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节(1 / 2)

大国制造1980 大江流 2235 字 2023-08-15

何熙感觉她那细脖子都要被揉坏了,安抚道:“挺多吧。”

“何止多!两万封!我们干了一晚上,好不容易弄完了,今天早上又有三万封!昨天数出来的五万张票,可是积累了两天的,这一天就这么多了。”

她那脖子显然挺疼的,说话声音大了点,她就嘶了一声,眼泪快流下来了,不过还连忙解释:“我不是不高兴,我就是太疼了,我挺高兴的,我们这次火大了!”

何熙都无语:“你赶快看看去吧,这不都请了人了,误不了事儿的。你那个时间长了,可别留下隐患!”

孟爱华也是害怕,连忙溜了。

何熙这才盯着,报纸晚上九点付印,不过要求他们下午四点就要把数据交过去,人家要排版,所以数到三点半,这边就停止了。

于敏过来汇报了一声:“今天五星比长城的票数高,加起来五星28611票,长城27987票,传承16802票,擎天13300票,华美13200票。”

“信件都保留好了,可以随时查阅。”

何熙就说:“那你赶快去报过去吧!”

但这种名次的更迭,是最容易引起支持者的反应的,所以何熙眼睁睁的瞧着票一天比一天多,其他三个还在五万票的时候,长城和五星已经突破了二十万票,而是你追我赶咬的死死的,谁也不示弱。

今天你长城胜一局,明天我五星必反超!

今天你五星胜一筹,明天我长城肯定赢!

甚至何熙居然还接到了张贵芬的电话。

电话是李仲国打来的。何熙以为是工厂有事,就问他:“怎么了?最近生产顺利吗?”

结果李仲国跟她说:“晴晴,奶奶找你有事。”

张贵芬虽然对其他电器用的都很舒服,但是对于电话是一直很怕的,她总觉得那里头怎么能说话呢,是不是□□气神,所以从来不敢用!

这会儿居然要跟她通话,何熙都觉得惊奇,张贵芬接过来她就问:“姥姥,您不害怕了,是不是太想我了!”

何熙也觉得有点抱歉,从新车下线后,何熙这边就忙得要死,广告新车测试,还有系列产品的推出,都耗费了她大量的精力,她都一个半月没回青阳县了。

“姥姥,我过几天一定回去陪您!”

结果张贵芬说:“你忙,就不用急。我打电话给你,是有别的事。”

何熙就说:“什么事?您还有这么着急的事儿?”

张贵芬说:“我就问你,五星这个名字能不能定下!这名字多有意义啊,你想想,咱们夏国人的国旗就是五星红旗,如果汽车叫这个,不但一看就是咱们夏国的,还能记住那段岁月。你不知道啊,当年太难了……”

何熙是真没想到,征名都已经连八十岁的老太太都波及了。

她听了一耳朵当年的苦难史,又听了一耳朵夏国的不容易,张贵芬才结束了谈话,问何熙:“你觉得呢!”

何熙只能说:“姥姥,这是大家选的,我觉得没有用。所以我也不能保证!”

张贵芬一听急了:“你都没用,早知道我多投几票了,我还跟你聊!”

说完就挂了!

何熙:……

除了张贵芬,何熙还收到了不少其他人的电话。譬如远在美丽国的胡广熙和艾米丽,他俩直接说:“你们的投票实在是太火爆了,有外国记者当作新鲜事报道了出来,现在不少华人都知道,咱们夏国有辆汽车征名。”

何熙对这事儿还是很知道的,这会儿不少外国记者来到夏国,拍下了很多老照片,何熙原先在网上还看过。

何熙就问:“那大家有讨论吗?”

胡广熙笑着说:“当然了,我打给你电话,就是因为这事儿。我们这里讨论了一下,可我们离得太远了,不能邮寄信件投票,但我们觉得,夏国这么有纪念意义的汽车征名,大家都想参加一下。”

“他们委托我,给你念念我们的投票。能用就用,不能用,就当我们在海外的华人,参与一下吧。”

何熙可真没想到,连忙说:“当然能用,我来找几个人记一下,也算见证一下。”

胡广熙笑着说:“那好!”

等着人来齐了,何熙就放了外音,很快,胡广熙的声音传了出来:“南江省江城人胡广熙投长城一票。南河省海州人阮天海投长城一票。东省越州人徐楠楠投五星一票。东粤人胡月山投长城一票。江南省江南市人蒋华投五星一票……”

何熙是万万没想到,他们会在名字前面加上祖籍。

在这一刻,他们不是在海外的游子,而是一个个出生在夏国的夏国人,他们记得故乡的山水,同样也惦记着故乡的进步。

而且,这不是少数。

胡广熙读了十几个人后,嗓子有些承受不住,艾米丽接了过来,随后又读了许久,加起来居然有上百票。

等着读完了,艾米丽才说:“何熙,这些还只是一部分,如果还有联系到我们的,我们还会给你打过来的。”

何熙说:“好!麻烦你转告一下各位同胞,欢迎他们回国探亲,也欢迎他们回国坐一坐我们自己的小汽车!”

这个倒是让艾米丽破防了:“一定会的,我告诉他们你要来美丽国的,现在大家都等着呢。”

当然,这么热烈的投票,报纸自然也会做出反应,从第二天起,高乐乐就策划了一个小栏目——采访投票的人,让大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投背后的故事。

这简直杀伤力就太大了,无论是抵御外敌的长城,还是象征新夏国的五星,背后的故事远不是一台小汽车。

有退伍老兵讲述当年从敌军那里缴获了一台卡车,结果大家都不会修,为了维修冒死跑去俘虏了两个敌人的故事。

有农民讲述了当年推着独轮车给军队送粮食,感叹:“要是咱有自己的车,那该多好啊!”

还有机械厂的老工人讲述了当年怎么样复制人家的汽车:“那真是依着葫芦画瓢,都不知道什么原理,为什么这么设计,到底哪里好,就这么组装了。哪里想到,咱们现在能自己做到了。真好!”

可不是真好吗?!

为什么这么火热,为什么参与度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