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8(2 / 2)

崛起之华夏 银刀驸马 2392 字 2023-10-10

这其实就是“文艺复兴”为什么不能在中国出现的原因。

康熙和乾隆两位大帝对中国思想领域的“文化大清洗”,是他们一生最大的污点和罪行。

而光绪皇帝在位期间,能够下诏允许报纸“指陈利弊”、“中外时事,均许据实畅言,不必意存忌讳”,这样的胸襟和气魄,是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根本不能比的。

就象祭文当中说的,如果光绪皇帝变法时不是一意求快,而是得到老成持重之人辅弼,走一条稳健的道路,中国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样子了。

那样的话,对广大的黎民百姓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

最起码,中国不会经历“内乱”和“外侵”的双重痛苦。

三百九十七“农业部长”孙中山

在两宫下葬完毕后,中外各种报刊媒体都进行了广泛报导,而李鸿章随后又以“华夏共和国执政”的国家元首身份向全国发布通告,说明“天下万民,无论满汉,皆炎黄之裔,当不分尊卑,亲如一家”,这样一来,果然收效甚显,孙纲最为担心的满族旗兵暴乱的事,并没有发生。

这样一来,对他以后改革军制,重整全国的陆军的行动,就少了许多的阻碍。

在“华夏共和国”成立后,各国使节纷纷前来道贺,并递交国书,表示承认“华夏共和国”zf为中国唯一的合法zf,“华夏共和国”从此取代了清朝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得到了世界其它国家的承认。

对于清朝和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国内有很多人都希望借此机会不与承认,或者同列强修订条约,但是李鸿章和他们政务院“八大参政”商议后,大家都认为“国家甫定,国力未充,若此时贸然废约启衅,徒增祸乱,与事无补”,“莫若忍辱含愤,奋起直追,以期富国强兵,十年之后,抬头相见,再图收我利权”,李鸿章考虑再三之后,决定还是先承认清朝和列强签订的各项不平等条约,“以与友邦敦睦为基础,求与泰西各国相安无事,为国家求得养息之机”。

李鸿章做出这个决定,内心其实也是很痛苦的,他也知道,这样做会挫伤很多人的爱国之心,但他又不能不这么做。

毕竟,国家之间的地位,是由国家实力决定的。

以中国目前的实力,尚不足以与列强抗衡,无论民气如何高涨,民心如何思奋,有些事情。不是光有民心民气就能解决的。

在“两宫国葬”之后不久,产生的“稳定效应”就慢慢显示出来了。

在“己亥之乱”刚刚爆发的时候,清朝驻蒙古的乌里雅苏台将军和库伦大臣一开始支持满清王公亲贵“讨逆”蒙古还有“蒙古八旗”,但在“讨逆军”迅速失败地情况下开始犹豫观望起来,在俄军大举入侵东北之后,蒙古方面一度有倒向沙俄的倾向俄国人在蒙古王公当中“活动”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但由于中队大胜俄军,蒙古方面马上就断了“亲俄”的念头,想加入新成立的“华夏共和国”又怕因为和从前和满清太“亲密”的关系遭到“清算”,现在,当“两宫国葬”的消息传到蒙古之后,蒙古方面终于放下心来,对外发表通电“拥护共和”,表示“蒙古接受中国管辖,不管中国政体如何变更。蒙古都是中国领土”,并宣布“蒙古八旗”军队“改旗换帜”,听从中国zf地调遣。

继蒙古之后。地方zf也宣布“为中国之一部分,虽中国中枢更迭,国体有变,为中国之土不变”,并和蒙古地方zf一道,派员到北京“共商国是”,中国由此避免了一场的危机。

但这也让孙纲明白了,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中国就不可能保住现有的国土。更别说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发展环境了。

曰本人说地那个“强兵”是富国之本。以“强兵”为先。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地。

“华夏共和国”中央zf成立之初。因为“己亥之乱”地关系。原先地前清官员大多星散。新地国家机构成立之后。只有少数官员回来“报到”。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和“八大参政”商议后。决定从各省调集“能员干吏”充实中央zf。孙纲地军务部也不例外。除了少数几位原先兵部地官员。其它地人都是从四洋海军和其它各省军事部门抽调地。这样一来。好处是孙纲可以通过他们了解其它各省地军备情况。坏处是这些人各地都有。相互熟悉并掌握自己地工作还得需要一段时间。

而孙纲最先做地一件事。就是把北洋军情处升级为全情总处。隶属于军务部。将这个情报机构地职权范围扩大。并将北洋军情处地总部从旅顺迁到了北京。

当然了。因为他以后得在北京安家了。所以顺便也把家都搬了过来。

由于国家刚刚步入正轨。需要很多各方面地人才。因此自己手下地这些能人。现在都有了用武之地。

孙纲把孙文调进了京城。本来想向李鸿章举荐他。让他担任铁路部地部长。由他负责全国地铁路事务。让孙纲想不到地是。孙文居然不想再干铁路了。而是想振兴中国地农业

孙文的回答可是让孙纲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国父中山先生居然对农业感兴趣,确实是让孙纲想象不到。

更让孙纲想象不到的,是李鸿章居然给了他“答案”。

因为,李鸿章拿出来了孙文当初写给他的信,孙纲看后才明白了过来。

“夫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足食胡以养民不养民胡以立国是在先养而后教,此农政之兴尤为今日之急务也。且农为我中国自古之大政,故天子有亲耕之典以劝万民,今欲振兴农务,亦不过广我故规,参行新法而已。民习于所知,虽有更革,必无倾骇,成效一见,争相乐从,虽举国遍行,为力尚易,为时亦速也。且令天下之人皆知新法之益,如此则踵行他政,必无挠格之虞,其益固不止一端也。”

“窃以我国家自欲行西法以来,惟农政一事未闻仿效,派往外洋肄业学生亦未闻有入农政学堂者,而所聘西儒亦未见有一农学之师,此亦筹富强之一憾事也。文游学之余,兼涉树艺,泰西农学之书间尝观览,于考地质、察物理之法略有所知。每与乡间老农谈论耕植,尝教之选种之理、粪溉之法,多有成效。

“文乡居香山之东,负山濒海,地多砂碛,土质硗劣,不宜于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