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7(1 / 2)

崛起之华夏 银刀驸马 2407 字 2023-10-10

就被他送到外国留学,希望她能继承自己地衣钵,但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对学医没有兴趣,却是个经商地“天才”她应该就是那会儿穿越来的,自己的家业在女儿的打理下日渐兴旺,也是他根本想不到的。

但能看到女儿有这样的本事,他在心里也已经满足了。

而自己的女儿会嫁给眼前这样一个年轻人,更是他想象不到的了。

当知道了自己的“母亲”的故事,马虽然对她谈不上有什么感情,但还是忍不住掉下泪来。

这样的爱情,和为爱付出的牺牲,不管放到哪个时代,都足以感天动地。

他们夫妻俩看多了后世的太多的人把婚姻当成了一种交易,所谓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而在这个让后人想起来就痛心疾首的时代,偏偏就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大过年的,不该跟你们说这些。”马文龙看着女儿和女婿一副难过的样子,自嘲地笑道,“有些扯远了,呵呵。”

孙纲明白马文龙和他说这些的主要意思,他当过胥吏,对中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很清楚,虽然他拿不出来什么办法,但他说这些给自己听,目的是让自己在以后处理国家事务时,能够予以关注。

现在的“华夏共和国”毕竟是在已经灭亡的清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关于清代遗留下来的官吏问题,想要真正解决,可不是一天两天或者是几个法令法规就能完事的。

关于吏治,古语早就有云,“人徒知治民之难,而不知治吏尤为难”。王安石也曾提出过“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的解决办法,但要想实际执行,却绝不是嘴上说说这么简单的。

即使到了后世,这个问题依然是对国家的一个严峻的考验,更别说现在了。

而对孙纲来说,和这个有关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急需解决。

那就是关于新的“华夏共和国”的行政制度问题。

大清朝“离去”后,留下来的一个要命的遗产,就是这个文官行政制度的问题。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时间太长了,虽然从秦代开始的文官管理制度到了清代已经相当完善了,但由于“君权至上”主义的影响,为了防止臣下专权威胁到君权,中国历代君王都深谙“平衡之术”,在任命官员时一个官署常常任命两个以上的主管大臣,以收“钳制”之效,不让权力集中到一个人手里,结果这样不但造成了官员“超编”,给国家带来财政上的巨大负担,而且还造成了官员的职责不清,以及官署的职权也不清。

以内阁为例,清朝的内阁是没有“首相”的,一般由四至六员内阁大臣组成,而军机处军机大臣的人数在四到八名之间,下面的六部则每一个部都有两个尚书。应西方国家要求在1861年设置的另一个重要部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大臣人数则根本没有规定,一般是不到十个,而在1894年到1898年之间甚至更多,当一个官署里有那么多的主要官员时,每一个人都力图把责任推给别人,事情能办好都出鬼了。

“多头负责”的结果,就是没有人负责了。

官员职责不清和官署职权不清造成的官员们连自己该干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这个国家的行政系统的效率之低下就可想而知了。

后世的好多历史研究者对清代每一次面临外敌入侵都是手忙脚乱反应迟钝,最后惨遭败北,其实这个“行政系统效率低下”在里面可以说“功不可没”。

远的不说,1840年鸦片战争时,英国人一开始打到哪了道光皇帝根本不知道,还以为是英国人来“申冤”来了。当1874年曰本人第一次入侵台湾,把都督府都弄起来了的时候,在北京的大清朝廷居然过了一个月才知道台湾出事了。而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当中这样的事就更多了。

现在,曾经高高在上的“封建君权”已经不存在了,如何解决这个“行政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三百九十五国家机构的“调整”

马文龙还告诉孙纲,新的国家成立后,大清朝的“捐纳”制度,一定得想办法废掉。

这个“捐纳”对孙纲来说倒是不陌生,所谓“捐纳”,其实就是花钱买官,即使在后世,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花钱买官的“捐纳”制度,在明朝就有,满清王朝入关后沿袭晚明体制,准许汉人捐银谷换取贡监功名或亲属封典。但向政府捐钱输谷,便可买到中央政府郎官正副司长以下,地方政府道员地级专员以下的中低级文官实缺,当始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平定三藩之乱”开始之际。当时称作“暂行事例”。但因为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军费猛增,黄河淮河决口导致南粮北运中断,而旱涝地震造成的哀鸿遍野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时救济的话,灾民一旦暴动,将无法收施,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于是清廷开始“广开捐纳”。后来只要每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而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这个临时性的制度就演变成了一项长期措施。

这种“权钱交易”的“捐纳”制度,历来为有识之士所痛恨,但因为“现象”过于普遍,有清一代,根本没有人能拿出解决办法来。

从马文龙说的,孙纲这才知道,“捐纳”制度可以说是满清帝国官僚体制的一大资源,到了晚清时期可说是主要资源了。

至迟从康熙中叶起。因为满洲八旗子弟已经成为了地地道道地“寄生族群”,所谓的“科举取士”也难以制造维系满清帝国体制所需的“能员干吏”,因而清廷不得不从世职、科甲以外地“异途”汲取人才。而囿于传统和“祖制”。清廷寻求异途人才,只能乞灵于中世纪的“市场机制”,即“权钱交易”。而清朝的各位皇帝实行“捐纳”,出发点和归宿大都是为了缓解天灾人祸导致的突发性财政困难,并非是真的为了寻觅异途人才或许雍正皇帝是个例外。而直到晚清。民间学识兼备地人才士子,仍然多半鄙视捐班。不惜耗费生命追求正途出身。

清代的捐纳,包括常捐即捐贡监、虚衔、加级、记录和封典等,大捐即借口赈灾、河工、军需等开例地实官捐据说珍妃也参与过这种事,出资捐输者主要是土豪富商或在职乃至已革官员,无不把捐资作为交换权力的条件。清代的捐班于是成为腐败官僚的同义语。即使正途出身而被迫输银补缺的官员,也无不痛诋捐纳体制。

gu903();甚至于可以这么说。贯穿全清一代而渐成主流地捐纳制度,到了乾隆晚期其实就已经成为满清王朝的自杀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