典中,但作为船队的指挥层却不能这么莽撞,于是在日后的战斗生涯中,除了几次非常吃劲的攻坚大战碧螺湾的最终突围是第一次,苦行僧级大多数时间只是承担着重型防空和轻型攻坚的任务。

第65章酋长3型加工船

更新时间200632819:54:00字数:2787

下面介绍一下酋长级资源加工船的升级工作。在回归历8年的时候,作为深空矿船队的中端环节,酋长级是一种单纯的矿石加工船,可以携带六艘工作船,连自卫武器都没有。在后来的太空作业中,为了应付图拉尼海盗的滋扰,我们对酋长级进行了升级设计,对其结构进行了调整,装上四门动能炮,这就是酋长2型,只能携带四艘加工船。之后又对原始的酋长级进行了改造,在原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塞了两门炮,改造后的酋长原型被称为酋长1型。

进入碧螺湾之后,随着战斗的升级,船大炮重相对于我们其它船只而言的酋长1型高腾号和2型柯岚号作为为数不多的“战斗舰只”经常开赴前线,更因为其飞机搭载能力,总是担任工作船战术维修分队的综补基地和战斗飞机的母舰,也经常担任前线指挥的旗舰。

不过,这么经常的使用,民用船只改装为武装船只的固有弊病就非常明显的暴露出来了。

虽然初衷是作为一种中端矿业指挥船,酋长各型都装有机舱和弹射轨道,但它们都是为工作船量身定做的,用来搭载侍僧机、侦察机和模拟机,或许暂时凑合一下还可以,但在高密度的战斗下就显得不够得心应手。比如,对工作船来说刚好的停机泊位,对侍僧机来说就显得过于宽大,如果两机共用一个泊位,发射的时候又大大增加了调度的难度;再比如为了采矿作业而设计的弹射轨道,只能提供矿务操作所需要的中低速,这种初速对侦察机和战斗机几乎无用。

同样的,尽管作为矿产作业的中端枢纽,酋长各型的通讯、指挥等数据链在民用领域已经算是很完备、很快速的了,但在高强度的战斗中明显感到吃力。

以上几点最突出的弊端将“研制酋长级最新改型”的问题提到日程上来。改造方案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下改动:将工作船标准泊位改为多用途通用泊位,这样每个泊位可以停靠一架侦察机或模拟机或哨兵卫星或侍僧机,两个泊位连起来又能为工作船提供服务;扩大原有弹射轨道的供电机构和电容组,大幅提升弹射轨道所能提供的最大初速;电子设备全面升级,拓宽数据链;装甲和四门动能炮的武器配置未变。应该说这个方案完全解决了酋长1、2型的问题,满足了指挥机构的战术需求;可惜的是,该方案因为更换供电机构和电容组而改动了船体主龙骨结构,致使载机数量下降到只能搭载六架飞机或者三艘工作船。这个新改型被命名为酋长3型。如果说酋长1型和2型是矿务为主、兼顾战斗,那么酋长3型就是战斗为主、稍顾矿务了。昆兰号的建造阵列加班加点生产了酋长3型飞船“纳博克隆号”。

利用酋长3型的研制成果,我们也对高腾号和柯岚号进行了改造,主要是改造泊位和数据链,至于弹射轨道,因为既有龙骨的限制,无法完成。不过这样也不错啦,供电机构和电容组省下来的空间又能塞两个泊位,增加载机数量。

从此以后,三艘酋长船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战斗指挥体系:高腾号和柯岚号常有一艘作为预备队,另一艘与纳博克隆号一起进入前线,由那艘1型或者2型飞船担任战术维修基地,并用过剩的舱位提供载机数量,而纳博克隆号则负责发射战斗机和作为战场旗舰。哨兵卫星入役后,就常常守卫在某艘酋长飞船周围,稳固防守。从那以后,昆兰号越来越少犯险到前线去了。

酋长3型的意义还远不止这些。

酋长3型俨然就是一艘小航母,它的升级设计过程为我们日后研制航母、驱逐舰甚至无畏战舰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这其实还不是最大的意义。以我个人浅薄的技术知识,我认为酋长3型最伟大的意义在于,借助于这个项目,诞生了“柔性约束”这种新型结构体系。在酋长1型和2型的结构基础上想要装入军用级别的强力供电机构和电容组时,我们的技术人员遇到了困难。这些机构体积巨大,需要挤出很多结构空间,那么结构强度就势必被削弱;而改造后的高速轨道弹射时所产生的冲击又要求更大的结构强度。这样一对矛盾,怎么解决

gu903();在宇宙飞船的设计中,动力推进、飞行器弹射、武器发射、机动变轨或者其它很多操作都将在飞船内部产生多种应力,这些应力如果不消化,飞船就将解体。一般的解决方法是,首先提高各结构部件本身的强度、刚度和韧性,然后加强各部件交接处的约束,让连接处不至于损坏或者形变,最后使整艘飞船整体的强度、刚度和韧性达到一定程度,这样就可以强行承受那些内部应力而不会散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