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5(2 / 2)

执掌武唐 蜀中布衣 2365 字 2023-10-13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一曲落点,萦绕陆瑾耳畔良久未觉,也使得陆瑾心弦震颤,久久回不过神来。

苏令宾美目中泪光莹然,流淌着淡淡的神光,她若有深意地望了陆瑾一眼,轻声言道:“陆郎君可知这首曲词说的是甚”

陆瑾琢磨了一番,回答道:“词曲之意,应为隋朝之时一家本有两兄弟,兄长征伐高句丽被饿死在了大青山下,弟弟又被征召为隋炀帝龙舟的民夫,饥寒交迫却还有三千里路要走,生死两茫茫极难归乡,祈求好心人能够收敛骸骨,将自己送回家乡,以便能够得到安息。”

苏令宾轻轻颔首,怅然叹息道:“隋朝末年炀帝当国,好大喜功横征暴敛,征伐高句丽时死伤军民数百万,修建大运河又死伤民夫数百万,人命贱如猪狗,犹如草芥,令宾虽为一介女子,然而闻之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陆瑾轻叹言道:“苏娘子此话不错,正因为隋炀帝的横征暴敛,才导致了隋朝江山二世而折,隋炀帝也被勒死在了江都,付出应有代价。”

苏令宾目光炯炯地望着他,突然正色问道:“陆郎君,你乃受到儒家正统教育的士子,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令宾有一事不明,还请你能够点拨。”

陆瑾点头道:“苏娘子请讲。”

苏令宾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才沉声言道:“常言天地自有大道,当怜惜众生,护其安乐,然现实却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当朝之君仁义,尚可容庶民苟且,然若当朝之君昏庸,受苦受难的便是庶民百姓,敢问那时候大道何在仁义又何在”

此话最后,苏令宾嗓音略显尖锐,呼吸也随之有些沉重,使得陆瑾暗暗有了几分惊讶。

在他以前看来,苏令宾即便是声名显赫的“红颜进士”,然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周旋达官贵族之中的青楼女子,这样的人物,应该醉心于诗词歌赋,胭脂红粉,琴棋书画,然而今日一听苏令宾此言,才知道此女竟然隐隐有着几分为庶民打抱不平的侠义之心,且似乎还有些对现实不满的愤世嫉俗,实在让陆瑾感觉仿佛第一次认识她一般。

第四五二章天地大道下

沉吟有倾,陆瑾轻叹一声,言道:“苏娘子可是何为儒家”

苏令宾本出身官宦之家,自小饱读书文,岂能不明白儒家之意听罢陆瑾此言,不禁暗觉失望,言道:“儒家之意,古之先贤早就已经言明,陆郎君若要重提,却是老生常谈了。”

陆瑾微笑言道:“儒家先贤固然经典,然却太过笼统复杂,在下看来,儒家之道可归纳为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闻言,苏令宾娇躯一震,将陆瑾说的那四句话默默念叨了一番,陡然正色问道:“敢问陆郎君何解”

陆瑾侃侃而论道:“为天地立心,意于天地本没心,然而人却有心,儒家士子要通晓万物造化之理,使大道彰显;为生民立命,是指儒家士子当为百姓谋福祉,使他们安居乐业;为往圣继绝学,指的是将儒家的智慧义理发扬光大,教化万民,才是读书人的立足之本;最后一句为万世开太平,说的是儒学目的,使得万世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不饥不寒,免于战乱,天下为公,王者仁义,风调雨顺,百姓潜移默化,心平气和,以生万物。”

说到这里,陆瑾顿了顿,言道:“至于娘子所问大道何在仁义又何在其实在下刚才第一句话已经言明,大道和仁义均在人心,尽管有时候它们受制于情况条件不会显示出来,然而却终归不会泯灭。我这么说,不知苏娘子你是否明白”

苏令宾早就被陆瑾这一番江河直下的言论惊得呆住了,陡然觉得往昔那笼罩心田的沉沉阴霾顷刻消散,身心枷锁顿时开脱,心明眼亮,坚实舒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她情不自禁地端起案上茶盏,递给陆瑾之后自己又端上了一杯,展颜笑道:“听罢陆郎君之言,令宾才知道什么叫做高屋建瓴,多谢赐教,奴以茶代酒,感谢陆郎君的点拨之恩。”言罢,端起茶盏一饮而尽。

陆瑾轻轻一笑,也是陪她一并饮干。

韦洵呆呆地望着陆瑾,眼眸中充满了无比惊讶之色。

他真的是落第士子真的是平民百姓为何说出的言论却是带给人这样强烈的震撼即便是那些自喻甚高的当代大儒,能有如此思想认识的亦是不多,以他的绝世文采,居然还在科举中落第,这这这,究竟有没有天理

饮罢热茶,苏令宾放下了茶盏,笑叹道:“陆郎之言,乃儒家之道,可惜是说得易,做却难,诚为憾事”

陆瑾点头道:“是啊,要实现这些,的确太过困难,不过终归也有一条明路。”

苏令宾微微颔首,芳心内却涌出了一股冲动,她美目异彩连连地望着陆瑾,郑重言道:“倘若有一种学说,能够短时间内实现陆郎君时才所说的太平盛世,不知陆郎君是否愿意抛弃儒家之说,改学新学”

陆瑾惊讶地一挑眉头,露出了一个不能置信之色,言道:“儒家之学传承千年尚不能达到太平盛世,有何新学能够短时间完成实在匪夷所思,请恕在下才疏学浅,从未与闻。”

苏令宾也不多言,淡淡笑道:“没听过并不代表没有,陆郎君乃当代奇才,令宾相信你一定会懂得何为善,何为恶”

陆瑾听得不明不白,总感觉到苏令宾话中有话,正欲开口追问,突然听见一阵凄厉的号角声响彻长空,抬眼一看,却见是两艘大旗飘飘的官船正朝着客船逆流驶来。

官船渐行渐近,隐隐可见甲板上军士林立,兵戈闪亮,两船呈左右之势将客船逼停,左面官船望台上走出一个顶盔贯甲的校尉,站定厉声喝斥道:“官府缉拿江洋大盗,前面船只所属何方”

话音刚落,那大腹便便的船家已是出现在了船头,谦卑躬身道:“这位官爷,此船隶属于云蛟帮,专司载客之职。”

领军校尉微微颔首,表情冷漠而又肃然,硬梆梆地言道:“为防江洋大盗从水路逃走,我等奉江淮转运使之令在此搜查过往船只,尔等快快靠边停船,接受检查。”

船家自然不会反驳拒绝,立即拱手言是。

唐时人们出远门均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