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4(1 / 2)

崛起之华夏 银刀驸马 2403 字 2023-10-10

鲜,正好堵住他们的嘴。”

“晚辈非中枢重臣,人微言轻,外交又非所长,朝廷不是想让中堂大人去吗”孙纲奇怪地问道,

“老夫曾立誓终生不履日土,老夫安排张樵野去,你为副使好了,外交重务,你也应该熟悉一下了,这回正好是个机会,再说了,国内变法之呼声益高,老夫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海上颠簸,还是在朝内,给你们这些年轻人减少些麻烦吧。”李鸿章说道,“未来之中国,当是你们年轻人之天下。”

孙纲听得不由一愣,历史书上不是说李鸿章不赞成变法吗看这样子怎么不象呢

“康有为此人果真有为,老夫多少年敢想而不敢做之事,他敢为之,让老夫佩服不已,”李鸿章长叹道,“老夫比起你们,真的是老了啊。”

“皇上召晚辈入朝,是否为了这变法之事”孙纲小心地问道,

“不全是,皇上是想问你大清应该如何应对日本被瓜分一事,并想借此机会收回青岛,变法之事,皇上可能问及,你可以把你地看法说给皇上听,但不要言及太多,”李鸿章说道,“朝中满员忌惮北洋军力强盛,要求裁撤,老夫深以为忧,你可适时建言皇上,言此行之谬。”

“晚辈以为,不如从此辈之议。”孙纲微微一笑,说道,

“这是为何此战虽胜,强敌未去,青岛尚在德人之手,怎可遽言裁军”李鸿章吃了一惊,说道,

“中堂大人所言极是,但晚辈的意思,是明里遵从朝廷裁撤之意,但实际操作上,可以行去芜存菁之法,”孙纲说道,“将海陆军精锐以别种方式保留,以备将来,至于那些旧有之军,平日聊壮声势尚可,而战时不能一用,都是纸糊的老虎,有不如无,莫若去之,可免若辈议论。”

李鸿章人老成精,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去芜存精”他不由得问了一句,

“兵法有云,兵在精而不在多,首攻平壤之役,我军之腐败尽露,死伤数万,贻笑他国。再攻平壤,参战军亦数万人,而真与倭寇角者,不过几千人,然能克名城,一战而复朝鲜,”孙纲说道,“晚辈以为,此等能战之众,可设法以别的名义保留,其余可裁可遣,既向朝廷表明北洋无拥兵自重之意,使皇上与朝廷不致为难,又可节饷以作他用。”

“你不怕朝廷把海军都撤了”李鸿章点点头,还是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青岛之德军近在咫尺,除非朝廷不想留海军拱卫京师了。”孙纲笑道,

“朝廷只要想收复青岛,海军就必须保留,甚至还得扩建。”李鸿章也笑道,“老夫明白了。”他叹息了一声,“但要是这样的话,青岛一时半会儿的就回不来了。”

“强国不能急在一时,忍一时之痛,留待来日。”孙纲坚定地说道,“不过数年,晚辈定当亲手收复青岛”

李鸿章欣慰地看着他,点了点头。

李鸿章可能想不到,孙纲这么做的打算,其实还有一个不可告人地目的。

就是组建真正属于他自己地军队

朝廷一辈子都在玩平衡,可能也不会想到,这一次会玩到了沟里

北洋海陆军的日益强大,引起了满族权贵们的猜忌,即使今日不裁,他们也会找别的理由在以后提出来,与其如此,莫若顺着他们的意思,先堵上他们的嘴,然后偷偷用别的名义把北洋海陆军地精锐收罗到自己这里,这些精兵强将被裁肯定会不满,自己就势让他们死心塌地的转到自己麾下,成立一支完全由自己控制的精锐军队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是绝对有道理滴。

只要手中拥有一支强大的海陆军作为后盾,再加上朝鲜的辅助军力,那么他在国内和国外两个战场,就都有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可能

自己终于可以迈出实质性的重要一步了。

一百九十七门户开放,利益均沾

可眼下即将要发生的“维新变法”,给他的计划带来了太多的变数。

因为他已经觉察到,“维新派”好象对西方政治军事制度以及其它各方面认识得不是很清楚连孙文都比不上,而且行事好象还有些不分主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趋势”。

象这个“不懂乱说话”的毛病,和“清流党”就有的一拼。

据北洋军情处的消息,好象还是维新人士上书指责他和刘铭传“进兵延误,逗留朝鲜,意存观望”,甚至有人作诗讽刺刘铭传为“刘婆”,说他“礼送倭军出境,一片婆子心肠”,又说孙纲率北洋舰队主力“滞留朝鲜,坐待敌至”,刘铭传拙于言辞,孙纲还没想好说辞为自己和刘铭传解释,而吴大成知道后“义愤填膺”,立刻替他们上折子争辩,说“现今两军交战,无论海陆,全仗炮力,精算细测,这位清流老先生从弹幕徐进和超视距攻击那一仗学到了好多东西,耗尽心力,其中凶险,无人可知,非一味蛮勇可恃”,指责那些人“不学无术,捕风捉影,巧言惑众,闭塞圣听”,不愧是擅长廷议的“高手”,这个“闭塞圣听”的“狠话”一下子吓着了那些人,于是都不吭声了。

当年就是因为这句话若得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大怒,撵了一大帮言官回家吃老米的事,很多人还是记忆犹新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