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施特纳德将军的指挥部发来电报。陆3师已经攻占了圣保罗湾城,海军工程部队正在组织对港口的抢修,英军主力已经退守古尔一线。暂时还看不到他们有就地组织防线的企图,估计可能会直接退守瓦莱塔”
“伊斯特里亚大公”号的作战室里,李海顿的随身参谋送来最新的战况,到12月18日,奥军已经攻占了三座港口,英军开始退守岛内的城镇。随着重型火炮的陆续上岸,马耳他的陷落已经基本不会再出什么意外。
涅戈万上将和霍尔蒂上将则分别指挥着两支战列舰队守护着马耳他周围的海域,以防止英法舰队的袭击。
大局已定。
李海顿换乘“卡尔大公”号装甲巡洋舰返回到了国内,对于防御坚固的瓦莱塔城,他并没有进行强攻的意思。他的目的是围困,最好英国人派出主力舰队前来解救,也许,战役还要持续数月之久。
除非是英国人不想要本土了,把他们本土舰队全部调入地中海,才有可能击退奥匈舰队对马耳他的占领。
李海顿不认为有这种可能。
雾气迷蒙之中的伦敦,白金汉宫的主人们似乎意识到他们在发动这场战争之前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失误。他们错误地估计了奥匈帝国的实力,在计算双方力量对比时,他们忽略了这个数十年来在欧洲战场上屡战屡败的老大帝国的战争潜力。
在陆地上,他们的陆军表现确实有些令人吃惊,但连塞尔维亚人都能抵抗他们近一年之久,还是让人觉得正常。
问题是他们的海军,什么时候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变得能与大英帝国叫板了
奥匈帝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内陆国家,他们的海军在失去威尼斯基地之后就变得不值一提。在战争之前的计算中,英国人从来没有考虑过他们会在视为内湖的地中海上会遇到挑战。法国人也许有些能力,但他们是盟友。对于奥匈海军,只能龟缩在亚得里亚海,根本出不了奥特朗托海峡。
现在他们不但出来了,而且一跃而成地中海中的霸主,在这一地带的英法舰队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英国人从未料到的可怕事情发生了。
也许,我们会失去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大围困瓦莱塔被奥匈大军包围”新年之前,伦敦的各大报纸上这则消息成了重镑炸弹,注定了白金汉宫里的主人们根本无法安然过好一个新年。
李海顿在维也纳则显得很轻松,被吞并的罗马尼亚政府终于同意加入到同盟国的行列,他在构思着在俄国革命发生后肢解这头巨熊的方案。
圣布伦宫的新年晚会依旧奢靡,仿佛远离了战争,纸醉金迷的帝国继续在。
蓝色的多瑙河啊,都快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想到这,他又觉得愤恨不已,若不是法尔肯海因执意要削弱东方战线的力量,而去发动一场毫无意义却损失巨大的凡尔赛攻势,他甚至有把握在1916年就压垮俄国。
得想办法尽快除掉这个障碍。
七九、的黎波里
俄国人就象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在1915年夏天,它几乎面临着崩溃,剩余不多的兵力已经不足以维持战线,只能一路后退,以空间换取时间。
但俄国冬季的严寒一次又一次地挽救了他们,每当冬天来临之时,他们又一次得到了喘息之机。将近半年的“冬歇期”,来自美、日、英、法等国的军火和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涌入俄国,经过半年的重整装备和人员补充,他们再次恢复了军力。
在1915年连续遭受了一系列惨重失败的俄国,经过自己动员再加上协约国提供的物资,
在春天来临之时,他们又在东线组织起了近二百七十万的大军。而法尔肯海因为了发动一场毫无意义的凡尔登战役,从东线抽调了第4、第9和第10三个集团军返回西线,德国现在在东线又只剩下了三个集团军。
南侧的马肯森集团被抽调到了斯卢奇河一线,用来填补因第9和第10集团军被抽走所留下来的空档。现在整个南布格河到罗马尼亚一线,就只剩下了奥匈军队在独立对抗俄军的进攻。勃鲁希洛夫指挥的俄军南线集团一百多万大军正在敖德萨集中,看来他很快就会发起新的反攻。
李海顿很无奈,他本来是计划在北非和土耳其方向投入三个集团军的兵力,以便把英国人赶出北非和小亚细亚半岛。那样的话,他就打开了通往印度洋的通路,而在那里,现在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奥匈海军的驰骋。
现在一切都报废了,他不得不在巴尔干和亚平宁一线抽调三个集团军填补到东线,甚至还加上了保加利亚第一集团军。罗马尼亚军队绝对不可靠,只能在二线充当后勤部队,而且他们现在也只剩下了二十万人。李海顿解散了大部分因动员而组建起来的罗马尼亚军队,他需要这些人回去给自己种粮食。
奥匈军第3、5、6集团军又被迫返回了东线,现在东线的奥军组成了两大作战集团:艾尔莫利上将指挥的西线集团和博洛耶维奇上将指挥的东线集团。
现在李海顿手上能用的机动部队只剩下第7集团军的一部分,他们还要留下部分部队守卫马耳他和继续围困瓦莱塔。当然,他还有海军。
出身于海军陆战队的霍瓦尔德中将奉命率领由第7集团军中的一部分部队和一些补充部队组成的第13集团军进入北非。这支部队包括蒂罗尔第2射手师,克罗地亚第7、第11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