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1 / 2)

大宋将门 青史尽成灰 2312 字 2023-10-12

,又有三支箭射来,穿透了他的软肋,武士发出凄惨的脚上。马汉抡起手里的棍子,只听咔嚓声响,两条腿被打断,露出白骨。辽国武士的身躯向下倒,大棍猛地砸在了他的后脑勺上,好像西瓜被砸碎,发出难听的噗嗤声。

四个辽国武士都被干掉了,只剩下最后一个王良璟发誓,他杀过狼,斗过虎,甚至和熊瞎子摔跤,当然这种事情,他从来都是轻描淡写,不会告诉妻子任何细节。

祖先王贵何等英勇,都战死疆场,要想恢复王家的荣耀,就要比祖先更强大

王良璟不是个聪明人,但他却是个认死理的,功夫功夫,就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他一度觉得自己足够强大了,却没有想到,一个辽国的武士就能把他逼到了如此凄惨的地步。

身上挨了不下十几拳,一条膀子像是断了一样。

对面的家伙也不轻松,甚至远比王良璟凄惨,他的鼻梁子被王良璟打断了,满脸都是鲜血,身上都是脚印,软肋一阵阵作痛。当然这些小伤只会让他更加凶戾,丝毫不会减弱战斗力。

只是同伴死光了,他真的不想死,突然他注意到了有个少年,离他不过十步,而且少年身后并没有几个差役。

辽国武士突然作势向包拯扑去,又迅速抽出怀里的匕首,想要向王宁安杀去。

“真是蠢材,故技重施,还想让老子上当”

王良璟丝毫没有被他的假动作晃了眼睛,反而一拳打出,正好击中眼睛,最脆弱的地方受到攻击,下意识闭眼,王良璟借着回弹的力道,手肘猛地打出。

砰,咔嚓

眉骨断裂,破碎的骨头直接插进了眼睛里。

“啊”

辽国武士发出了惨绝人寰的吼声。

“爹,打得好”

王宁安忍不住拍手叫好,王良璟的膝盖抬起,又重重撞击肋骨,骨头碎裂的声音,辽国武士向后摔出去,重重落在地上。

王良璟抢步上前,要发动致命一击,就在这时候,辽国武士突然露出怪异的笑容,他手里的匕首猛地掷出,王宁安应声倒地。

他要死了,他听到了王宁安的叫好声,他要让打败自己的宋人尝到丧子之痛

果然王良璟像是疯了一样,急忙回头去抱起儿子,愤怒的王朝马汉冲上来,把武士的胸骨打断,把手段踩碎,把牙齿踢掉。

辽国武士就像是一块沾满了血迹的破布,只是他硕果仅存的眼睛还闪着怪异的光芒,他要看着王宁安死

可是王宁安突然晃晃悠悠站起来,从他的胸口抽出了匕首,在匕首的尖儿上,插着一块黑黝黝的沉香木。

王宁安冲着大辽武士得意晃了晃,这家伙喉咙里咕噜咕噜叫着,仅存的眼睛凸出眶外,卒

第36章崔氏之死

传承几百年的崔家被一举干掉,王宁安功劳不小,调查崔家的酒坊,帮着缠住崔钰,又对付那五个辽国武士,处处让包黑子眼前一亮。

包拯让人请来最好的大夫替王宁安检查伤势,由于有了沉香木阻挡,匕首没有伤到筋骨,但是辽国武士全力一击,不容小视,王宁安的胸口有拳头大小,一片青紫,红肿高大,每次呼吸,都感到剧烈疼痛,没有十天半个月,是别想恢复。

王良璟满心羞惭,“宁安,亏你爹还天天夸口武艺,眼睁睁看着辽狗伤了你,爹真是没用,万一,万一”

万一没有妻子送的沉香木,以匕首的力道,儿子即便不死,也会伤得不轻。王良璟越发自责,脸上发烧。

“王哥,你要是羞愧,我们真该死了。”

