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4(1 / 2)

秦汉纵横家 小李相国 2244 字 2023-10-14

败,定然害怕赵高责罚,写信于他,或许章邯心中早有投降之意。”

两人商议计定,便书信一封,连夜差人送到了棘原县,章邯目前心中最为担忧的便是赵高的责罚,如今兵败,其罪不轻啊。

在帐中忧郁的章邯,忽闻巨鹿城中有书信送来,慌忙将人请入帐中,很是小心的拆开帛书,放在案牍之上。

书曰:“赵王歇顿首而拜,白起身为秦国大将,南征攻陷了楚都鄢郢,北征屠灭了马服君赵括的军队,打下的城池,夺取的土地,数也数不清,最后还是惨遭赐死。蒙恬也是秦国大将,北面赶跑了匈奴,在榆中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最终也被杀害于阳周。

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战功太多,秦朝廷不可能每个人都予以封赏,所以就从法律上找借口杀了他们。如今将军您做秦将已三年了,士卒伤亡损失以十万计,而各地诸侯一时并起,越来越多。

那赵高一向阿庚奉承,时日已久,如今形势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杀他,所以想从法律上找借口,杀了将军来推卸罪责,让别人来代替将军以免去他自己的灾祸。将军您在外时间长久,朝廷里跟您有嫌隙的人就多,有功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

而且,上天要灭秦,不论是智者,还是愚者,谁都明了。现在将军您在内不能直言进谏,在外已成亡国之将,孤自一人支撑着却想维持长久,难道不可悲吗将军您不如率兵掉转回头,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南面称孤,这跟身受刑诛,妻儿被杀相比,哪个上算呢赵王歇顿首再拜。”

帐内的章邯看了陈余等人的书信,立即找来司马欣和董翳二人前来商议,两人看了书信,认为可以投降,但是必须先和项羽制定合约。

章邯惧怕赵高假借兵败之名,杀了自己,便派人前往吴中与项羽制定合约,项羽身在吴中,听闻章邯要来订合约,只是付之一笑。

立即找来范增商议计策,项府内,两人对坐,项羽直接把书信递给了面前的范增,“亚父,以为此事如何”

“现下章邯兵败,故而来定合约,不过是害怕咸阳的赵高,吾楚军为何要和他定立合约,不若派兵继续攻打,最为稳妥。”范增颇为淡然的说道。

“亚父所言极是,章邯此刻来定合约,定是左右为难,我即刻差遣大将前去棘原攻打。”项羽缓缓的说道。

项羽听闻范增建议,命令蒲将军日夜不停地率兵渡过三户津,在漳河之南驻扎下来,趁着章邯不注意,再次与秦军交战,击败秦军。

就在章邯有些惊慌失所之时,项羽又率领全部军兵在乌水攻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章邯只得让军营后退二十余里。

经此两战,章邯当真是进退维谷,咸阳之中,赵高因为赵常与赵成被杀,心中怨恨陆言,但是又不敢得罪平南侯,只得泄愤于章邯。

将章邯的亲戚全部扣留在咸阳,不准出城,章邯听闻此言心中大怒,但是又无他法,就在这时董翳从外面打探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

那就是项羽的军粮不够了,如此一来反扑谈不上,但是求和绝对同意,因此亲自写书命人交给项羽。

此时吴中的压力也很大,整天打仗义帝也有些控制不住局面,缺粮毕竟是大事,项羽见到章邯的合约,又想到前些时日大败章邯,想必也无反抗之力,便允许投降。

于是乎,公元前二百一十七年,章邯于棘原北投降于项羽,秦军投降者共有十几万人,自此黄河两边暂时安稳下来,唯有一个咸阳乃是秦朝最后的据点。

朝中的赵高听闻章邯投降,心中亦是大怒,命人将其亲属全部斩杀,另外将此消息隐瞒,毕竟胡亥若是知道章邯反了,赵高也就玩完了。

现在整个天下大势又是一个新局面,除了吴中的义帝,各国又起,其中包括魏国魏豹,齐国田荣,韩王姬,还有燕王韩广等人各路诸侯。

第321章义帝分封十八王

章邯投降,项羽受益最大,当真是一将功臣成万骨枯,吴中义帝听闻此事,心下大喜,亲自前往黄河岸迎接项羽等人。

此时的项羽可谓是名利双收,纵使义帝也要敬他三分,比起武信君,项羽大有超越义帝权利的趋势。

吴中王宫之中,项羽与诸位将领皆在,义帝坐在首位,面上表现的有些不自在,“项将军有勇有谋,竟用五万将士,损秦军二十万,实乃大功,不知要何封赏”

项羽自斟一杯清酒,“启禀陛下,我慕周室,有功者当分封诸侯,放显得妥当,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那是自然,只是朕即位不久,分封诸侯之事尚不熟悉,还请项将军赐教。”义帝有些唯唯诺诺的说道。

“今反秦者十八路诸侯,陛下应当下诏书,分封十八路诸侯王,至于臣之封号,可后拟定,先封他人即可。”项羽缓缓的说道。

义帝略微颔首,“那就按照将军所说,朕立即命人起草诏书,分发各地,至于将军王号,将军想好之后再议。”

项羽听罢心中大喜,当即回府,而义帝则是在宫中拟诏,先行分封十七路,分别是三秦王,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其次便是胶东王田市、西魏王魏豹、九江王英布、燕王藏荼、殷王司马印、衡山王吴苪、辽东王韩广、韩王韩王成、临江王共敖、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济北王田安、代王赵歇、汉王刘邦。

有些人虽然已经是国主,但碍于义帝威势,不得不就封,现下十七王皆被分封,唯有项羽没有王号,义帝没有征求项羽的意见,自然不敢加封。

项羽府中,范增等人皆在其中,“将军,莫要如此骄傲,应当谨言慎行,殊不知树大招风,还需牢记。”旁边的范增劝慰道。

“亚父所言极是,我闻亚父读书渊博,不知我应当有何称号才好务必要斟酌得当”项羽有些激动的说道。

范增故作思量,“启禀将军,尊号各有不同,容老夫细说,在大王亲自选用,自古圣帝明王,有天下必有国号,此乃义帝所用,将军自用不得。”

“亚父还请说来,何为国号,或许日后便能用到也说不准。”项羽略显神秘的说道。

范增亦是颔首,“如三皇五帝皆是国号之用,盖为皇帝也,天号也,德配天地,不事干戈,揖逊有天下,将军这般自然称不得。”

“皇帝之后,有三王,乃是夏商周也,夏王大禹,相继十九王,共计肆佰二十三年,殷王乃帝喾也,相继三十一王,享国六百二十九年,周王姬昌,相继三十六王,国祚八百六十六年,此三王也,克勤克俭,崇尚仁义,厚德好生,专为百姓,治水之劳、祈雨之勤,伐纣济世,皆三王之盛德也,大王以为如何”

项羽听罢只是摇头,“王号可称,但略有不足,但不知王之下,又有何号,烦劳亚父细细说来,容我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