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6(1 / 2)

“蒙蒂,你终于来了,我这里有很多事情都想与你好好商量一下。”一见面,布鲁克便非常亲切的喊起了蒙哥马利的昵称。

在布鲁克手上,训练最为有素的精锐,就数蒙哥马利的第3师。手上的部队善战,蒙哥马利在第2军下辖几位师长里的地位,自然就更高。

毕竟之后要是打起来了,布鲁克还得依靠蒙哥马利的“钢铁师”来充当主力。那认真倾听这个师指挥官的意见,就显得格外重要。

“将军”得到了布鲁克的器重,蒙哥马利的内心也非常满足:“你有什么想听的,在下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布鲁克对蒙哥马利对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推心置腹道:“大战在即,可我总觉得心里面越来越没底了。说实话,我很想听听你对未来战事的客观看法,对于可能即将来临的英法德大战,你有什么想法吗”

这番意见征求,使得蒙哥马利楞了好一会儿。他原以为布鲁克要向自己了解一些下级军官们的士气,部队的战备程度等战术问题,没想到布鲁克要问的,居然是这种大局上的问题。

“不容乐观”思考再三后,蒙哥马利吐露了这个自己曾经也反复想过的忧虑:“这十几年来,我们的军队越来越呆板,僵化,越来越像一个有着辉煌过去的老头。可是,那些盲目的骄傲,自大,还是在这个群体中不断的滋生。”

“可是德国人不一样他们一刻不停的武装着自己,淬炼着自己。波兰的军队何其勇敢,可他们却只用了一个月不到,便打的波军丢盔卸甲,灰飞烟灭”身为一个有思想的高级指挥官,他捂着额头痛苦的阐述着:“德国人比起上一次大战的时候,变的更强大更勇猛。可我们堂堂大英帝国的军队,却沉醉在过去的美梦中日渐萎靡退步”

“蒙蒂,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的那一场大战吗”布鲁克拍着蒙哥马利的肩膀。

蒙哥马利抬起头来,目光火热地看着布鲁克:“记得那是一个热血沸腾的时代”

为对付德国,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放弃19世纪以来一直奉行的“光辉孤立”外交政策,并且在1907年以后,与法俄两国结为“三国协约”中的同盟国。

为此,超过50万的英帝国官兵,在异国他乡陷入了永远额长眠。蒙哥马利当初也曾身负重伤,差点送命。

直到22年前,英国才最终击败德国潜艇部队,维护了它的制海权。

但是,大英帝国最后胜了即便胜的很惨,但终究还是赢了。企图挑战英国的德意志皇帝退位,丢掉了几乎所有的殖民地,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凡尔赛条约。

抛开政治不说,那一仗中,英国军人们的的确确是打出了一个超级大国该有的样子,捍卫了英帝国的荣耀

“很多年轻人,在进入这支军队的时候,也是那么的富有激情”布鲁克重重的叹息一声:“可是,在这20年来,我们的军队,变成政客们手上纯粹的谈判筹码,被他们拿来当做讨价还价的本钱,隔着英吉利海峡被当做一堆漂亮的摆设我们的军人们远离战争,却看不起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盟军。在对盟友的挣扎冷眼旁观的同时,他们的血,早已冷去。几年下来,就成了一帮穿着军装庸才而已”

一拳重重的锤在桌上,蒙哥马利咬牙切齿道:“说句不该说的话,这几年来,帝国的某种政策已经让军人们沸腾的热血冷却下来,让跳动的脉搏逐渐放缓,满腔热血竟无处可以抛撒”

“哼张伯伦首相的睿智政策”出乎意料的是,布鲁克这位堂堂军长居然敢毫不避讳的冷哼出声来。

看着欲言又止的蒙哥马利,布鲁克淡淡一笑:“怎么,我说的有错吗张伯伦丧信辱国,走到今天这一步,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当今英国,只有身为海军大臣丘吉尔先生,才有带领我们重拾当初的荣耀与激情”布鲁克目光炯炯:“随着波兰的亡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然到来。乱世需要强臣,软弱的张伯伦先生,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用能力给大英帝国带来胜利的,只有丘吉尔,也必须是丘吉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吗蒙哥马利沉默着。或许,接下来他将见证一场规模前所未有的战争。生逢乱世,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正文第两百一十八章最强无胜意大利

英国人现在把丘吉尔当做救星来看,可丘吉尔真的有可以匹敌莱因哈特的才华或者说判断力吗

答案是肯定的,完全不能

且不说莱因哈特的预判能力来源于本来就发生过的历史必然性,就算是通过后世人的上帝视角,莱因哈特也比同时代的人眼界要宽许多。

反观丘吉尔,之前对德国大胜的预言,不过是抱着一种夸大危机的心态,来提高群众对自己观点的认同程度。恰巧德国真的大获全胜,这才让丘吉尔当初故意夸大的猜想成了事实。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丘吉尔这位英国人眼中的救星,却把秘密和德国结盟的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当做偶像来尊敬

早在1927年丘吉尔访问罗马时,他就公开感慨过:“如果我是意大利人的话,恐怕早就穿起了意大利黑杉军的制服。”

之后在记者招待会上,丘吉尔更是当众确认道:“如果我是意大利人,一定会与墨索里尼的党派站在同一阵线,与布尔什维克主义展开战斗,直到获胜为止。”

在丘吉尔看来,英国和意大利的友谊早在加里波的和加富尔时代就开始了。当初意大利之所以会参加协约国对德作战,也是受到了英国方面的重大影响。

而作为意大利领袖的墨索里尼首相,在丘吉尔眼里简直就是当代各国领导人的楷模

丘吉尔甚至豪不怀疑,这位意大利领袖在日后一定能在历史上留下“雄狮般的足迹”。

近来,他不止一次私下反思,并总结出局势如此发展的原因。张伯伦的失败在于当初指望波兰能成为英国在欧陆的有力盟友,而忽视了意大利这个远胜于波兰的欧陆传统强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已然与大英帝国并肩作战,那么,意大利的态度就将成为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

意大利帮助德国,这场世界大战级别的欧洲对决,就将成为2v2的僵局。意大利站队英国这边,那未来英国这边就会演变为3v1的压倒性胜势。哪怕意大利王国选择中立,英法与德国间的对决也是对英国方面更有利的2v1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