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9(2 / 2)

秀才的逆袭 任国成 2244 字 2023-10-14

gu903();“督师,有援军来了”

“是广昌伯还是东平伯”史可法惊喜的站了起来。

“都不是”庄子固摇了摇头。

“难道是李本深来了”史可法皱起了眉头,提督李本深是兴平伯高杰的外甥,在高杰死后掌握着高杰部大部分军队。可是因高杰死后,史可法拒绝了高杰妻子刑氏收高杰儿子为义子,高杰余部对史可法心存芥蒂,早已不肯听从史可法的调遣。驻守在徐州南部的李本深是肯定不会主动来援的。

“也不是兴平伯余部,来的是肃虏伯宁波总兵任思齐”不敢再让史可法猜测,庄子固连忙回道。

“肃虏伯任思齐”史可了一下,这是哪位,没听说过啊

“督师,”幕僚阎尔梅专门负责朝廷的动向的,连忙走到史可法身边,低声解释了任思齐的来历。

“原来是他啊”史可法恍然大悟,前几天他也听说了明军在芜湖大败左良玉军的消息,当时也听了任思齐的名字,不过扬州这边形势太过危机,既然左良玉军已经被挡在铜陵以西,他也就没再去关注。

“肃虏伯带了多少人马”史可法急切的问道。

“船只五百余艘,水陆大军一万五千人。”庄子固的话让史可法喜出望外,低落的情绪一下子高昂了起来。

“快,快宣肃虏伯进来,不,我要亲自去城外迎接。”史可法捋着胡须,拔步就要往外走。

“督师且慢”何刚连忙阻止道,“还是先商议一下肃虏伯的防守区域吧。”

“嗯,”史可法停住了脚步,想了一下道“肃虏伯远道而来,就让他先驻守东面的新城吧,把新城的史德威部调到北城,协助刘总兵把守北城。”

第三百三十六章劝降

从长江进入运河,运河河段宽度要比长江窄的多,水深更浅。不过岱山军的大船均已在茅十八的带领下驶往崇明,现在乘坐的均是在铜陵之战中缴获的江船。

一万五千其实用不了五百艘船只,只是因为需要随军携带的那二百门铜炮太过费事,足足占用了一百多艘江船。当初造炮的时候,为了方便移动,除了铸造少量的红衣大炮以外,把从倭国购买的精铜都用来铸造这种五百斤的小炮。而且梁九别处心裁的给每门炮装上了精钢造的轮子,使得火炮具备了一定的移动能力。考虑到扬州之战主要是守城,这次辛苦的把它们运到了扬州。

运河从扬州城东而过,运河的西侧就是扬州的东门也就是水门,江船可以直接通过水门驶入扬州城。

而此时,在运河靠近城墙的一侧,停泊着数以百计的大小船只,为了防止清兵抢夺船只,扬州官府早已下令征集所有江船,并派兵看守。

因为未得督师史可法的军令,此刻扬州城的水门紧闭,任思齐便下令步兵下船,在岸上集合。

载兵的江船不时靠向岸边,一队队的士兵手拿着武器下了船,在江岸边排出整齐的队列。

城头的守军本来怀着看热闹的心思再看岱山军下船,由于江船无法完全靠在运河边,士兵们需要跳入膝盖深的水中,趟过几步之后才能上岸。看着城下运河边岱山军士兵笨拙的跳下江船溅起的水花,很多城头值守的士兵笑出了声。

可是慢慢的他们再也笑不出来了,因为整个过程中岱山军士兵除了趟水的声音再无其他动静。

所有人都是沉默的跳下船,然后趟水上岸,在岸边排起整齐的队列。

一艘艘江船靠向运河岸边,一个个的岱山士兵跳下船,河边的阵列渐渐变大,可所有的士兵都沉默无言。

有的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威慑,当看到一万人的庞大战阵沉默无言的立于城下时,城上所有守军感受到的是震撼,一种无言的震撼。潜意识中,他们觉得城下的这支军队是与众不同的,至于那里不同却也说不明白。

当督师史可法带着扬州城内众将迎出城外时,见到的就是这副景象。

本来以史可法的地位,是不需要亲自出城迎接的。可任思齐身上有新封的肃虏伯爵位,这意味着任思齐在地位上于刘良佐刘泽清这些人等同。在扬州城内,除了史可法再无其他人能在身份上和任思齐对等,哪怕淮扬总督地位也在任思齐之下。

其次,现在扬州正处在生死存亡之际,任思齐这一万五千援兵对扬州意义重大,可能会是扬州能否守住的关键。为了笼络任思齐,史可法不惜屈尊降贵亲自出门迎接。

这肃虏伯带的兵不错,看着城外整整齐齐的岱山士兵,史可法暗自点头。

史可法是文官不怎么知兵,可他身后的扬州诸将却不一样了。看着面前排列整齐鸦雀无声的方阵,刘肇基、庄子固等将领暗暗心惊。岱山军的方阵无论横看竖看斜看都是一条条线,这要多么严酷的训练才能做到这一点啊。更重要的是整个方阵所有士兵都沉默无言,没有人随意喧哗,连脑袋轻微晃动的士兵都没有。看看面前的方阵,想想自己手下那些松松垮垮的痞兵,刘肇基等人心中颇不是滋味。

“站的整齐有个屁用,说不定是银样镴枪头。”四川将领胡尚友往地上啐了一口,低声的咕哝着,却惹来其他人的鄙视。

任思齐没想到史可法竟然亲自迎接自己,看着被一大帮文官武将簇拥在中间的这个身穿大红官袍清瘦俊逸的中年人,任思齐不觉得心中颇为激动。

这可是史可法啊,南明朝廷最具盛名的人物虽然他抗清失败,可他的名声流传千古,和南宋的文天祥并列为中华民族的英雄。

看着面前的史可法,任思齐心理颇为复杂,就气节而言,面前这个人无可挑剔。可若论能力的话,恐怕他的能力远不能和他的名声比拟。

纵观史可法的一生,并未做出多少值得称赞的业绩,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抗清前线。

在得知北京陷落崇祯帝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