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整个的防线全线崩溃。俄军第1集团军和第12集团军被迫放弃了华沙,沿着基辅至华沙的铁路线一路后撤。
整个东线战场演变成了一场追逐大赛,马肯森集团和奥匈第2第3集团军组成的联军一直在死咬着逃跑的俄第9集团军,从普热米尔到利沃夫,直到里维夫的铁路中枢。
李海顿则指挥着奥匈第1、6、7集团军对俄第11集团军紧追不舍,直逼基辅。
奥第4集团军则沿着德涅斯特河向南推进。
鲁登道夫指挥的东普鲁士重兵集团和马肯森集团终于把俄第12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残部合围在了布列斯特要塞,而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也不知道幸运还是不幸地逃脱了被俘的命运,他率领俄第1集团军残部逃到了明斯克。
现在沙皇的手上仅剩下了四个完好的主力集团军,剩余的兵力虽然加起来还有300多万人,但遍布在这个帝国广阔的土地上,能够在一线作战的部队只有一百三十万。
俄国已经失去了进攻能力,但还在坚持。
德奥联军在东线取得一场足以改变战争进程巨大胜利,就象一出令人惊心动魄的大戏。在5月之前,协约国的前途一片光明,似乎取得胜利只是早晚的事情。俄国人在东线一路高歌猛进,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反戈一击,都足以让奥匈帝国丧失还手之力。
英法联军在加利波利的登陆看起来奥斯曼帝国随时都可能倒下。
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巨大的灾难随之降临。俄国人在德奥联军的打击下出人意料的迅速崩溃,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俄军就损失了170万的主力,其中大约有120万人成了俘虏,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他们还会继续遭受打击。
现在德国人和奥地利人腾出手来,马肯森率领的第11集团军已经转向了巴尔干地区,而奥地利人也从一线抽回了3个精锐的集团军。
他们准备收拾孤立无援的罗马尼亚人。
现在没人可以帮的了罗马尼亚,随着德奥联军在东线取得一场辉煌的胜利,保加利亚人急不可耐地加入到了同盟国中,他们不想错过分享胜利果实的时机。
东线俄军的崩溃对协约国的打击是巨大的,意大利人陷入了内讧,议会中有不少人在叫嚷着退出战争,指责政府的轻率举动,而他们的军队则迟迟不见行动,直到6月底才发动了一次进攻。
结果令整个世界都大跌眼镜,35万的意大利大军竟然在伊松佐河一战中被只有3万人的蒂罗尔地方防御部队给击溃,然后再也就没了动静。
在令人担忧的加利波利战场,桑德斯上将指挥的土耳其军以弱胜强,死死地把英法联军挡在了半岛之上,根本无法突破。土耳其人表现出来的惊人战斗力让在开战之初因为两艘军舰而轻率地触怒奥斯曼人的英国决策者们懊悔不已。
现在整个的局势来了一个大反转,同盟国的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德国人攻陷了整个波兰,大半个立陶宛,半个白俄罗斯,并和奥地利人一起攻下了小半个乌克兰。俄国人现在显得毫无还手之力,只是一路向后退却,他们的部队在退却中又不断溃散。
在加利波利和达达尼尔海峡,土耳其人也取得了胜利,英法联军毫无进展,看来撤退只是早晚的事。
随着德奥联军的南下,整个巴尔干就要完了。
六一、海上之王
李海顿直到6月底见战局已定这才返回国内。
他率领大军横扫罗马尼亚,匆匆动员又缺少装备的罗马尼亚军队根本不是德奥联军的对手,加之国内亲德势力的活跃,这支军队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在德奥联军进军罗马尼亚之初,布拉蒂亚诺为首的亲英法政府就已经倒台,亲德势力的领袖马若雷斯科出任罗马尼亚首相。在这么一片混乱之中,阿帕伦特国王和妻子逃到了塞尔维亚,其后前往英国避难。
李海顿宣布废黜阿帕伦特的国王之位,自己兼任罗马尼亚国王。
对于这件事,威廉二世虽然不愿意,但也不好说什么。
奥匈方面宣称罗马尼亚与奥匈帝国合并,李海顿在布加勒斯特正式加冕罗马尼亚国王,由马若雷斯科出任首相,卡尔普为外交大臣。为了笼络罗马尼亚人,弗兰茨皇帝宣布将特兰西瓦尼亚并入到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人在帝国的旗帜下,终于实现了他们的大罗马尼亚梦想。
在维也纳,李海顿与凯旋的将军们再次受到了来自民众对待英雄般的狂热欢迎,李海顿似乎成了整个帝国的守护神。战争的胜利从来都是普通士兵用鲜血换来的,但普通的民众心目中却需要一个可以景仰的英雄,似乎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他们的平安。
等李海顿离开维也纳再次回到的里雅斯特时,已经是7月27日。
从遍地沼泽的西乌克兰回到夏日炎炎的地中海港湾,李海顿一时感觉有些不太适应。
在刺目的阳光下,平静却戒备森严的军港锚地内系泊着大大小小三十余艘各式舰艇,意大利人的突然宣战还是让整个港口内充满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1915年4月26日,意大利正式和协约国签订伦敦协定,规定意大利参战的报酬不仅仅是上述地区,还包含伊斯特里亚半岛,达尔马提亚地区,发罗拉和德国在非洲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