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右手虚虚一引,示意林三洪快点到里间。
林三洪微微拱手,算是谢过了领路的宦官,低着头进到里间。
里间的暖意更浓,让穿着夹袄的林三洪立刻就有点透不过气来。略略抬头看到汉王朱高煦坐在一侧,另外一侧则坐着一个面色微黑的胖子,看这个位置此人应该就是大王爷朱高炽了。
正中是一张硕大的雕花床,雕花床四周的帷幕早已经去掉,床上摆着一方小小的坑桌,桌上堆满了各色书文和狼毫朱丹。桌下的位置是一个托盘,托盘中是一大盏子茶水和几样精致的点心。
看这个,架势,这里应该就是朱林办公的内书房了。
“罪臣林三洪给皇上见礼,请圣安,
半躺半坐在床上的朱林微微摆手,示意趴在地上磕头的林三洪可以站着回话。
林三洪站起身子的时候,朱橡看着他的瘸腿,微微一笑:“林三洪,你腿上伤的重不重”“蒙皇上垂询,罪臣之伤并无大碍”
“哈哈”朱林爽朗的大笑着:“联早就知道了,你腿上是伤到了骨头,以后就算是痊愈了,估计也会落下残疾。联亦有腿疾,自然知腿脚的重要。来人,赐座”
朱林不是那种“寡人无疾”的皇帝,他本身就是个瘸子,见到林三洪也成了瘸子,或许是生出同病相怜的心思,很大方的让贴身宫人搬来了座椅。
在皇帝面前四平八稳大马金刀的坐下,林三洪还没有这么狂妄。皇帝赐座更多的是一种礼遇。而不是真的让做臣子的坐下:“罪臣不敢,站立一时无妨”
除非是皇家至亲,或者元老勋臣,否则没有这样的资格。
就算是朱高炽和朱高煦这样的皇子,也很少有机会坐在皇帝身边说话。
朱橡看林三洪不敢坐,也没有虚情假意的强要他坐下:“也好,那你就站立着吧。去湖广这一趟,汉王是首功,这份功劳里头应有你的一份。”
“罪臣不敢居功,实是汉王去的及时,以春风化雨的手段解开了罪臣闯下大弥天大祸”
“你是煦儿的门人,是他汉王手下的招牌。你这么说联心里明白的很,你也是聪明人,当知道联不赏赐于你反而将你投入监牢的苦”
“罪臣闯下大祸,险些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焉言求赏万岁没有重重责罚罪臣也知天恩厚重”
朱橡当然明白这是官面上的套话,听的多了也就不在意了,却不急于提起大明国书文的事情,反而是如长辈一般和蔼的说道:“你与煦儿也算是患难的交情,联知道你胸中有物,是个想真心实意做事情的。联也不是那种遗贤之主,只是你还年轻,若是赏的太重了反而易声骄纵轻慢之心。只要你用心做事,联可以许你个封妻荫子的好前程”
八仙过海第120章豪霸雄主
更新时间:201010423:30:49本章字数:14590
”一
朱橡笑着摆摆手,看着林三洪,眼光却有意无意的撇向大王爷朱高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是不是这样的话联每天都要听到几次。你也不必再说。有心报效不在嘴上。真正用心肯踏踏实实做事情的。联会另眼看待。这个大明国书文。联已经看了。非真正用心且要胸怀天下眼光深远之人不能作出。煦儿肯用心做事。可他这个人素来急躁不善布局,联知如此宏大之格局必然是受了高人指点,想不到这个幕后之人竟然是你林三洪,难得呀难得”
皇上直接点明朱高煦的缺陷而夸奖林三洪,尤其是当着林三洪的面这么说,似乎有点不妥。
林三洪赶紧作出惶恐状:“罪臣不敢。汉王胸怀者大,非罪臣之小心器可量,”
“你们都错了,联不是在说你。也不是在说煦心,”朱林面色极是凝重的站起身子,一旁坐着的朱家兄弟二人赶紧跟着站起,就听朱捷说道:“此大明国书所构建之宏伟大明确实让联心神向往。足令天下英雄辈前仆后继奋勇向前。亦可使我大明成万世不拔之基业。然此等思想联已经是第二次见到了”
第二次莫非已经有人抢了先机
要说智慧和胸襟,就算是真的拥有领先几百年的优势,也未必胜得过当世许多人才。但是在眼光方面。林三洪拥有天然的优势。未来几百年的兴衰了然于胸,深知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优势与缺陷。大明初期是个很关键的时刻,历史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明朝的选择是怎么样的林三洪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清楚。在这个时候就应该不顾一切的发展壮大。趁着明朝国立在走上坡路的时候彻底解决所有外在的威胁和潜威胁。以版图扩张的形式先发制人。在其他民族和外来文明还没有觉醒的时候就将其抚杀在摇篮之中,为这个民族和这个国家扫清一切障碍。为达到这个目标。即使是穷尽国力也要不择手段的对外扩张。但是,明朝选择的是另外一条固步自封的道路,失去了一个绝好的崛起机余,
林三洪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够拥有如此眼光,居然能够隔着几百年的时光洞穿历史。朱株身边有这样的人才
“承认蒙元为我中华之一朝,进而继承蒙元之疆域,为我大明树立一个百年的目标,这种想法联已经三十多年未曾听闻了。”朱林站立着。眼神之中满满都是向往。仿佛回忆起几十年前的那一刻:“洪武三年,联就藩北平之前。太祖皇帝于联促膝而谈。我太祖皇帝曾言。蒙元实为中国之一部分,虽非我族,却对中原和各蒙古汗国拥有宗主地位。我大明与蒙元争的是正统,因蒙元与大明俱为中央之国的两个部分。此为内战而非是国战
“只不过当时我大明尚无一举荡平蒙元之力,为了积聚人心不得不暂时放弃此目标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和朱元璋促膝长谈时候的情景,神色之间的憧憬难以言表:“只可惜当时联尚年幼,无法理解太祖皇帝天大地大的胸怀。时过境迁。今日再见大明国书文,猛然忆起太祖高皇之嘱,方才幡然醒悟。明白了太祖所言的传承二字究竟是何等的良苦用心,”
作为开创一个王朝的人物。朱元璋的指挥和对大局的洞察眼光绝对远超常人。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试图承认元朝和蒙古各个汗国。而当时的元朝虽然失去了南方的控制。但是依旧不愿意放弃对明朝名义上的宗主权。更不会承认朱明是一个国家,在蒙古统治者眼中,朱元樟等反元势力就是地地道道的乱贼。不管双方打的多么热闹,也不论蒙元和朱明之间互相敌视到了何种程度,事实上双方都没有承认过对方是外国。这就让朱元障看到了机会。曾萌发出继承蒙古帝国的想法。只不过当时的明朝不仅比较弱内部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便是在理论上,也无法贯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