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襄阳之危(2 / 2)

郝经说完之后,吴邵刚看向了曹文刚。

这样的情形是很少见的,一般来说,李庭芝和郝经两人都说出自身意见之后,综合考虑的情况之下,吴邵刚就会拿出自身的意见,而一直都在节度使衙门做事情的曹文刚,很少直接发表意见,毕竟从资历上面,以及是阅历方面,曹文刚都无法与李庭芝等人比较。

可是吴邵刚看向了曹文刚,明显是要求曹文刚也说出自身的意见。

曹文刚还是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口。

“大人,李大人,郝大人,下官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说到这里的时候,曹文刚看了看众人。

吴邵刚的神色很是平静,明显带有鼓励的意思。

曹文刚终于咬牙再次开口了。

“下官觉得,四川驻扎的大军,还是应该有所行动,若是没有任何的动作,恐怕会引发其他一些议论的。。。”

曹文刚还没有说完,郝经就开口了。

“曹大人,有些时候,我们不能够意气用事,你的意思我是明白的,无非就是想着朝廷对四川方面不驰援襄阳的看法,无非就是想着诸多百姓眼睁睁的看着四川没有驰援襄阳,可是你想过没有,京城、两淮以及京西路等地的百姓,对各级官府以及朝廷大军是多么的失望,此外,京兆府路、庆原路、临洮路以及凤翔路这些地方,已经耗费了节度使衙门大量的钱财,若是节度使衙门还要考虑驰援襄阳,或者是进攻河南路,是不是能够承受。。。”

郝经说的是实情,这些曹文刚也知道,只是冥冥之中他觉得,驻扎四川的大军,必须有所行动,如此才能够给出交待。

郝经说完之后,屋子里面再次的沉默。

吴邵刚闭上了眼睛,他从来没有如此的为难过。

穿越的他是足够理性的,这么多年以来,也一直都是理性做事,可这一次,他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了。

节度使衙门目前是无法支撑大规模征伐的,京兆府路等地尚未恢复元气,土地耕种的时间也不长,且原来居住在这些地方的老弱妇孺,基本都是依靠官府的救济才能够活下去,好在那些搬迁到京兆府路等地的百姓,以前家中都存有粮食,全部带过去了,加上官府给与的钱粮,维持到秋收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此刻节度使衙门最为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一旦秋收季节到来,节度使衙门可以收取到一定的粮食,同时通过收取一定数量的商贸赋税,到了那个时候,才能够考虑下一步应该如何做。

可是历史的无情,吴邵刚更加的清楚,不管怎么说,吴邵刚还是大宋朝廷的太傅、云川节度使,若是眼睁睁看着襄阳府城遭受到进攻,不管不顾,那么将来史书的记载,必定会大书特书这一举措。

吴邵刚可以不去考虑这些事情,管他历史怎么说,只要能够一统天下,将来让百姓过上稳定富足的生活,也就达到目的了。

可内心之中,吴邵刚总是觉得隐隐的不安。

看见吴邵刚长时间没有开口说话,李庭芝叹了一口气,慢慢开口了。

“沧凌,我知道你想些什么,毕竟受到了朝廷的恩德,若是在这个时候不管不顾,内心总是不安的,不过我觉得,如今这个关键时刻,我们不能够有其他的动作,若是朝廷敕书下来了,我来应对,你要知道,若是我们贸然行动,恐怕不仅不能够解决襄阳府城的危局,还有可能导致四川也出现巨大的危险。。。”

吴邵刚终于抬头,慢慢开口。

“此事让我再想想,或许襄阳府城能够支撑很长的时间,若是他们能够坚持到秋收季节,一切都好说了,岳父大人说的对,其实我也知道,蒙古大军迟早都是会攻陷襄阳府城的,朝廷大军根本无法抵御蒙古大军的进攻,只不过我们若是没有任何的动作,无法向天下的百姓交待,就算是我们一统天下了,这也是我们最大的耻辱啊。”

吴邵刚的这些话,让所有人都低下头了。

“好了,暂时不用想这些事情了,不管出现任何的后果,都是我来承担,就算是遭受到大宋百姓毫不留情的辱骂责备,遭到史书的谴责,也是我命该如此。”(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