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还真别说,让王宁安这么一说,大家都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其实大可以舍弃拗口的尚书左右仆射,门下中书侍郎,但是为了照顾传统,也只能如此。
这么改之后,有一个很明显的好处,那就是宰相变得名副其实了。
比如以老文为例,他现在是首相不假,但是他的正式官衔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说穿了,还是个临时工,只不过是大宋最大的临时工。
改制之后,他就是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是正儿八经的中书门下主官,名正言顺,而且成为正式官员之后,有个最显著的好处,那就是任期有了保证,三年一任,如果没有意外情况,皇帝也不能随便罢相
文彦博是个人精,他盘算了一下,改制的好处的确很多,没准是因祸得福,他的权力能更进一步呢
文相公有个优点,那就是灵活
见到了好处,这位绝对不会迟疑。
“王相公,那你看其他的衙门要怎么办”
王宁安道:“方才介甫兄讲了,唐代的六部是挂在尚书省下面,依我看不如直接挂在政事堂下面,反正唐代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本朝也在中书门下设立了吏兵户刑工各房,索性就把各房升格成六部”
王安石在一旁抚掌大笑,“王相公的提议好我大宋虽然名义上有六部,但六部的实际权力都被分割出去,这一次正好收回”
首先是执掌百官升迁考评的吏部。
需要将审官院、流内铨与三班院的权力收回,统归吏部尚书执掌。
光是看这一个吏部,就能明白大宋的官制有多操蛋。
一个衙门愣是给分成了三个衙门,叠床架屋,官员多了何止数倍
其他各部也是如此,户部需要收回三司,司农寺,司水寺,都水监等衙门的权力。
至于刑部,需要收回审刑院与纠察在京刑狱司等处的权力。
礼部也要收回太常寺,礼院等衙门的权力。
将六部梳理一遍,不难发现,几乎每个衙门都被架空了,职权分给了至少三个以上的衙门,乱糟糟的,跟一团麻似的,也真难为大宋的君臣,没有十几年的苦功,根本搞不清楚这些衙门是干什么的。
六部恢复旧制之后,能裁掉二十几个司、院、台、寺、监等衙门,减少官吏一半以上
现在看起来,赵大叔说要裁一万人,并非空穴来风。
这位老皇帝早就想清楚了,大宋的官吏的确是太多了。
商量来,商量去,现在就剩下一个难题,那就是兵部要恢复原有的规模,就必须动枢密院。
而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并称东西府,位高权重,岂是轻易动得了的更何况枢密院涉及到了庞大的武人集团,究竟要怎么做,必须下功夫才行。
文彦博这个老鬼甚至有点看好戏的心思,枢密使狄青,副使包拯,都是你王宁安的人,看看你有没有往自己身上下刀子的勇气吧
文彦博一副看好戏的模样,王安石倒是十分投入,刚刚的商议,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正是心气高的时候。
“文相公,王相公,所谓枢密院,在唐初是不存在的,只是安史之乱,大唐战乱频繁,不断用兵,才不得不增设枢密院统军,以至于一段时间,枢密院凌驾中书门下之上如今的大宋,虽然有边境战事,但是军务并非最主要的事情,枢密院的地位理应削弱,将枢密使大权归并兵部,理所当然”
王安石一边说着,一边盯着王宁安的神色。
敢情拗相公也不是白痴,要改革军队,就必须得到王宁安的首肯,谁让他是将门第一人呢
见大家把目光都盯着自己,王宁安突然呵呵一笑。
“改革枢密院,我是举手赞成的,但是有个前提,就是改革不能影响我大宋军人的战力,更不能让外行指挥内行试问,一个没带过兵的兵部尚书,如何能统军作战诸位可别忘了,我大宋远不是天下太平,还有契丹,西夏,虎视眈眈,如果妄动军制,等于自废武功,不是改革,而是找死”8
第621章宰相挨打了
相比历代的官制,王宁安的印象中,明代的相对简单明确,一目了然。。至于汉唐的官制,保留了一些先秦的官职,比如什么司空啊,太尉啊,侍中啊,仆射啊反正很难弄明白,他们是干什么的。
所以在这次改制当中,与其说是王安石主张的恢复三省六部旧制,其实是仿效明朝,建立起更简明的行政体系,当然这话王宁安没法说。
但是整个新的结构已经和明代很相似了。
首先政事堂就类似明代的内阁,而且政事堂的诸位相公,是正儿八经的宰相,不是明朝的辅臣,首相和首辅,一字之差,天地之别。
显然,首相更能统帅百官,推行政务。
另外明代废除了御史台,改设都察院,而都察院和六部品级,很容易变成内阁大佬的马仔。
而大宋则是保留御史台,御史中丞和宰相互不统属,能够更好监督政事堂。
对于御史台也进行了调整,整个监督大权得到了强化,除了原有的御史台体系之外,谏院和银台司归并入御史台,增设四位给事中,执掌封驳大权,对于政事堂的乱命,皇帝的圣旨,全都可以封还驳回,权柄极重。
张方平对于这种调整,自然是欢喜鼓舞,甚至挽起袖子,要迫不及待,大干一场。
现在所有问题,就集中在了枢密院。
这个可以和东府相提并论的超级衙门,要走入历史,变成政事堂统辖的一个官署。虽然狄青和包拯都不是恋权之人,但是他们需要为了几十万的丘八的负责,不能坐视武夫的权力被剥夺。
“其实调整枢密院,对武人更好一些。”
王宁安把他的设想讲了出来,“以后枢密院要把调兵大权交给兵部,兵部执掌军事调度,粮草给养,军械车马权力的确惊人。但是枢密院会拥有统兵训练的权力,以后征召新军,军官培训,升迁考评,都需要经过枢密院核准,兵部才能下令,而且,从此之后,枢密院专门由武人统领”
狄青也不是白目到无知的人。
他以武夫的身份,出任枢密使,已经是打破了惯例,历来枢密使都是文官,也就是说,东西府都是文官说了算。
哪怕枢密使的地位再高,权力再大,人家不会替武夫说话。
以前的夏竦,庞籍,梁适,这些人无一例外,在关键时刻,都站在了文官一边。
与其要一个看得到吃不到的大枢密使,不如要一个能真正握在武人手里的小枢密使,虽然权力受到了削减,但是实实在在
而且掌握了统兵权力,日后打仗就需要从枢密院派遣武将,也不会出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窘境。
狄青很是满意,包拯觉得也没什么不妥。
枢密院以后专职统兵,专心负责打仗,而原来负责统兵的三衙也进行了调整,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兵司归入枢密院,至于殿前司,仍旧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个改革方案一出,可谓是大动干戈,把大宋原有的官僚体系彻底摧毁。
但是不可否认,这套系统比以前简单多了。
中枢政事堂,下辖六部,负责全部政务,御史台负责监督,枢密院名义上属于政事堂之下,但是统兵是很专业的事情,枢密院相对自主。至于负责情报间谍工作的殿前司,依旧是皇帝的禁脔。
政务,军务,监督,间谍,四大组织,明明白白。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王宁安管理的皇家银行,北海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