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证据。
四大要素缺少任意一个或者更多,对于罪犯的定罪便将是巨大的挑战,在法庭上,辩方律师是不可能放过任何为自己的代理人脱罪的机会的。
而这四大要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像一张蛛网一样相互粘连纠结在一起的。
所谓存在即合理,在刑侦案件领域,可以解释为: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存在。
一个人哪怕是精神病,都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去杀人或者自杀。
简单来说,一个人要杀掉另一个人或者自杀,他必须先产生杀人的想法,紧随之后的是构思具体的杀人手法,最后才是真正实施计划,而在这整个过程中,便会或多或少遗留下一些证据,这些证据,是支持侦破推理正确性的必需条件。
这里额外提一句,由于意外致死是不需要存在杀人动机的,所以很多罪犯都会将杀人现场伪装成意外致死的状况,藉以脱罪或混淆视线。
具体到我,我可不是什么警察或者一般意义上的侦探,破案四大要素对我这个灵探而言,其实并非是铁律,我所经历的很多奇异事件中,完全打破这个定律的事件,并不在少数,但我每次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破案四大要素也是助益良多,它同样是我手中极为重要的工具。
故而,眼前这个案件,我也同样先用破案四大要素去支离和分析谜题。
首先,我绝不认同官方鉴定的自杀说法,我坚信凶手另有其人,只是他还隐藏在幕后,尚未露出尾巴。
其次,动机方面,我暂且认为是那个硬盘,尽管这是一个只存在于纪蓝描述中的硬盘,除了纪蓝之外,谁也无法确认它是否真实存在但这个硬盘在我的推理中,就代表着整个事件的动机。
再者,目前三个死者的诡异死法,尚未拥有合理解释。但换而言之,如果我们能破解杀人手法,或许便将揭开蒙在真相之上的面纱。
最后,是证据。这是最让我头疼的一点,我那些关于“凶手”、“动机”、“手法”的设想,还完全得不到任何证据的支持。
没一会儿,宗卷文件便铺满了我的办公桌面,以至于沈棠之不得不端着她的茶杯,和李逸一起转移到了房间东北面,那里有一套组合沙发和茶几。
在我陷入痛苦思索的时候,这两个家伙在那边开启了茶话会模式,我的强烈抗议,在沈棠之的淫威下无功而返人家现在可是我的委托人和金主,数次之后,我也只能接受了残酷的现实。
苦思良久之后,我首先想到了一个切入点:现场的指纹。
这些自杀者全部都是长年独居,所幸警方还是在他们的房子里采集到了一些非本人的脚印和指纹,但是,这些人虽然是独居者,但也都有工作,况且人都是社会性动物,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社交活动
而根据附近住户的口供,案发时间内并没有人目击到可疑的陌生人出现在附近,警方在现场采集到的脚印和指纹也基本都是这些邻居的。
少数身份不明的指纹,被输入了警方指纹库进行搜索,但并无结果,也就确认了这些指纹并非有案底的惯犯所有。
另外,警方也对从各个自杀现场采集到的无主指纹进行了配对,可仍然没有找到任何一个指纹曾经在两个案子中出现。
我从文件堆中抬起头来,问沈棠之:“你去过现场吗有没有特别干净的地方”
沈棠之是法医,她自然明白我的意思:“我还没有去过现场。不过,根据现场勘察记录,并没有发现刻意破坏现场痕迹的现象,包括门把手、房间内各种柜门把手、桌面、杯子等容易留下指纹的地方,全部都很正常,并没有被人抹去指纹。另外,我再强调一遍,所有的尸体,都没有移动的痕迹。”
正文第五章分析下
我意识到沈棠之的强调,是在向我暗示什么这么说也许并不准确,因为沈棠之也不知道真相,她拥有的应该是一种直觉,而她认为这种直觉值得向我转达。
我自己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灵光乍现,但一时之间又无法把握到重点。
就像是一辆速度极快的车子从你的侧面疾驰而过,你会悚然而惊,但一时间你却没有看清楚车牌号码,只有在某个瞬间甚至可能要等到真相查明,那个在记忆中模糊不清的车牌号才会从迷雾中陡然清晰。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像是自言自语一般说道:“三个死者,全部死在开机状态中的电脑前但电脑内却没有硬盘不,除非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否则他们不可能坐在一台没有硬盘的电脑前面长达三小时以上,这根本不合乎常理。要么,纪蓝说的那个硬盘确实存在,只是被人拿走了。”
沈棠之点点头,开口道:“如果硬盘内真的存有重要的证据,那么罪犯是相当了解电子技术,在当时的情况下,直接拿走硬盘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因为要完全破坏硬盘内数据,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沈棠之说的没错。
不管是闪存、ssd还是光盘,最稳妥的销毁数据方式,都是物理销毁。
据说fbi可以恢复覆盖写入19次的数据,而且这是针对光盘介质,假如是ssd或者闪存盘,即使被重复读写覆盖了35遍数据,也依然可以从ssd中恢复出4的数据,从闪存盘中恢复出超过70的数据。
沈棠之继续问我:“所以,你认为是谋杀”
我却摇摇头:“不,应该还是自杀,但不是一般的自杀。”
沈棠之秀眉微拢:“此话何解”
“有两种情况。第一种,类似于“”,这些自杀者认为自己在自杀,但其实是被诱杀;第二,类似邪教,他们不认为自己是自杀,是我们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错误解读,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了扭曲的死亡观念。第三,其他方式的协助自杀。”
我顿了顿,继续道:“我认为,至少也是协助自杀,不管是上面的哪一种情况,协助犯都是必须存在的。所以,我们的第一步,就是找到协助犯”
李逸在一边听的目瞪口呆,这家伙看来是完全没怎么听懂我们的分析,估计被我那一连串各种“自杀”给绕晕了。
沈棠之则只是稍加思索,便舒展了眉头:“方向没错,但我们怎么缩小排查范围”
“我发现这些自杀者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虽然都是中年人,但都很懂电脑,基本都是电子产业的相关从业人员,故而我也将目标定为这类人:独居的中年it业者。”我说道。
沈棠之还是有疑虑:“整个锦官城市,it行业的先关从业人员怕是不下十万人,其中符合中年和独居条件的,还是非常多吧”
“那么,再加上居住区域的条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