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1 / 2)

这时候人们更习惯的,还是低成本之下的低效率,而不是正相反。

井熙却知道,虽然若干年后,喷墨式打印机依然是家庭用户的首选,但是打印速度快,打印品质也更好的激光打印,终将成为商务办公领域的主流。

相信不少跨国公司也同样看到了类似的前景,要不然也不会重金投入这个目前看起来还成本过高的新兴产业。

井熙准备做的,就是动手改进这台激光打印机的激光器,让它减少打印中的点阵化特征,从而使机器的表现更加出色。

于是,才到实验室的第二天,这台售价不菲的打印机已经被井熙拆得七零八落了。

“这么拆开还能装上不?”王聪看着一地七零八落的零件,主要还是心疼钱。

井熙也有点犹豫。

这台激光打印机果真是够老的,结构跟她记忆里还有些不太一样。

激光打印机需要对感光鼓充电才能用,这台的充电结构却还是电极丝及栅网复合结构,甚至没有安装后世最常见的充电胶辊。

上辈子井熙工作的学校就有一台激光打印机,作为动手能力不弱的数学兼物理老师,她也经常充任维修人员的助手,对这种机器的结构并不陌生。

井熙在脑中模拟了一番,很快意识到这种老式的充电结构很可能会释放大量的臭氧。

虽然后来的人为了臭氧层空洞紧张了不少年,但是一定浓度的臭氧却会对人体会产生各种危害,尤其可能伤害到皮肤和呼吸道。

“难道充电胶辊现在还没有设计出来?”她的眼前一亮,又找到了一个发财的路子。

只不过,这么一个小玩意就不需要光电实验室的掺和了,井熙准备顺手申请一个专利,收收专利费也是很舒服的。

说到申请国际专利,国内的律师就不是那么给力了,不过反正井熙现在不缺钱,干脆找了一个国际律所,很擅长打专利官司那种,当然,收费也很体现其专业性,井熙找的还是个大律,光前期咨询费就是每小时几千美金,如果需要出差,那就是团队价了,算下来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就算手里已经有几千万了,彭文问了价格还是觉得腿软:“要不也可以考虑其他小律所,价格便宜得多。”

“不用,大律所打官司的时候比较有优势。”井熙毫不犹豫的说。

该花的钱,她可一分都不会省。

与此同时,实验室的进展也相当顺利。

王聪脾气好,在科研上看不出太多灵气,但意外却是一个不错的工业人才,井熙只是提出方向,他很快就能针对各种具体问题做出完善,推进速度反而比实验室阶段更快。

一篇论文还没有写完,王聪那边的进展就已经推进到能够进行专利申请的程度,进度之快,把井熙都吓了一跳。

她诧异的打量这个好脾气的辅导员:“王师兄,你以后要不要考虑往企业方向发展?”

王聪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我也发现这类研究还挺有趣的,不过,企业的条件比学校里可差多了,经费也少,待遇是好一点,但是也没什么意思。”

如今他要是想去企业倒容易,但国企研究所跟清北这种顶尖大学实验室的差距,跟月球到火星的距离也差不了多少。

但凡有点科研理想的人,留校显然才是更好的选择。

井熙点点头,也没说什么,只轻松的吹了吹纸面:“这篇论文已经写好了,先给钱教授看一看,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寄出去了。”

“准备寄到哪里?”王聪一看到漂亮的英文论文就忍不住激动,另一个大三实验狗也开心的蹦跳起来。

“T□□吧,他们家挺喜欢这类论文的,通过的概率比较大。”井熙说。

拿到井熙的新论文,钱教授第一时间是想给她改一改格式和语言的,但是很快发现,这篇文章如果单论文字功夫,比自己的都强。

也是,毕竟是高中时候就拿到SCI一作的人。

“T□□?”钱教授对这篇论文颇为爱不释手,“确实,这家期刊影响因子不算高,但在行业内的影响很大,而且,你这篇论文正好是他们喜欢的领域。”

钱教授所谓的影响因子不高,其实也有3.5,都足够作为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用了。

判断自己的论文气质和哪家期刊社更契合,通过率是更高还是更低,同样也是一门学问。

很显然,井熙在这方面也不弱。

钱教授赞叹的点点头:“希望你的审稿过程顺利。”

期刊论文采取独立审稿人制度,一般会邀请一到三位行业内的专家,或者与期刊合作较为密切的学者作为审稿人,决定这篇论文能否被采用。

T□□是三人审稿制,如果有不同意见,再交由期刊编辑做最终决定:是采信其中某几位的观点,还是转寄其他审稿人。

爱德华兹在T□□,是一位资深编辑。

他拥有理工科毕业生最常见的严谨审慎,同时也有交游广阔的一面,这种热情的性格帮助他和不少行业内专家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在约稿的时候,尤其有优势。

这天,他收到了一封来自遥远东方的投稿,探讨的还是一个当前颇为热门的领域: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

“激光打印?这方面的商业应用不是刚开始不久吗?那个东方国家这么快就跟上了?”爱德华兹觉得很奇怪。

论文的通讯单位是清北光电实验室,爱德华兹记得实验室主任是一位在光电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第一作者却是一个本科学生,这一点让爱德华兹忍不住皱眉。

看向第一作者的履历介绍,他的眉头才微微松开,这个学生并不是学术界的新人,之前作为独立作者发表过一篇关于主轴编码器的论文,或许是因为这个成绩,她才好运的拿到一个新项目。

“就是这两个领域好像有点远,”爱德华兹耸耸肩,他知道某些不那么发达的国家,学生想要发表一篇不错的论文并不是那么简单,这也就意味着,万一出现了某个幸运儿,他能得到的机会,也比国际知名实验室的学生机会要多得多,“让我来看看,这是一个幸运小子,还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发掘新星,放在任何一个期刊编辑身上,都是忍不住津津乐道的趣事,甚至是骄傲。

爱德华兹对JingXi的这篇论文第一印象非常好。

工整的格式,清晰的版面,语言流畅,图表漂亮,倒像是一个久经训练的英语国家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论文。

“论文毕竟不是艺术品,”爱德华兹摇摇头,“还是让我来看一看它的内容怎么样。”

一篇合格的,值得被发表被引用的论文,至少需要一定的新颖性,要么发现点新东西,要么在前人方法的基础上做出优化。

当然,对真正的大牛来说,哪怕只是篇综述,也一样有它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