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目前俄军的兵力部署如下:西北方面军第10集团军在马祖尔湖以北;第1、2和正在重新整编的第12集团军在华沙外围;第6集团军在马祖尔湖以南,第7集团军正在基辅进行重组。西南方面军第3、8、9、11集团军位于加利西亚靠近德国边境一侧,而第4、5集团军则在喀尔巴阡一线向南进攻,两大集团之间出现了近150公里的巨大缺口。
李海顿将位于最左侧由艾尔莫利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划归马肯森将军指挥。
李海顿与兴登堡于4月27日发布命令,整个东线夏季战役将在5月1日同时打响。
实际上德奥联军在西里西亚一线的调动早在4月25日就已经被俄军发现,但俄军西南方面军东线指挥官季米特里耶夫将军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警觉,也没有向俄军大本营要求增援。他认为这只是德军在做进攻前的准备,而他相信自己能够应付马肯森的一个集团军,到目前为止,俄国人都一直都不知道德国第10、11集团军的组建。
攻占加利西亚的俄军正在享受着他们的胜利,粮食、牲畜、女人,这些都成了他们的战利品,俄军一位随军记者引用了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的一句原话来形容这些正在四处抢劫的俄国士兵们:“正教军队变成了一群无法无天的匪徒。”
加利西亚的俄军散布的到处都是,许多军官甚至都找不到他手下的士兵究竟跑到哪了。俄国人在到处搜集战利品,一位哥萨克士兵居然抢到了120多只羊,现在他和几位朋友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牧羊人。
就连俄军的高层都充满了轻松的乐观情绪,奥地利人已经被吓得不敢还手,需要注意的是德国人,但他们的兵力不足,德国人的大军被牵制在了法国的战壕里。
巨大的危险正在降临,他们却茫然不知。
德奥联军已经作好了进攻准备,他们的胃口大得惊人:力争将俄军主力聚歼在整个俄属波兰这个天然的突出部内,从而迫使俄国退出战争。
博洛耶维奇上将指挥的第3集团军成了突破的尖刀。他把最精锐的第14军摆在了最前沿,这个军包括由上奥地利德意志人为主组成的上奥地利第3步兵师和下奥地利第27步兵师,另外又加上了加利西加第3枪骑兵射手师。
在奥匈帝国的军队里,最精锐的部队是由德意志人为主组成的上奥地利和下奥地利步兵师,其次是克罗地亚步兵师,再后面是以马扎尔人为主的匈牙利步兵师和三个蒂罗尔山地步兵师。而以捷克人、波兰人、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和乌克兰人为主组成的步兵师战斗力相对要差许多。
李海顿在1914年冬季对奥匈军队进行了很大规模的重新整编,将四团制的步兵师改编成了三团制的步兵师,军一级编制也由两个步兵师改为了三个步兵师。重新整编后,帝国所有的军里都会有一个或两个由德意志人、克罗地亚人或是马扎尔人为主组建的步兵师。相对而言,拥有两个德意志师、克罗地亚师或是马扎尔师组成的军战斗力较强,成为奥军各集团军的主力。
这样整编的好处在于,由于至少有一个师拥有较强的战斗力,在作战时不容易出现整个军大面积防线崩溃的局面,军队的韧性有了全面的提升。
拉科夫斯基登上了一辆由三匹马拉的大车,连队又开始准备启程。
这回是动身往回走。
这三个月以来,他们就开始一直在后退,从德涅斯特河一直退回到摩拉维亚,期间只经历过一些小的战斗。整个加利西亚都丢光了,那里的人们陷入到巨大的灾难之中。从逃出来的难民口中,他们知道了俄国人的暴行。军部组织的宣传无所不在,现在仇恨已经充斥在这些士兵们的心中,他们渴望去战斗,去杀死那些残暴而且凶狠的俄国佬。
怀着强烈的复仇心理,他们现在开始往回,走上前线。
一共13辆马车,每个班一辆,另外一辆是炊事班和补给物资。
马车在颠簸的公里上行驶着,尘土飞扬。
拉科夫斯基和布鲁诺挤在马车后面最不好的位置,身上、头上和脸上落满了尘土,包括鼻孔里也堵满了黄泥。
“他奶奶的,神气个啥跑得快,死的快”几辆满载着士兵后面拖着炮车的卡车从身边驶过,扬起更多的尘土,布鲁诺吐了一口沾满灰尘的唾沫,一边骂道,用带着羡慕和嫉妒的眼神看着那些超越他们的军车。
那是27步兵师的汽车,这些汽车是帝国精锐部队的象征,而象加利西亚第3枪骑兵射手师这样的二流或是三流的部队里,汽车很少,行军和运输主要是靠马车。
马车继续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一上一下地行驶着,现在已经能隐隐约约听到了枪炮声,他们离前线越来越近了。
五九、突破
第3枪骑兵师在克拉斯诺集结,3团在这座小城的东部,这里离前线只有不到十公里。现在所有的运输车辆都已经上缴,拉科夫斯基他们今后得靠两条腿来走路了。全连集中在一个很大的空地上,一名少校作了战前动员演讲。
他的嗓门很大,声音也很响亮,但拉科夫斯基听不太懂他在说些什么,他说的是德语。反正就知道一个意思,马上就要打仗了。
全连的气氛一下紧张起来。
连队在没有月亮的夜幕中,步行前往五公里以外的突击阵地。夜空中,红色和绿色的信号弹不是升起,隆隆的炮声从昨天下午起就开始响个不停。闷雷般的响声不断从北方传来,敌人的前沿阵地上时不时地爆起一团一团的火光。
从5月1日起,一线的奥匈炮兵就开始向俄军阵地进行试射,炮击并不激烈,但持续不断。各炮兵指挥部将敌人的重要阵地的数据都一一标注在了地图上。后来才听说,奥匈大军总共在前沿布置了1300多门大炮,平均每70米的突击地带就会分配到一门火炮。
在突击阵地后面的山坡下面,一辆辆怪模怪样的装甲车静静地停在那里,从山坡上看下去,就象一长排码放整齐的大铁盒子,脑袋上还带了一个安装了小口径步兵炮或是机枪的小圆盒子。
听长官说,那是第3步兵师的装甲旅,下面跟拖拉机一样用履带的是“坦克”,而有六个轮子的则是装甲车。拉科夫斯基看不出它们有什么区别,似乎那些坦克安装的是步兵炮,而方盒子一样的装甲汽车一般只装了两挺机枪。
“这玩意有什么用”谁也不知道,反正每个士兵被要求身后背了一捆柴草,根据命令是跟在这些装甲车辆后面冲锋,在遇到敌人的战壕或是大坑时将身后背的柴草扔进去,为这些“铁皮罐子”铺平道路。
“真是麻烦”许多人抱怨着,但是不得不照办。
拉科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