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这一次的目光交流只在转眼之间,其他两人并未觉察到这其中的变化。所以在听到冯保答应一声后,万历便满意地一点头,旋即又想到了什么,看着杨震二人道:“既然大同兵变一事罪不在那些将士,那两位爱卿此番能在短短数月间平定乱局,并把罪魁刘应箕等一众官员捉拿归案,便是对朝廷有大功劳的。朕自当有重赏才是,你们想要朕赏你们些什么哪”
“臣等深负皇恩,又得陛下如此信重,自当全力为陛下分忧,不求赏赐”杨震和钟裕在对视了一眼后赶紧道。
“哎朝廷自有法度,功必赏,过必罚,岂能戴薄了二位卿家而使满朝臣子寒心呢”万历却一摆手坚持地道。随后又看了一旁的冯保一眼:“大伴,朕说的不错吧”
“陛下所言甚是,正该如此才能让天下臣民为朝廷尽心。”虽然心里有一百个不情愿,但事到如今冯保也只能附和了。
“陛下,臣还有一事启奏”眼见皇帝已拿定了主意,钟裕突然又拜了下去道。
“嗯钟卿家有话但说无妨,不必如此多礼。”
“臣还请陛下能恩准臣辞官归里。”钟裕并没有依言站起身来,反而再次伏地叩首道。
这一下不光是万历,就是杨震也愣住了。他虽然早就听钟裕提起过山西事了后便要辞官的想法,却只道这是他一时激动所说,根本做不得准。没料到,对方竟是真打定了主意,而且还付诸行动如此之快,刚一面君交完了旨就急匆匆地辞官了。
而万历更是脸色几度变化,先是震惊,继而思索,最终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面上有些不快了:“钟卿可是因为此番山西之事历经艰辛却依然被朝臣攻讦而心灰意懒吗其实你大可不必如此想,纵然朝中有部分官员不能理解你的难处,但只要朕明白你们所做之事有多重要便足够了。”
“回陛下,臣非是因此而辞官,也不是因一时冲动而做下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因为臣自觉能力有限,无法为国尽忠,这才想辞去官职。”钟裕赶紧解释道,以防皇帝产生什么误会。
万历闻言神色就更不以为然了:“钟卿这话朕就更无法接受了。你才刚刚为朝廷办成一件大事,稳固了西北边事,怎么能叫能力有限呢若连钟卿你这样的人都不算能为国尽忠,那朝中多半官员就只能算是尸位素餐了。”
“臣不敢受陛下如此褒奖”一听这话,钟裕心里也是一紧,这要是传了出去,自己可就算是把满朝官员都给得罪遍了。
“那你为何如此贬低自身呢”
“臣之所言句句属实。其实此番山西平乱,臣虽为钦差正使,却一直被刘应箕以及地方势力掣肘,总是难做对朝廷有利之事,就是想查兵变真相都不可得。全赖杨震他多番努力,才终于为朝廷办成如此大事。正是因为如此,臣才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无法为陛下分忧,这才想着辞官而不窃据高位,抢夺他人功劳。还望陛下恩准”钟裕说着再次伏身叩首。
万历没想到竟是这么个情况,不觉有些愣了。而杨震更早已被钟裕这番话给说得不知该做些什么才好,只能站在那儿默然无语。
只有冯保,此刻却是头脑转得飞快,用异样地目光看着眼前两人,心里冷笑不止:“这杨震还真是好手段哪,居然能说动一个官员如此为他说话。这不摆明是要把功劳都揽在他一人头上,从而好得到更多的赏赐吗”想到这儿,他看杨震的目光里已更多了几分警惕,此人心机之深,算是近些年来自己所遇的对手之最了。
在刚开始的震惊后,万历终于回过神来,当即摇头:“钟卿所请,朕无法答应。”
“陛下,臣”
“虽然朕没有去山西看着你们办差,但有一点朕是可以想见的。若没有钟卿你这个钦差正使在明面上不断支持杨卿查明真相,杨卿是不可能得到那么多线索的。所以你所谓的于此事上自己根本无所作为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说到这儿,万历又一摆手,制止了钟裕的分辩,继续道:“而且就算钟卿真个无甚大功劳,朕也不会准你请辞。不然在旁人看来,就是朕这个当天子的苛待臣下了,一个刚刚为朕平定叛乱的臣下一回京就被辞去官职,朕岂不成了昏聩之君了”
“这”钟裕顿时没了话说,他确实不想把皇帝陷于如此不利的舆论境地里。
“杨卿,你的意思呢”皇帝这时又看向杨震,请他帮着说话。
杨震当然不希望自己极少的朝中朋友就这么辞官了,便也赶紧点头:“陛下所言甚是。而且,钟大人这番话也大有问题,臣虽然尽心竭力地办差,但若没有钟大人在背后支持,是断不可能平定乱局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钟裕再不好固执己见,只能苦笑着磕头:“臣谢陛下的器重,臣不敢再言辞官。”
万历这才舒了口气:“好了,你们刚回京想必也是乏,且各自回家歇息去吧。”经钟裕这么一打岔,皇帝只能暂时先不提封赏之事,留待今后。
第四百三十五章新家上
“大人你这又何苦呢”
“二郎,你这又何必呢”
在离开皇宫后,杨震与钟裕二人便几乎同时开口说了这么句话,只是在发现对方竟说出相似的话后,两人的话头便又是一顿,随即各自露出了一丝苦笑来。
还是杨震先继续道:“大人可是因为之前被钟家掣肘之事而决定的辞官离开”
“是啊,经此一事,我算是看明白了,像我这样的世家子弟,即便真心向社稷百姓,但在许多事情上却依然无法照着本心行事。既然如此,这官不当也罢,不然只会成为某些别有用心之徒的提线木偶。”钟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