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应该是振兴中华,这个好。”
“不我觉得应该写教育要改革,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写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这才贴切一些吗,视野格局才广阔一些吗”
“不好不好都不好,一点新意都没有。”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但这些有思想的年轻人总是觉得这些一个个老生常谈的口号差了点什么,总之不能表现他们这些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中国的最高学府,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都汇聚在这里,自然要与众不同一点。
“这不行那不行,到底写什么啊”
一位同学提议道:“哎咱们的口号表达一下对同志的感情如何你们想想,改革开放已经有几年了,成效显著,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人啊,没有改革开放,没有高考制度的恢复,我们也上不了大学啊。应该感谢邓公”
“好,我觉得这个好”
“我同意”
“我也同意。”
“那就咱们就写“邓主席万岁”吧”
“不,这种带有文革色彩的口号不合适。”
“我觉得直接向邓公问声好就可以了,完全可以写尊敬的同志您好。”
“恩,问好是不错,但我觉得你这句子有点长了啊,咱们干脆就写同志您好。”
讨论越来越热烈,大家也越来越放得开。
最后,有同学干脆提议:“小平同志您好这个怎么样”
“这个好”
“我觉得不错。”
“就这样了吧。”
同学们说干就干,他们把写在绿色纸上的这六个大字贴在床单上,但床单的长度确不够。
正文0328情怀是个好东西
0328情怀是个好东西
又有同学提出:“我看咱们干脆把同志两个字也省去吧,这样更简单,更明了,床单的长度也就够了。”
“直接称呼国家领导人的名字,是不是有些不敬这不太好吧”
“这是对领袖的问候,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不至于上纲上线,我看挺好。”
“好,就这么定了。”
于是,同学们把“小平您好”四个大字用订书机订在了床单上。
忙完之后已经是10月1日的凌晨两点多钟了,距离集合时间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回到各自的床铺上休息。
1984年10月1日的那个凌晨,注定是个不眠的夜晚。
凌晨四点,随着铃声响起,集合的时间到了,同学们悄然把横幅和三根高举横标的木杆带到了游行队伍中。
阅兵结束了。
游行开始了。
欢腾的天安门广场,群众游行队伍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天安门广场。
排在科技方队之后的是教育方队,当第三十个群众游行方队通过观礼台时,最为令人激动和振奋的场面出现了。
京城大学的学生方队走到天安门金水桥东华表时,同学们一下子打开了那条由床单做成的横幅,绿色大纸上写着小平您好四个大字,赫然展示在游行队伍中,随即引起了天安门城楼上、观礼台上、游行队伍和长安街两侧围观市民的极大关注。
“1984年,我们的改革开放虽然已经进行了六年时间,但当时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京城学生展现的是一个未经审定的标语横幅,这一举动无疑震惊了负责庆典现场安全的几名便衣警察,他们准备上前去制止,但还没有来得及行动,全场已经沸腾起来,这横幅像一股强大的电流瞬间击活了整个天安门广场,引起阵阵欢呼声。”
显然,王亮说这番话的时候也是激动不已的。
可见当时这四个字的分量是十分沉重的。
夸张点来讲,可以用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形容。
或许,这是一次破冰。
那沉重的枷锁,正在一点点地被打开、卸下。
“我记得很清楚,京城大学游行队伍后面是水木大学的游行队伍。当时中央电视台是全程进行拍摄的,横幅还没有举起来的时候摄像镜头已经转向了后面的清华大学。但当那条横幅展开,突如其来的欢呼声传出后,镜头又转向了京城大学的方队。在茫茫人海中,横幅并不怎么显眼,很多记者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呢,高举横幅的学生就已经通过检阅的终点线了。”
人民日报的记者抢拍下了小平您好的这一经典历史画面。
从画面上看,场面一片欢腾和雀跃,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兴奋的漩涡中。
第二天,这幅照片便出现在国内外各大报刊的头版头条,传遍全世界,牢牢地定格成为三十五周年国庆节最珍贵的记忆,成为当时最感人的画面。
京城大学学生方队高举小平您好的横幅感人瞬间,这经典的时刻化作了永恒的记忆。
王亮意味深长地感慨道:“简短的小平您好四个字,浓缩了人民群众深厚而真挚的感情,就像是对家人、对亲朋好友的问候,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邓公朴素、深厚的爱戴之情。”
“这亲切的问候和由衷的共识,赢得了受阅军民的热烈呼应,反映了民心所在,说明改革开放的政策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同,由此也准确无误地阐释了许多价值理念。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进步。”
至此,1984年秋天的那个彻底故事讲完了。
别了,我的1984。
“再往后的日子,过得可就快了,眨眼间就过去喽”阅兵的故事还没有说完,王亮的任务也就还没有完成。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