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孙瓒大令一下,来自西、南、东门的压力剧增,叛军更是难以支持。公孙范领军后撤,将北门空了出来,见到空挡的叛军士卒顿时一窝蜂地便朝外冲去。张举汉军此举乃是诡计,想要阻止混乱的军士,但一帮寻到“生机”的困兽,哪里是他能够止住的。
“举兄,撤吧,不管他城外有多少埋伏,冲出去总比枯守等死强”张纯在旁劝道。
无奈,张举带着亲信士卒,随众涌出北门。乌桓人那边发现了北边的异常,丘力居也是果断,纠集身边的四千多人马,也不管背后的攻击了,直直地朝外猛冲而去。
北门拥挤,直接下令砍杀冲击,从堵在城门的数百叛军身上碾过。
随着二张与丘力居领军突围,汉军更加游刃有余了。一边下令截断北门,将剩余的几万叛军再次围困,派人叫降。一面调集兵力,往北而去,剿杀出城的二张与丘力居。
城中的叛军军心早就溃散,又没了首领,身心俱疲,抵抗意志衰弱到最低点。面对汉军的围攻逼降,很识时务地放下武器投降。大局已定,汉军也不再多加杀戮,派关靖收尾,公孙瓒率领亲军往北奔去。
出了城的叛军,果然也不好受,张举与张纯只得四千多人外逃。刚出城不久,便被准备多时的幽州铁骑冲散,公孙越领军攻杀,虽有预料,二张仍然应对不及。
张举中流矢而亡,被公孙越枭了脑袋。张纯运气好,趁乱领着数百人,朝北亡命狂奔,在汉军将注意力放在乌桓人身上之后,得以脱身。
丘力居在率人冲出城后,迅速被公孙范带人缠住,而后源源不断的汉军赶来。一面应对汉军步卒的迟滞,一面承受幽州铁骑的攻击,乌桓人抵挡不住,最终丘力居只得数百残兵狼狈北去。
公孙瓒领军追击上百里,一直到蹋顿领上万军来援,方才止住。按照公孙瓒的性格,原本是要继续追击进攻的,但考虑到激战时久,将士疲敝,乌桓人又有生力军,放弃了擒胡首献俘于陛前的诱惑,领军回归。
石门一战,张举纳命,张纯遁逃,叛军彻底被消灭,幽州动乱平定。丘力居再次大败亏输,乌桓人损失不小。
公孙瓒则赚了个盆满钵满,数千匹战马,数万战俘,都被他毫不客气收归麾下。携平叛驱胡之大功,风光无限,威望于幽州一时无两。
第132章建国
湳水之畔,经过新一轮的扩充,美稷城又大了一圈,城中足可居住五万余人口。经过刘渊十年发展,这座边塞小城越发具有塞上王城的风采,成为匈奴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入夜,已至宵禁时分,街巷之间寂静无声,只有一队队巡城卫士时而巡逻而过。王柔府邸后院阁楼之中,几座烛台摆在两侧,明亮的烛火在轻风中晃动,将屋内映得昏黄。
王柔与一中年男子抵足而坐,相谈甚欢,关系明显很亲密,二人膝下还坐着两个男童,听二人畅谈。
该男子三十多岁,身上散发着书卷气息,颇为儒雅,面上俄而露出一丝上位者的威严。此人正是王柔弟弟,原代郡太守王泽。
“季道,还是为兄连累了你呀前些年你于代郡治政养民,劝课农桑,力却外敌,仕途本该一路平坦,若不是为兄效命匈奴,你也不至于被罢官削职了”望着一脸淡然的王泽,王柔不由得感叹道。
闻王柔之言语,王泽却是淡淡然地答道:“兄长不必自责,代郡也非小郡,阉宦之辈看中了,寻个由头罢免吾罢了。所幸,我这颗项上人头还在。况且,如今的大汉,为官何曾容易。小弟可没有那么多钱财捐给雒阳的天子”
越说越豁达,到最后,王泽竟有些嘲讽之意。“若不是白波黄巾作乱太原上党,小弟于家中读书习文,不亦乐乎”
“倒是兄长,在这匈奴,如鱼得水”望着王柔,王泽玩味道。
王柔面露苦笑,摇了摇头,反问道:“季道此来,对如今的匈奴有何感观”
“文人雅集,商贾不绝,百畜兴旺,比起大汉各州的动乱,此地不失为一人间乐土”王泽面目恢复严肃:“匈奴单于刘渊之名,吾早有耳闻,如今亲至美稷,方明白其乃胡人不世出之雄主。”
“只是,胡人有如此领袖,对大汉来说,可不是好事啊。这些年他屡掀战乱,大肆扩张,如今更是吞并了鲜卑。只怕下一个目标就是大汉了吧”
“罢了不提此事,季道既然投奔为兄而来,有何打算”王柔试探问道:“是否愿在美稷为官,吾可向大单于推荐”
王泽没做回答,只是举杯相邀,一饮而尽,显是拒绝了。王柔也不甚在意,低头望向旁边正昏昏欲睡的两个孩童,露出笑容望向其中一个十分灵动的孩子:“昶儿,困了就与机儿一同下去休息吧”
两手附掌,立刻有奴仆进门,领着王昶与王机下去休息。而王柔与王泽兄弟,则继续攀谈。
即将入冬,天气渐寒,美稷却处于一种不自然的躁动之中,只因为从王宫中流出了些消息,大单于有称王立国建制的想法。此消息一经流传,立刻便引起了整个美稷的关注,上至贵族,下至白丁。
自古以来,草原之上,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部落吞并,种族更替,频繁之极。从戎狄到东胡,从匈奴到鲜卑,所有的统治政权都是一干混合游牧民族联盟而成。
对刘渊有意向建立的“匈奴王国”,所有人都抱以热衷的关注,这可是个“新鲜事”,好奇地很。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会刘渊要建立的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半封建半奴隶王国,而不是让如今的匈奴继续以“部落大联盟”的形式存在。十余年的不屑汉化,在匈奴,有这个土壤,有这个基础。
没过几日,在美稷上下大讨论之时,见发酵地差不多了,刘渊召集所有贵族大臣将领,于王宫议事。就一个议题,匈奴建国。
大殿之上,刘渊毫不客气地将自己的想法,细节没多谈,就将他大单于铁了心要建立一个效仿汉朝,有类于之前的新国度的意志传达下去。
仅透露了一个建国政策,“封官进爵,采地食邑,世袭罔替”,便征服了一干贵族大臣的心,得到他们的拥护。
不少人都清楚了,这便是大单于对前次分封之议的回应。他们不关注新国是什么样的体制,国号又是什么,只关心爵位是怎样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