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2 / 2)

gu903();瘦高个揣着这么多钱,看起来更紧张了,井熙干脆要他转成汇款单直接打回市里去,手续费她来出。

“这怎么行,”瘦高个是个老实人,不愿意占井熙的便宜,倒是小李不客气的一把拿过那沓钱,“行了我帮你汇款去,现在路上车匪路霸可不少,这钱要是丢了,我看你怎么办!”

五百块钱要两块五的手续费,小李也没要井熙出,自己就掏腰包给了,要瘦高个给自己也留几套猴票就行。

瘦高个憨憨的笑:“那我也给自己留几套,要是真涨了,我请你们吃饭。”

第28章回校

这段日子,井熙一直就是肉联厂的风云人物。

先是听说她的成绩突飞猛进,还被市里重点中学的校长过来挖角,又听说她辅导人厉害,轻而易举就给家里赚了一辆自行车,最近这几天就更夸张了,说是这小姑娘靠着投稿赚了不老少钱,光是买邮票,都一下子买了好几百块的。

这年头,这么多钱都能买一台黑白电视机了!

“钱可不是这么花的,”也有老一辈看不惯的,语重心长跟井熙的父母说,“小孩子不懂事,怎么大人也不管管,这么些钱,都够体体面面把两个闺女嫁出去了。”

井父只是笑:“孩子还小,也不急着嫁,再说了,她自己赚的钱,大人哪好意思拿呢。”

井母说得更不客气些:“只要不违法犯罪,她爱怎么花怎么花,外人管得着么!”

也有无聊人故意去酸冯源青的妈:“我说王霞,你儿媳妇这么会赚钱,以后你们家可有好日子过了。”

王霞狠狠的呸回去:“谁是我媳妇,我儿子清白得很,少传些有的没的。”

可是她反手一关门,又悔得肠子都青了,日日夜夜在冯源青耳朵边上问他和厂长千金的进展,可不能被区区井家给踩到头上去。

冯源青才被姚佳羽反反复复的态度吊足了胃口,回家又满耳母亲的唠叨,烦得不得了:“姚佳羽说她也要考大学去,还确定什么关系!”

“考大学!”王霞一下子跳起来,“好呀,你也考去,井家那个黄毛丫头能考,你凭什么不能!我儿子比他们家闺女可强多了。”

冯源青一翻白眼:“妈你说什么呀,考大学哪有这么简单,井熙十有八九也就是个骗子,绝对考不上的。”

“真是这样?她那成绩都是骗人的?”王霞狐疑的问儿子。

她可是听说了,井熙这小丫头在学校门门都是满分,井家人为此得意得不得了。

但是在她的心目中,满分有什么不得了的,他儿子小学的时候不一样也是门门满分,要不是井熙那小姑娘拖累了,她儿子指定只会更好。

“绝对是,她以前的成绩你又不是不知道,哪可能一下子进步这么快。”冯源青十分笃定的说。

王霞又高兴起来:“我就说了,也不知道那丫头是怎么骗过你们学校老师的,照这么说,她早晚要露馅的。”

“那你赶快把厂长千金哄哄好,等以后你娶了厂长他们家闺女,看别人还敢说什么。”想到得意处,她再一次眉飞色舞起来。

冯源青也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又靠近王霞:“就是,妈,我身上里零花钱不太够了,您再给我点呗。”

王霞一怒:“上周才给了你十块,怎么这么快就花完了?!”

冯源青馋着脸:“这不是为了哄人嘛!人家可是厂长家的,见识多,也特别不好哄。”

“这小姑娘怎么能这么奢侈浪费呢!以后当了我们家媳妇可不能这么惯着了。”王霞不情不愿的说着,一边又勉强掏出了两块钱。

“这点钱可不够。”冯源青说着,直接抽走了最底下的十元大团结,之前递过来那两块钱也同样没放过,全都一把塞进了自己兜里:“妈你放心,你儿子保证把姚佳羽给哄好咯!”

话还没说完,人就已经窜走了,只留下他妈在后头跺脚。

————

《故事》最新一期已经出了两周了,但是最近陆陆续续收到的读者反馈,谈论最多的依然还是上一期那篇科幻小说《时代风云》。

这个故事写得其实挺粗糙,没有什么漂亮的炫技,更不用提丰润的文笔了,但是故事写得确实颇有新意,读下来也十分流畅。

当时第一个看到这篇稿子的编辑谢文向上头力荐,在编辑部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喜欢的夸这个故事风格大胆,充满了批判性和反抗精神,不喜欢的觉得写得太白,而且妖言惑众,胡言乱语,还容易破坏家庭稳定和谐。

“名字取得倒是够大,还时代风云,可故事写得也太悬浮了,就算是科幻小说,也不能瞎说啊,才十几年而已,社会发展哪可能这么快的。”有不喜欢的老编辑批评道。

《时代风云》的故事起始点放在了九十年代末,一直写到了二十一世纪初,虽然说的是女主角离开家庭,闯出一番事业的故事,又只是一篇中篇而已,但是整个故事基调,大环境都透着一股昂扬向上的大国气质,对外国却显得有些漫不经心,这在推崇河殇文化的老编辑眼中,简直就是盲目乐观,盲目自信。

喜欢这篇的编辑:“这毕竟只是一篇科幻小说嘛,自信乐观又不是坏事,再说了,你就能说我们国家一定不能发展到这个程度?”

老编辑轻蔑一笑,一副懒得和天真的小年轻一般见识的模样。

最后还是主编拍板过的,坚持把这篇《时代风云》放在了一个很不错的位置。

读者来信里也同样充满争议,夸的人夸上天,批评的也同样不少,但是争议多了,热度就起来了。

这种充满了争议性又不至于过界的文章,本来就是杂志社最喜欢的,主编甚至动起了继续约稿的念头。

“这个作者好像是一个县中学的老师,”谢文是第一个经手井熙这篇小说的编辑,对这个作者的注意比其他人也稍微多一点,“她还挺高产的,最近在好几本教学类期刊上都发表过文章。”

按理说,通俗文学杂志和教学期刊也没什么太多交集,但是谢文的妻子正好也是个中学老师,前几天听她感慨有个县中学出了个神人,在各种数理化英的期刊上都发了稿子,质量还挺高,就是不知道到底教的是哪一科,怎么有这么多精力,门门都去掺和一脚。

谢文再一问,却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工作单位也一样,他就惊讶了。

按理来说,这种刚在大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新人,短期内有很高的几率在同一个杂志社继续投稿,杂志社也更喜欢刚被证明过的熟悉作者,一来二去的,两者间就可能发展成常年的合作关系。

所以确定《时代风云》反响不错,谢文就一直期待井熙的第二篇稿子,直到他听妻子说这人开始在教学期刊上死命刷文章去了。

总编又问起这个井熙有没有新稿子的时候,他顺嘴就把这件事说了出来。

其他人听到这事也都忍不住一愣:“一个县中学还有这样的人才?”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