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任思齐手拿着镰刀,在沙福等巡检司吏员的簇拥下站在田头,作为岱山巡检司巡检海防游击的他,是整个岱山军系统的最高首领,这第一镰当然需要他来割。
任思齐左手抓起一把谷穗,右手用镰刀把稻子割掉,高高的举了起来,四下里顿时一片欢腾。
老沙福一声令下,所有军民手持镰刀,齐齐冲入了稻田。
镰刀飞舞,成片成片的稻子倒下。
前方男人们在收割,后面妇人儿童则把割掉的稻子打成捆,然后送到田头装上大车。装满一车后,会运送到打谷场,在那里进行脱粒,杆粒分离。谷粒去壳就是大米,脱粒后的稻草也很有用,太多的山东移民来到岱山,他们迫切需要建造自己的房屋,搬出太过简陋的窝棚。而稻草可以铺在屋顶上,是建造房子重要的材料。
在沙福的组织下,稻子的收割分工合作,井井有条,不需要任思齐多操心。不过任思齐还是亲力亲为,带头进田割稻,其他的岱山军将领茅十八晋玉飞等人也跟着任思齐身后,加入了收割的浪潮。
稻田里,一个从山东来的老农,手捧着沉甸甸的谷穗,激动的热泪盈眶,虽然这批稻子并非他们所种,收获下来后也不归他们所有,可是看到丰收的情景,就看到了以后的希望。因为任思齐对他们有过承诺,秋粮就由从山东来的移民租种。
收割了一亩稻子后,把稻子送到打谷场脱粒,然后称重,以判断今年粮食的大概产量。
“这一亩稻子产量是两担,脱粒晒干后应该能有大米一石半”沙福喜气洋洋的向任思齐汇报道。
一亩一石半,整个岱山岛种了足有一万八千亩的水稻,那么总产量岂不是达到近三万石这还只是一季的产量,两季下来,整个岱山岛岂不是可以收获大米五万多石
听到沙福的回报,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任思齐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有了粮食,不再依赖与采购,整个岱山军系统才算稳定下来。
说实话,这半年多来,岱山军的局面也只是勉强维持。虽然说通过海外贸易赚取了大量的银子,去年日本贸易后,巡检司赚了近三十万两,可是和荷兰人打的一仗,募人买船,银子哗哗的流了出去,当然俘虏荷兰船也赚了一笔。回到岱山后,结余下来大概二十五万两。
过年后剿匪从泗礁山匪巢里缴获了七八万两银子,然后前不久从吕宋回来的商队,又带回了十五万两银子。这样算下来,一年的收入也有近五十万两。
可是岱山军的支持也大,现在整个岱山岛军民近万人,都靠这点银子养活,每月光购买粮食就得五六千两银子。两千多军队,士兵每人每月一两五千饷银,军官更多,这一项支出就是五千多两,其他的如采购武器,巡检司吏员的薪酬,制作军服,柴米油盐等等,支出种类繁多。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找任思齐要银子。
还有就是岱山控制的各岛,几乎把所有青壮渔民都纳入了弓兵范畴。需要给弓兵们发响,虽然是半饷,可上万人每月也得五六千银子,训练时需要给他们发补贴,这又是一大笔支出。
这样算下来每月没有三万两银子根本过不去。
还有其他重大支出,如采购战船。现在岱山要是把控制下的所有弓兵都招入队伍,能得到水军万人,可是得有足够的战船。现在整个岱山系统所有船只加起来也才不到百艘,根本不够水兵们使用。
任思齐已经向江浙沿海各船坊下了大量的单子,准备采购一百艘大小福船,三桅福船需要银子三千两,二桅福船也得银子一千,最小的单桅海沧船船也许银子二百两。
这样算下来,光采购战船就得银子二十万多两。
可以说如今岱山岛的经济不说入不敷出,也已相去不远。
所以这春稻成熟的正是时候,有了这批粮食,最起码每个月剩了近万两买粮的钱。而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有了粮食,那些从山东来的流民才看到了希望,才会安心在岱山呆下去。
第二百三十五章罐头风波
岱山除了海贸以外,另一项收入就是罐头厂。罐头厂现在铺的摊子很大,雇佣了妇女一千多人,烧制陶罐的工匠就有百人,每日收购海鱼数万斤,每日生产罐头一万多罐。
按说这么大的规模,收入应该非常可观才是。可实际情况吗,就呵呵了。除了给岱山岛的妇女找到了活计,给各岛的渔民找了一条卖鱼之路,而对岱山巡检司来说,罐头厂赚的钱实在太少。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罐头订的价格太低。因为从渔民手中收购海鱼的价格很低,基本上是一文钱一斤,所以一开始任思齐制定的罐头销售价格也低,批出去的价格是十文钱一罐。
可是抛去收购海鱼的钱,跑去罐子制作成本,以及罐头厂工人的收入,一罐罐头也只赚不到五文钱。这样下来每日就算销售一万罐头也就挣五万钱,折合银两五十两而已,一月也就一千多两。
上千人辛苦一个月,算下来赚了一千多两银子,也不能说少,但问题是利润的大头却被那些销售商赚去。
据任思齐了解,在杭州罐头一罐卖价足足五十文,商人们从岱山以十文一罐的价格拿罐头,转手就卖五十文。绝大部分利润被这些商人赚取,他们才是罐头生意的最大赢家。
“罐头批发的价格必须要提上去”任思齐对负责罐头生意陈忠道。任思齐被任命为海防游击后,他属下也个个升官,本来任思齐打算许给陈忠一个百户之职,可陈忠是读书人出身,并不愿做军户,没办法任思齐只得任命他为岱山巡检司书吏,掌管罐头厂生意。
“是得涨涨了。”陈忠点头道,他其实对罐头的利润还算满意,每月赚一千多两银子,在他看来已经很不错,可没想到任思齐还不满意。
“大人您说涨多少为好”陈忠问道。
“就涨到三十文一罐吧。”现在市价是五十文一罐,自己把批发价格涨到三十文,留给销售商的利润还有二十文。
“可那些售卖罐头的商人不会同意的,他们不会接受这个价格。”陈忠为难道。
“不接受他们可以不做这生意,咱们有罐头在手,还怕找不到买家吗”任思齐不以为然道。
“唉”陈忠叹着气去了,商人出身的他知道那些商人的秉性。若是罐头一开始定价三十文那没得说,可是现在一下子由十文变成三十文,他们赚的钱一下子少了一半,他们如何会赞同
虽然任思齐说的轻松,他们不愿意做自然有其他人做,可是这些商人都是地头蛇,罐头他们不能卖也断然不会允许其他人插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