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运不济,身陷敌营,做为大汉臣子,自然要寻机得脱”荀攸淡淡道。
闻荀攸满嘴的抵触之语,一脸的顽固表情,刘渊还是忍不住表示出收服之意:“孤自知公达之才智高绝,我夏国正处用人之际,敢请先生投效夏国,孤当扫榻相迎”
“呵呵夏王还是打消了此心思吧,我荀氏世受国恩,万万不会做那屈从于异族之事来,绝不会抹黑我荀氏的清誉”荀攸还是淡然的表情,语气坚定无比。
说着还瞥向李儒与吕布二人,李儒依旧淡定无比,吕布则有些羞臊,稍微露出一丝尴尬来。
“就因为我军这匈奴的身份”刘渊声音有些高了:“匈奴就不是华夏族民了孤苦心废草原旧制,积极行汉化之举。多少年来,中原的士大夫们想要做到的王化胡夷之事,孤替你们做到了,还不见孤之诚意,孤之志向吗”
“孤在尔等面前称孤道寡,这大汉天下,有多少人暗自嘲笑,孤心知肚明。然从不畏惧非议,就想要将胡汉融合一体,以公达的胸怀,尚不能消除心中那点异族偏见”刘渊看起来很“激动”:“别忘了,孤可是大汉驸马,孤现在姓刘,也算半个大汉皇室了”
“夏王领军南来,杀戮横行,并州多少士族郡望,族灭人亡,汉民流亡,多少大汉生民遭难。竟然还妄图胡汉一体,双方之间几百年的血泪情仇,不是凭夏王一己之力就能消除得了的,此逆势之举也”荀攸淡淡道。
“文远方才说过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荀攸沉声道:“夏王,就不必徒废口舌了”
见自己好言相劝,荀攸依旧这般冥顽不化,刘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气。按捺下去,看向张辽:“文远,亦不肯投效”
“然也”张辽没有废话,二字顶回。
“二位就不怕孤一怒而杀之,蝼蚁尚且惜命,二位不畏死”刘渊两眼微眯。
“誓不从贼,何惜一死”张辽哈哈一笑道。荀攸在旁,见张辽的反应,不由露出赞许的神色。
“来人”刘渊脸上露出杀意,怒喝唤人,正欲下令,一顿,双拳一握,出一口浊气,吩咐道:“暂且将二人收押”
“二位还是暂且在孤之囹圄间好好考虑考虑,孤暂不杀汝,但耐心有限”
望着二人慨然赴囚笼的背影,刘渊叹了口气,心中头一次生出一种挫败感。这一路南来,诸多的大汉文人、将领,或利诱、或刀兵相逼,最终还不是一一降服。
只是如今,面对荀、张二人,刘渊终于明白了,有些人真不是死亡就可以逼服的。按照刘渊的一贯作风,如此顽固不化之人,直接杀了了事。但当对面乃是自己“心仪”之谋臣名将,还是有些犹豫,就方才,杀之的命令已经到嘴边了,硬生生被刘渊咽下去。
“夏王,荀攸此人,身出名门,历经宦海,其志坚定,不可骤然降服,还请夏王耐心些”见刘渊表情有些难看,李儒上前低声劝解道。
刘渊伸手止住李儒:“孤只是心生感慨罢了。大汉天下,多少仁人志士,与荀攸、张辽相仿者怕是不少。孤想要征服大汉,首先便要征服他们,如今看来,前路维艰啊”
收起复杂的情绪,刘渊洒然一笑,再艰难,都走到这个地步了。江山的创立,这前路的阻碍,终究要被他一一拔出。
“制止二人逃亡者,何人”刘渊转身问道。
魏续几人闻声出列,对刘渊拜倒:“小人等拜见夏王”
看着几人,魏续与宋宪身上带着伤,简单地包扎着,刘渊轻笑道:“不错,入我夏军,好好表现,孤不吝封赏”
“谢夏王”几人互视一眼,带着喜色。几人拦截荀、张,本想在吕布面前表现一番,如今竟入了夏王眼,自是喜不自禁。
一摆手,命挤在院中的士卒们散去,看向王顺,刘渊点头道:“子忠,表现不错,孤都看在眼里”
王顺嘿嘿一笑,禀道:“臣自诩愚鲁,只知忠于王事,大王但有差遣,刀山火海,必赴之”
就观其言行,刘渊便知,王顺,别看他年纪小,可不愚钝。王德平庸,倒生了个好儿子,得亏当年战死于沙场,否则在刘渊心中失去了价值的王德下场不妙,定会迁纠于王顺。
“文优、奉先”刘渊唤道李儒与吕布。
“二位主动来投,孤自当封赏。以文优为军师将军,入王府参赞军事。奉先为虎威将军,入安邑大营统军,属下一并加校尉之职待立功业,再行加赏”刘渊许官了。
“谢大王”二人拜倒,算是正式加入夏国阵营了。
当夜,于驿馆之中,刘渊又接见了高顺,所幸,高顺在吕布“劝导”之下,表达了臣服之意,让刘渊倒不是“一无所得”,心情好了些。
其后,王令传出,加太阳的徐晃为裨将军。这是李儒轻描淡写提了一句,北上之时,他可允诺过:必有厚报。加上刘渊本就想重用徐晃,提前擢拔之,以收将心。
南边的徐晃得到升职令,倒未表现出多少激动,沉着应命谢恩。其后便吩咐道:“将吕布的几百骑送还安邑吧”
“将军,这可是数百百战精骑啊”属下军官有些不舍道。
“夏国,还缺精骑吗”徐晃呵呵笑道。
第238章暂且耐心等待
李儒与吕布二人的投效,着实令刘渊开心了几日。比起当初亦是主动来投的闵纯与李历,反应截然不同。毕竟二人虽为名士,也是有才之人,但比起李、吕二人,在刘渊这儿“名声”弱了不止一筹,如此也是下意识的反应。
刘渊虽然很少以演义视角看汉末人物,但心中依旧不免有些期盼,二人真如演义所言那般,但演义终究不是事实。吕布,膂力惊人、长于骑射,然依旧不是百人之敌,刘渊欣赏的还是其突出的统军作战之能。
李儒,这个正史上,只得寥寥几语记载的“名人”,终究没让刘渊失望,与之深入交流一番,确实才能卓著,见识不凡。对理政、战略、军谋,各方面都有不俗的见解,算是如今刘渊麾下最全才的谋臣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刘渊与李儒几乎形影不离,每日天方蒙蒙亮便召其入府,议论国事,参赞军事,一直到入夜才放其回府。一时间,二人之间颇有种“君为水,我为鱼;如鱼得水”的感觉。
而刘渊,终于在夏国之内,能找到一个为之出谋划策,参赞天下大事之人。以往,一切的战略国策都得由他刘渊亲自提出、把关、推动,还要顺带察查。太过辛苦,每日消耗太多精力。
“文优,有此万军,能攻下关中否”安邑大营中,刘渊指着已经操练许久的大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