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太后祝寿,仇士良很伤脑筋,祝寿人多,难免有失。但事到临头也只能硬上,大唐以孝治天下,若不祝寿,天下人一人一口口水就能把他湮死。
仇士良和心腹们琢磨了半天,把所有可能出问题的环节都想了一遍,觉得最危险的一环可能会发生在寿宴前太后去皇家寺院敬香这一点上。
这里牵扯到一个人:郭韧。
仇士良现在看不透这个女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但从她投机嬗变的本性来看,此人充满了危险,她主持的皇家寺院也充满了危险。
这一点和龙骧营军使林英不谋而合,林英也认为郭韧是个危险人物,如果有可能最好劝义安太后不要去她主持的寺院敬香,大明宫里又不止一处寺观,佛爷爷无所不在,这香在哪不是敬呢。
仇士良却摇了摇头,义安太后跟郭韧很熟,就吃这个奸险女人的那一套,女人若是固执起来了,岂是外人能劝的回头的
此计不通,二人就另外想辙,提前派人过去,消除隐患,确保太后的绝对安
于是两家精锐尽出,把大明宫内的这座皇家寺院翻了个底朝天,不要说刺客,连只大点的老鼠也无处容身。这么一番努力后,仇士良终于可以放下心来,太后寿诞这一天,他拽上林英陪着天子,陪着太后坦然地踏入了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寺院。
无惊无险,一切平安无事。
走出寺院大门的一刻,仇士良长松了一口气,他望了眼正陪义安太后说话的郭韧,心里想:这个奸险的女人这回总算聪明了一次,眼下咱们可是坐一条船的。
为了以策万一,仇士良下令心腹将领换上宦官的衣裳开赴大明宫,警戒举办寿典的麟德殿周围。城内外驻军十万,京西又在打仗,有必要加强警戒。
小心无大碍,李瀍同意了。并且特意让在甘露之变中立功的韩江春和郗志荣担当殿中护卫。
仇士良绑架韩江春的目的是为了绑架李茂,表明他的所作所为是得到李茂的支持的,否则李茂也不会千里迢迢把人派来助他锄奸了。现在他贼船已经上了,想下去谈何容易山东诸侯一起出兵西进,唯独李茂按兵不动,为什么会这样,他李茂心里明镜似的,他是甘露之变的同谋,身上背负着如海深的血债,真的让皇帝翻过身来,会有他的好果子吃吗
仅凭这一点,韩江春就不敢轻举妄动。吓死他也不敢。
至于郗志荣,仇士良就更放心了,这可是“甘露之变”中扭转乾坤的大功臣啊,他能由一个贱若尘泥的洒扫宦官坐在今天这个位置上,全赖甘露之变的功劳,他会自己否定自己,反过来对付他,天下会有这样的傻瓜此人看着有些傻乎乎的,其实心里明白着呢。
因此对李瀍的这个提议,仇士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第675章终于轮到我上场了
寿宴仪式繁多,在森严的皇家规矩面前,无论是名义上的主角太后还是实际主角皇帝都不过是个能动的木偶,一切按部就班,少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一切正常。
宴会开始后,仇士良偷偷地吐了口气,暗道:他也是被我吓怕了,不敢搞什么小动作,其实这正是他聪明的地方,真要搞什么花样,弄不好也会“不慎失足落水溺亡”呢。
皇帝敬了太后寿酒,又接受臣工的敬酒,一时喝的面颊红润,双眸晶晶亮。他忽然捧了酒对仇士良说:“家国多事,赖卿操持,容朕代天下子民祝卿长寿。”
仇士良吓了一大跳,赶紧爬起来,绕到李瀍面前跪下,高举双手来接赐酒,手刚刚伸出,忽见李瀍面带冷笑,仇士良大惊,欲退,已经来不及,被李瀍一脚踹翻,身边的韩江春、郗志荣一跃而上,顶腰,按头,反剪双臂,抽出腰间丝绳当场捆了起来。
满座皆惊,四下轰然大乱,四宫太后惊的目瞪口呆。
仇士良则大叫冤枉,连向四太后叩头求情。
李瀍将酒杯摔他面前,向四宫太后禀道:“策动甘露之变谋害忠良的正是仇士良把持朝政谋害先帝的正是仇士良逼反裴家兄弟,致我边事大坏的也是仇士良勾引山东藩镇入关的还是仇士良仇士良不除,天下难安。今日搅扰太后寿宴,儿臣罪该万岁,容待天下宁定,再向太后谢罪。”
太皇太后郭氏道:“国事为大,家事是小,皇帝自便罢了。”因儿媳、孙媳退入后殿。
李瀍谢过,即令宦官施放烟火为号,召集宫外驻军入宫勤王。
早有亲信宦官突吐成骅连滚带爬到了殿外,向天空放起了烟火。这是给城外驻军的信号,见到信号,河东节度使李绛、昭义兵马使刘从谏、义武节度使李全忠,宣武都知兵马使韩空,武宁军兵马使王纯、天平军大将何曲、魏博天雄军大将田朝恩立即率兵杀进宫来。
仇士良安插在宫中的卫士也有五六百人,都穿着宦官的衣衫,众人一时也分辨不出谁对谁来,但见宦官,不论好歹,一律砍杀。
鱼弘志见大势已去,转身投了太液池,落了个全尸。
李瀍恐乱军冲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