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1(2 / 2)

执掌武唐 蜀中布衣 2362 字 2023-10-13

gu903();“非也”裴淮秀摇了摇手,“你岳父非常看重陆瑾,认为他具有出将入相之才,况且七郎今番铁定考中进士,身份地位上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岳母你为何”

“味道啊,如陆瑾这样文采出众的奇男儿,若无意外,今后铁定有一番作为,他的性子如何,想必你也非常清楚,然而你看看我们家淮秀,整日里却是大大咧咧,无所事事,而且经常在外面闯祸,与陆瑾谦谦君子之风完全是迥然不同,实在话,若陆瑾能够和淮秀走到一起自然非常不错,可是我却担心淮秀配不上陆瑾啊。”说完之后,华阳夫人一声沉重叹息。

假山后面的裴淮秀自然将华阳夫人一席话听在了耳中,惊讶、羞怯、恼怒之感霎那间盈满了芳心,珠泪也在眼眶中来回打转,就这么不知站定多久,她突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转身匆匆而去。

回到陆瑾房中,裴淮秀早就已经擦干了珠泪,换作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

听到她回来的响动,坐在榻边绣墩上的裴凌青惊讶言道:“咦,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裴淮秀笑容很是勉强,言道:“我刚才找了半天,却不知道祖母前去了何处。”

“你这丫头,找不到你就不懂得四处问问么好好的一个活人难道还能飞了不成”说完此话,裴凌青霍然站起,言道,“算了,还是让我去,你就在这里守着七郎,明白了么”

裴淮秀轻轻颔首,待到裴凌青出门而去之后,她这才幽幽一声长叹,落座绣墩望着榻上昏睡不起的陆瑾,呆呆地陷入了沉思。

熟睡中的陆瑾双目紧闭,呼吸缓慢而又轻微,脸上带着一分病态的苍白,与他平日的神采奕奕不可同日而语。

认识他这么久,裴淮秀如此近距离的端详还是头一次,陆瑾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梁高挺,薄薄的嘴唇紧紧的抿在一起,容貌颓颓然如玉山之倾,实乃一个俊俏的郎君。

看着看着,想及苏味道有意撮合自己与陆瑾,裴淮秀一张俏脸立即就止不住红了。

然而,华阳夫人的话却犹如利刃一般深深地刺在了裴淮秀心头,她身为当朝礼部尚书孙女,出门河东裴氏身份最贵,华阳夫人居然还认为她配不上陆瑾,不禁令向来自视甚高的裴淮秀暗感恼怒和委屈。

要知道在长安城内,有多少出身名门贵胄的郎君对她明里暗里表达过爱意,只要是她裴淮秀愿意,求亲的人一定会踏破裴府的门槛。

可是,那些纨绔子弟能够比得上陆瑾么他们有陆瑾这样勤奋好学文采出众么有陆瑾这样奋发有为考取进士么有陆瑾这样君子之风彬彬有礼么

不,他们一个也比不上,那些纨绔子弟,只会依靠父辈门荫,依靠家中权势成为人上之人,他们的一生,注定不需要经过太多努力就能获得成功,那气势凌人的刘昂正是其中的一员,若是没有刘家和刘仁轨的支撑,他什么都不是,连街头市井的泼皮无赖都要比他强。

这样的人物,与陆瑾当真是有着霄壤之别。

想到这里,裴淮秀不禁念及自身,的确,祖母刚才说得一点也不错,她刁蛮任性藐视礼数,经常在外面闯祸,除了家世和容貌,她还有什么地方能够配上陆瑾

又是一声沉重的叹息,裴淮秀心内五味陈杂,彷徨而又迷茫,便在这个时候她突然看到昏睡中的陆瑾动了一下,紧接着便缓缓睁开了眼睛。

”呀,七郎你醒了么”裴淮秀惊喜地说得一句,急忙站起身来俯身端详。

陆瑾茫然半响,瞳孔渐渐有了焦距,在裴淮秀的帮衬下坐了起来,虚弱问道:“我睡了多久”

“没多久,一天而已。”裴淮秀笑了笑,“刚才祖母已经延请名医替你诊治了一番,说你这是心力交瘁疲劳不堪,染上风寒所致,休息一下应该没有什么大碍。”

陆瑾点点头,前段时间他白日忙于撰书,夜晚又准备殿试,的确是太过劳累了,殿试结束后整个人心头一松,竟是不知不觉风寒缠身,好在有裴府一干人等照料,若是如以前那般一个人居住,遇到这种事情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心念及此,陆瑾感激笑道:“裴娘子,刚才是你一直守在榻边照顾我吧,多谢了。”

裴淮秀俏脸不由自主的红如晚霞,双手绞着衣角呐呐低声道:“七郎乃我的好友,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

见到平日里英姿飒爽的裴淮秀罕见露出女儿之态,陆瑾心内暗觉奇怪,正好此时裴凌青端着熬制好的中药进来,倒也打断了他的思绪。

这场大病来得快,去得也是非常的快,待到翌日一早,陆瑾便恢复正常又是生龙活虎了。

四更三刻准时起床,陆瑾来到院中练罢一会儿剑术,待到浑身上下汗津津之后,这才收剑而立长吁出声。

回到房中穿衣着装,一身浅青色官服穿在身上倍显英武,陆瑾站在铜镜前正了正头上带着的幞头,这才大步匆匆的出门而去。

到得翰林院正值亥时,因为孝经一书前不久已经校对完毕,所以他现在并没有什么具体公事,只单单挂着一个棋待诏的身份而已。

不过陆瑾也明白他这棋待诏只怕当不长久,待到进士放榜之后朝廷受官,说不定他便会离开这呆了几近一年的翰林院。

来到上官婉儿的公事房前,陆瑾却惊讶发现上官婉儿并不在其中,仔细想想或许是上官婉儿也念及近日无事,便留在了武后身旁,没有前来翰林院。

不见伊人,陆瑾微感失望,只得怏怏返回。

第三九九章信使报捷上

三日之后,天皇天后钦点的进士名单终于送到了吏部尚书骞味道的案头。

历来公布进士名单,均是吏部较为重要之事,盖因一个个报喜捷报均是由身着红衣骑着白马的吏部官员送出,到得这一天,都会引起举城轰动。

学而优则仕,乃儒家士子十年寒窗苦读的梦想,长安城内早就集聚了来自天南地北的举子们,虽然他们很多人都与榜单无缘,在省试时便已经名落孙山,然而看到同年举子高中进士,也未尝不是一种奋发激励。

毕竟进士科不同于明经科,绝大多数的举子都是每年来考每年未中,成为了结果的看客,面对这样的场景,许多人都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殿试捷报是在三月二十一日这天正式送出的。

天刚蒙蒙亮,春日尚躲在云朵里懒懒散散不肯出来,天津桥头早就已经围满了不少看热闹的人们,轻摇折扇的翩翩公子、束发白衣的科举士子、明目皓齿的婀娜丽人、牵儿抱女的寻常夫妇,更有许多瞅准商机当街叫卖的各色商贾,除了天街正中一条三丈宽的甬道,其余之处围得是水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