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各方态度(2 / 2)

“我奉大人的命令出使,没有太多的权力,刘经略使有什么难处,尽可以提出来,能够回答的地方,我会斟酌,不能够答复的地方,我会专门请示大人。”

刘黑马看着马龙,人家就好比是茅坑里面的石头,又臭又硬,若是情况允许,此刻他恨不得杀了眼前这个大宋的特使。

“马副将既然如此说,那容我考虑一番,三日之后给出答复。”

泸州府衙。

吕文德同样在厢房走来走去,脸色很是阴沉。

吴邵刚的表现,已经让他很是不满,若是此番吴邵刚征伐潼川府城失败,他一定不会留情,可事与愿违,吴邵刚偏偏拿下了潼川府城,而且生擒了刘元振。

这让吕文德异常的震惊,他再一次感受到了,吴邵刚尽管年轻,但有着不一般的能力,假以时日,怕是朝中无人能够抗衡。

可惜吴邵刚的背后是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吕文德就是想着算计,也要掂量掂量,弄得不好让李庭芝绝地反击,那会吃不了兜着走。

吴邵刚的信函,吕文德已经看了不下三遍,尽管说他是异常的愤怒,但却找不出任何反驳的理由。

吴邵刚决定将刘元振送回成都府城去,这个决定表现上看是大逆不道,也是很不值的,可仔细分析之下,的确有道理,朝廷大军已经收复了整个的潼川府路,若是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刘元振,就让蒙古大举兴兵,结局肯定是不好收拾的。

到时候就算是他吕文德,也无法承担这个责任。

更加关键的是,吴邵刚在信函之中已经说的非常明确,此番征伐潼川府路的功劳,大部分都是归于他吕文德的,凭着这些功劳,吕文德能够轻松的出任吏部尚书。

这就让吕文德不得不仔细斟酌了,因为牵涉到了自身的利益。

若是将刘元振的事情禀报给皇上和朝廷,那么吴邵刚必定会将收复潼川府路的真实情况,完全禀报给皇上和朝廷,到了那个时候,他吕文德无法承受由此形成的后果。

还有一点,吴邵刚是立下了巨大功劳的,收复潼川府路、生擒刘整和刘元振,这样的功劳,皇上和朝廷是必定考虑的,当初右丞相贾似道凭借着打算法,意图算计淮西安抚副使高达,不也因为高达有着显赫的战功,被皇上直接保下来了。

左右权衡,吕文德终于发现,其实这一切都被吴邵刚计划好了,这是一个精心编制出来的计划,他吕文德只能够照办。

这样的感觉是异常恼火的,特别是被年轻的过分的吴邵刚算计。

吕文德不敢与任何外人商议如此重大的事宜,只能够自身做出最终的决定。

做出决定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真正想要下定决心,却需要深思熟虑。

连续两天的时间吕文德无时无刻都在想着这件事情。

被刘整逼迫离乡背井的农户,正在陆续回到泸州各地,且部分的官吏也回到了府衙和县衙,吕文德没有干涉此事,这是他答应吴邵刚的。

泸州府城的萧条,以及整个潼川府路的萧条,想必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能够转变,这一切无疑都是吴邵刚的功劳,现如今这些功劳归于他吕文德了。

终于,吕文德下定了决定,先走过这一步再说,一旦出任了吏部尚书,有了足够大的权力,不用担心李庭芝的时候,他就可以对吴邵刚动手了。

现如今还是获取到手的利益。

吕文德老奸巨猾,他很清楚,吴邵刚不打算将刘元振献给朝廷,肯定是从中得到诸多好处的,否则这种赔本的事情,吴邵刚坚决不会做。

吕文德也相信,潼川府路在不长的时间之内,会出现较大的变化,朝着好的方向变化,不过其他人可不要想着能够插手潼川府路的事宜,包括四川制置使俞兴。

为什么吴邵刚会愿意离开繁华的京城,来到偏远的潼川府路,这里面的答案也呼之欲出了,恐怕有人插手潼川府路的事宜,就是吴邵刚最大的软肋。

想到这里,吕文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既然吴邵刚让他不舒服,那他也不会让吴邵刚好过,俞兴就是能够依靠和借助的对象,让俞兴与吴邵刚之间出现矛盾,两人互掐,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如何能够算计人,在老油条吕文德的眼里,那是小菜一碟。

吕文德的奏折很快写好,同时他也准备打道回府了,回到重庆府去,继续留在泸州府城,没有任何的意义。

最多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吕文德就能够回到京城,到时候他定能够出任吏部尚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