王朝马汉陪着包拯从外面走了进来,说话的正是王朝,他也拼死了一个辽国武士,有多艰难,心里头有数。能击败辽国武士的头子,他对王良璟只有浓浓的佩服,不愧是将门之后,真是不同凡响

“包大人,那几个辽国是什么人,查清楚了”王良璟好奇道。

包拯颔首,“老夫刚刚拷问了几个崔家的人,这才弄清楚,他们是宫分军。”

包拯说完,王良璟没什么感觉,躺在床上的王宁安却浑身战栗,挣扎着坐了起来。

“竟然是宫分军爹,你能打得过宫分军”王宁安激动之下,咳嗽起来,小脸涨得通红。

王良璟拍着他的后辈,不解道:“宫分军有什么了不起,又不是皮室军”

“他们的确不是皮室军,可要比皮室军还厉害”

王良璟大惊失色道:“真的”

“没错。”王宁安道:“皮室军最初是契丹各部的豪壮精干猛士组成,最初只有一千多人,跟随在契丹皇帝周围,负责宿卫皇室。皮室意为金刚,足见其战力之强经过历代的发展,皮室军规模越来越大,如今已有三万多人,机构臃肿,人员庞大,已经难以担负宿卫之责。故此辽国皇帝又选拔更精干的勇士,组成宫分军,宿卫御帐周围,宫分军相比皮室军更加勇猛无敌,骑射功夫了得,每一个都是万中选一的猛士,不可小觑。”

听完之后,王良璟真的吓到了,按照儿子所说,宫分军这么厉害,自己能赢,说起来也是侥幸啊

王良璟的拳脚兵器不差,可是毕竟没有疆场征杀经验,骑术和箭术难免比不上对方,如果真正疆场较量,以命相搏,未必有多少胜算

相比王良璟心有余悸,包拯更加感兴趣王宁安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感到了包黑子的疑问,王宁安咧着嘴一笑,“大人,小子眼下正在写三国演义,难免要收集一些精兵强将的消息,总不能凭空杜撰。”王宁安随口解释一句,就转移了话题,“大人,为何辽国的精锐会出现在崔家,莫非他们有什么勾结”

“嗯”包拯点了点头,“老夫已经从崔家发现了不少账册,他们向辽国走私大量的货物,其中烧酒去年一年,就差不多有八十万斤之巨,简直触目惊心”

“这次那五个辽狗,正是辽国皇帝的二弟耶律重元派来的,听说他们希望崔家能再增加五十万斤烧酒,要想酿酒,就要粮食,崔钰打常平仓的主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蒙在心中许久的谜团纷纷解开,看起来崔家是处心积虑,无所不用其极、包拯最是嫉恶如仇,且不说崔钰暗算过他,光是暗通辽国,包黑子就能灭了崔家的九族

“王二郎,你好好养伤,日后老夫还要仰仗王家啊”

包拯难得和王宁安和颜悦色,温言劝慰。

“大人,小子斗胆说一句,崔家几百年的积累,牵连人数绝对不少,大人应当控制打击规模,免得激起全面反扑。事缓则圆,只诛首恶,胁从不问。沧州地处边境,百姓经不起一场大战,朝廷也承受不起遍地烽火,恳请大人以苍生为念”

王宁安说的可是肺腑之言,牵连到辽国,牵连到豪强,真的闹起来,沧州大乱,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儿,可全都付诸东流了。

只不过听在包拯的耳朵里,他有了别的想法,王宁安这小子奸猾过人,崔钰那个老狐狸都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

说什么只诛首恶,胁从不问,谁是首恶谁是胁从

莫非他是让自己高抬贵手,放过王良珣

要说起来,王良珣的确可恶,但是他并不知道崔家和辽国的事情,只是糊涂贪婪,才被拉下水。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王良珣窃据侄子的功劳,又欺压四弟一家,弄得身陷囹圄,也是咎由自取。

前面王良璟曾经帮着他说情,现在王宁安又替二伯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