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实践出真知(1 / 2)

大国重工 齐橙 1581 字 2023-08-15

大国重工 !

已是社科院研究员的丁士宽扶了扶近视眼镜,认真地说道:“你说错了,我这次来只带了眼睛和耳朵,没有带嘴巴,所以放不了嘴炮。中央领导对于榆北振兴的事情非常重视,指示社科院派出专家前来调研,发现经验要加以总结,发现问题要及时揭露。我就是来搜集有关材料的,这方面,你这个振兴工作小组的副组长,可得帮我。”

冯啸辰笑道:“我可不能帮你,你既然要调研,就该深入群众,听听群众的声音。如果让我提供信息,我说的肯定都是好的方面,这不就没意义了吗?”

丁士宽当然知道冯啸辰是在搞怪,他也笑着说道:“我肯定是要去下岗工人家里走访的,这一次跟我一起来的,还有社科院的另外几位老师,以及十几位研究生,各个层面的人我们都要走访。你作为负责榆北振兴工作的官员,自然也在我们的调研之列。”

“没问题,我随时等候丁教授的传唤,保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冯啸辰应道。

明白了丁士宽的来意,冯啸辰又向祁瑞仓问道:“老祁,你不会也是来调研的吧?我印象中,你和老丁的争论还没有一个结论呢,怎么,打算到榆北来找点资料?”

丁士宽和祁瑞仓是战略班硕果仅存的两个搞学术的人,而且还是观点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丁士宽是信奉政府主导经济的,而祁瑞仓则是一个坚定的自由经济论者。冯啸辰在装备工业公司任职,做的就是产业协调的工作,对此,祁瑞仓一向是持批评态度的。按祁瑞仓的观点,国家根本不应当搞什么产业政策,只要放开经济,允许企业自由竞争,各个产业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如冯啸辰他们这样,反而是束缚了企业的活力。

冯啸辰对祁瑞仓的观点自然是很不以为然的,不过他也懒得去与祁瑞仓理论。经济上的事情,本来就不是能够争出一个结论的,最终的成与败,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这一次的榆北振兴行动,是又一次政府行为,显然也是有悖于祁瑞仓所坚持的自由市场原则的。丁士宽到榆北来,可以说是来总结经验,那么祁瑞仓来,只怕就是专门找茬来的吧?

看到冯啸辰一脸警惕的样子,祁瑞仓笑道:“老幺,你又猜错了,我可不是来找资料的,我是到榆北来挂职的。”

“挂职?”冯啸辰真有些愣了,“老祁,你不是在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吗,怎么会到榆北来挂职?”

祁瑞仓作为一名从美国回来的经济学博士,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有好几所高校和几家研究机构都向他发出了邀请。最后,他选择了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在那里当了一名研究员。照他自己的说法,他去美国留学就是为了研究中国的发展战略,国家发展研究中心显然是一个能够让他实现抱负的所在。

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家最高级别的智囊机构之一,平日里承担着大量与国家经济管理相关的研究课题。祁瑞仓在美国呆了六年,期间还参与过一些国际性的研究项目,对国外的经济管理情况颇为了解,在好几个课题中提出了不少具有国际视野的政策建议,受到了中央领导的好评。不过,他的自由主义观点,屡屡未能得到采纳,这也是让他颇为纳闷的事情。

前些天,中央召开了一次有关榆北振兴问题的讨论会,祁瑞仓也被邀请参加了。在会上,孟凡泽以榆北振兴工作小组组长的身份,介绍了一些情况,并恳请与会专家为榆北振兴提出宝贵意见。

祁瑞仓在发言中对榆北的工作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论调自然还是出自于他的自由主义理论。他认为,榆北的问题根源在于它是一个计划经济时期成长起来的工业城市,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要振兴榆北,必须是引入市场机制,倡导自由竞争。而目前振兴工作小组的做法依然是政府主导的那一套,相当于换汤不换药,这样做是完全没有效果的。

对于祁瑞仓的发言,与会的官员和专家褒贬不一。大多数的人认为他所分析的病症是正确的,那就是榆北的症结在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各种不适应,但他提出放弃政府干预,让榆北自己脱困,这就有些想当然了。

“为什么是想当然,市场能够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鼓励榆北的企业家自主创业、自由竞争,那么优秀的企业家自然就能够脱颖而出,从而带动带个榆北的经济走向全面复苏……”

祁瑞仓在会议上这样慷慨陈词道,他还引经据典地讲了一套理论,这自然也是芝加哥学派所信奉的自由市场理论了。

“瑞仓同志,你有没有到过榆北?”孟凡泽发话了。

“暂时还没有。”祁瑞仓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