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备征戍,曰禁军;诸州之镇兵,以分给役使,曰厢军;选于户籍或应募,使之团结训练,以为在所防守,则曰乡兵。”
这就是禁军、厢军、乡兵的由来,用后世的话说,禁军就是正规军,厢军是地方部队,乡兵则是民兵或预备役。而高峰任知县时筹备的就是乡兵。
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定,宋朝对驻军也有要求。宋初禁军有20万,10万守卫京师,10万分驻各地。“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内外相制,无偏重之患。”
也就是说,禁军的分配一般保持在京师与地方持平的线上,这样内外制衡,才不会发生变乱。只是后来北方和西北战事不断,禁军便逐渐调集到了京师和北方及西北去了。
当然,一些大的州府和重要关口还是有禁军的,比如应天府、大名府等地。
各地最重要的守护力量就是厢军。对厢军的人数朝廷也有限制。小郡不超过千人,大郡不超过三千人,边郡军州不得超过一万五千人可由特旨增加。这就限死了各地兵士的人数。
虽然如此,但是宋朝冗兵现象仍然存在,而且很严重,其原因又在哪里
首先,宋军是募兵制,一经入伍,终身服役,直至老疾退役,这就使宋朝供养了大量的老弱病残的军士。
其次,除了正常的募兵外,天灾、战乱所导致无处谋生的难民,刺配到各地的犯人也都是兵员的主要来源,在某些灾年,兵员数量将会急剧增加。
再有,到了赵佶时代,已达到极至。军队编制大幅增加了,但缺额不齐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的好处便是可以侵吞军饷。比如,三衙所统京师之兵数应为十余万人,可实际上只有三万人,多余的军饷便落入了贪官污吏的手中。
京师如此,各地更加不堪,虚报兵员数量,侵占厢兵军饷的现象更加有恃无恐。
济南府不算小府,而且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按说应是编制三千厢兵的,可实际上它平时的厢兵还不到千人,这中间的问题自然就出来了。
无论以前存在什么问题,高峰也不想追究,他不知道其中的水有多深,不敢轻易踏进去。不过,现在接手了,他自然不可能再任其下去,下一步整顿军务势在必行。
当然了,其它的都是后话,他现在最关键的是赶紧调兵遣将,好及早解决宋江的事情。
“关指挥使,请你安排几名亲信,护送我的手下前往青、淄、维等州,调其厢军齐聚济南府,同时集结本地厢军随时听用。”
正文第463章整军备战
高峰这次只调用齐、青、淄、维四个州的兵力,他统计了一下,齐州三千,淄、维各一千,青州禁军和厢军有五千,合计正好有万人,这还没算他带来的五百人。
万人对付只有千多人的宋江,虽说没有十足的把握,却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之所以没调用其它几州人马,并不是他们不可用,而是因为他们离齐州实在是太远了,莱州和登州远在东面,沂州、密州和淮阳军又远在南方,等他们赶到齐州,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当然,这次没调用他们,不代表不用他们,高峰已在考虑于哪里布设第二道防线,确保宋江他们一旦进入京东路地界,就被包成饺子,而这第二道防线就是那几个州的军马。
调兵之事事属机密,是秘密进行的,一般人了解不到,就是济南府也只有知府韩渊知道,其它几个州也把知情范围缩到了最小。
高峰这样做是不想惊扰到了宋江,无论能不能招安他,在军事上还是要做好充份的准备,高峰可不想这一次部署无功而返。
他秘密进入济南府,连府衙都没有去,而是住在军营里,这也是为了方便行事。
吩咐韩知府一切照常,高峰开始接管济南府的厢军。
此间厢军为一军编制,设六个营,每营五百人,算是加强军,军指挥使便是关胜,另外还有一个副指挥使和六个营指挥使。
当高峰令关胜把厢军集合后便知道宋军的战斗力为何弱了。只见那些兵士高矮不齐、面色不振,站无站相,坐无坐相,明显是疏于训练的样子。
如果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他们的军容严重不整了。一多半的军士根本就没有正规的军服,更不要说铠甲和武器了,他们大都还穿着自己的服饰,手持的也是一些木棍。
这么一帮人往那一站,简直就是一群民兵,可能比宋江他们还不如。
靠他们如何打仗高峰不由得望向关胜,对他有了责怪之意。之前在路上遇见关胜时,他身边带了几十名兵士,当时的感觉还不错,那帮家伙起码还像个兵,可现在看来,除去那几个,其余的都是乌合之众,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有战斗力
关胜岂能看不懂高峰的意思他脸一红说道:“大人,吾等也是没有办法”
高峰心头一惊,立马想到了大宋军队的种种问题,此事非关胜能够左右,所以与他并没有关系。想到这里,高峰平缓了自己的脸色,示意关胜继续说下去。
关胜接着说道:“厢军属地方军队,它不同于禁军,平时没有训练任务,更没考虑着去作战,因而疏于管理。还有,厢军待遇要比禁军差很多,大概相当于禁军的一半,所以其生活十分凄苦。这次新增了兵士员额,可是兵士的供应并没有增加,所以军服、器械、军粮和月俸等等也就无法保障了。”
原来如此,这事还真怪不到关胜头上。厢军的主要任务是杂役和军工,虽然特殊时期、特殊地方也承担作战训练任务,但总体来说是附属性的,主导作用的当然是禁军,所以禁军的待遇要比厢军高上一倍。
厢军不光待遇低,连社会地位也不高,许多厢军是犯人刺配到本州充当的,又称为“配军”,这样的厢军连一般民众的地位也赶不上。
厢军的出头之路便是升格为禁军,能升为禁军的厢军实际上是一种奖励,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因而可以说大宋禁军的单兵素质还是相当优秀的。
厢军的尴尬地位决定了他们既没有战斗力,又没有良好的装备和生活,如果再硬要给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那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当然,这中间还大宋军队内部的管理和腐败问题,这些谁都没有办法,高峰更不可能在此间提出质疑了。
看来还是太乐观了,事情哪里像当知县时那样容易处理高峰就算早有预判,也没有实际见到来得真切。
只是,无论怎么着,现在是对付宋江的关键时刻,高峰可不会任其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