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8(1 / 2)

武为王道 临岁寒 2346 字 2023-10-11

点头,“是我。”然后接着整理物件,刘衣然见林放舟心情依旧不好,便不再多说,刚想把照片收起来,却听得林放舟道,“把照片留给父亲吧。”

刘衣然听了林放舟的这句话,突然想哭,但她终还是忍住了,对于林放舟建议,她惟有点点道,“我知道了。”

夫妇两收拾出林知生前所用的物品,在林知火化这天,将它们同林知一起化掉,这样他到了下面也不用再买了。林行帆开始慢慢地把父亲用的物品放进焚金桶里,这时刘衣然拿出那张照片,问林放舟道,“你真的决定把它化了吗”

林放舟看了一眼照片,还是点了点头。

刘衣然只好咬咬牙,将照片投进了焚金桶,看着照片被烈火一点点蚕食,直到消失,刘衣然的心就像有条虫子在钻来钻去一般。

林放舟的大伯看着焚金桶熊熊的烈火,不禁摇头道,“弟弟啊,本来以为我会先走一步,没想到”

这话虽然说得小声,站在他旁边的林放舟却是听得一清二楚,这想必就是命吧。林放舟不禁感慨。突然他发现焚金桶里一件似曾相识的东西,那青色的皮革在烈火的烘烤下,渐渐变成碳黑色,“那是”

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林放舟竟然会突然冲到焚金桶前,伸手从烈火里将本青皮的记事本抢出来,当时林母几乎被吓晕了。

林放舟将书抢出来,一番周折才终于灭掉了书上的火,还好只是烧毁了边角,整本书还算完好。

他将书抱在胸前,厉声质问刘衣然道,“谁让你把书烧了”

刘衣然被他一骂,不竟委屈地哭了。

“放舟,你这是做什么”林母不解地问道。

林放舟稍稍冷静一会,道,“没什么。”

回了家,林放舟便抱着那本书躲进了父亲的书房,那一天家里的人都没再见他出进书房的房门,没人知道他究竟在书房里做什么,也没有人知道那本书到底代表了什么,但林放舟知道,他清楚地知道这本书的意义。

“你小子别笑,日后这重担还得落到你的肩上。”林知拍了拍林放舟的肩膀说道。

林放舟想了想,郑重其事地说道,“太史公曰:后有孙子,得以览焉。”

“哈哈”

新婚之晚与父亲的对话依稀还在耳畔,但那又好像很是遥远的样子,记得这本子当时包装得十分精美,泛黄的书页透露着一种历史的味道。而现在这书本外表已经被烈火毁蚀得不堪入目,惟一值得庆幸地是记事本里所记之事并没有遭到多少破坏。

林放舟注视着目前的记事本,却不知道如何翻页,某种史家的情怀在他心里惆怅。林放舟深呼了口气,轻轻地翻开了扉页。

只见扉页上用粗黑遒劲地钢笔书有四字林氏春秋。

林放舟突然被震撼了,然后在心里不禁一笑,父亲可真是大气魄。

他再往下翻,书上第一篇作于三十年前,名为:告后世记者。

其文如下:

吾姓林氏,可追者仅三世,三世之前因其遥远,又遭逢国家灾祸,未存家史族谱,故不可知其旧事远端,吾有感于此,故作此记,望后世得以延绵,则家史不断,香火不绝。

家者,一瓦是也;史者,一笔是也。故后世不论贫富,不论健疾,凡得一瓦一笔者,皆应有记。如家族之红白喜丧,嫁娶添丁,升迁进禄,皆应记之,不求事无巨细,但求记之有物,使观者有得。

时有迁变,人有流转,当世之人未必能明,如是有隙,记者当勿轻论,如实记尔,切勿掺情,误子弟之所思维,则虽记而未尝有益。

家史当不限于族内,是以家国不独。毛语有云:二十四史,二十四姓家史也。此言不差,然今之众人所解有误,窃以为家史亦为国史,国史亦为家史,皆因无家不有国,无国不有家,知今之家之所以为今之家,即可知今之国之所以为今之国,反之亦然。故国之大事当记,时代变迁当记,天灾人祸亦当记之。

如是观家史而知国史。

吾作此记以饷后世,望记者能有大视野,不负春秋之名。

看完父亲这篇文章,林放舟对父亲突然有种前所未有的敬意,他拿手背轻擦下眼角的眼泪,继续往下看。

刘衣然披着轻纱,赤脚走到书房门前。看着门上窗透着的灯光温暖安祥,她便倚在门停靠,猜想着丈夫此时正在做什么,他会还在哭泣吗刘衣然闭上眼,静闻着房内的声响,却听不见泪落声,只有泛黄的书页在翻动和无声的叹息。

书房灯盏一夜不灭,当晨曦的阳光射进书房,平躺在父亲的记事本上,林放舟却决绝地将之合上,开始回忆父亲的记载。

以内容论,林氏春秋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林家的过去,主要是由长辈的口述得来,讲述了林家三世兴衰沉浮;第二部分讲述是的林知从少年懂事到娶妻截止的见闻经历;此前的两部分中并没有对国事的记载,而只有家史,从林知的告后世记者中可知,这两部分是补录;而第三部分则从娶妻之后开始,一直至林知死前一天最后的记录,最后的记录是这样的:三月不见次子,其事业似遭遇波折,不知真假,问长子,其曰:不知。

tahrefgt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tagt

第一百零二章前路迷茫

更新时间201110289:52:36字数:3109

文字是有感情的,一字一句皆是作者心血,即便是史家也不能外,真正的观史者往往能一纸而知史家心境,就算写得再客观,这流露在字面上的感情也是无法作假的。历史系毕业的林放舟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就林家而言,林知也当算是一个历史人物,以此角度入手剖析,阅过林氏春秋便是阅过林知一生心路。

在林家过去的描述中,林知追根溯源,可谓事无巨细,无论事件真假,都予以收录,由此可知他内心对家族怀有的感情何其真切,以至一切能反映家族历史的故事,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他不放过。而在林知对婚前的记载中,林放舟总能看到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当时的林知必定有满腔的壮志凌云,看到那轻狂的文笔,林放舟感觉自己都被感染了,好像曾几何时自己也是如此。

这种行文一直延续到林知婚后的几年,竟在某一年出现了拐点。林放舟发现自那一页之后,林知的文风大变。他的笔触突然变得钝拙了许多,以往的英雄气转眼便弥散干净,换作某种不知名的抑郁情怀。他的记录也在此后一年里变得少得可怜,那一年惟一件超过一百字的记载讲的是林行帆的出生。而族里的几位老人在那年去世一事,却只得不足二十个字的篇幅,简直就是一言蔽之,甚至干脆地写某某,某年某月病逝,如此而已。反观之前,如果族里有人去世,林知一定长篇记述下那人的生平,以资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