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吸了一口气:眼下不是感慨的时候,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去做呢
于是收回心绪,认真地开始看内容。
“当下世人只知本草可以疗愈疾病,却可知因何其有疗愈的功效又是自何时开始,医家开始仰仗本草治疗病患”
庆幸,老爷子行文用的是半白话,没有来“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那一套。美是美了,却平白断送了多少人读它的兴致。
父亲虽然曾经是留洋的医学学者,但一直是中医药的推崇者。这一点我倒是听说过的。这本书的开头部分就讲到了中医药之所以近些年来开始衰落,是因为受到了西方科学标准的挑战。
也难怪,老外看到中国的药剂师顺手抓了一把药,用一副不怎么精准的小秤称一下,再凭感觉分成几份就发给病人,煎煮的方法也是一个人一个样儿,简直觉得不可思议这么随便的医学,怎么能算是科学呢看我们西医,凡事都可以在机器上测到,在显微镜下看到,每个病都可以用一堆数据来定位,用药也是精确到微克,这才叫科学
于是很多中国学者也开始自惭形秽起来,也开始试图用机器和数据来证明中医药的科学性。但研究来研究去,只会越来越糊涂,越来越没底气,没等说服别人,自己先动摇了。
叫我说,这事再简单不过了,标准不同嘛你不信,不用就是了。好比我们规定18岁才是成年人才能结婚,如果你非要15岁结婚,大可去找这么规定的地方去,而没必要去和我争论到底15岁能不能人事吧。
再说我们院的药房里有中药也有西药,你信什么,要什么,我就给你拿什么,好不好你自己体会,有什么好争的
读了一章发现老爷子也大致是这个见解,不禁会心而笑。
第二章开头就抛出了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理论。他说“凡病者,失衡也。肌体偏离原本所依存之轨道,恶上交恶,以致谬误。而中药方剂则以其偏倚之属性,促肌体回归原有平衡”
我明白他的意思,人体本来是一个相生相克,平衡循环的系统,所谓的生病就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开始恶性循环。而中药方剂的特性就是“偏”,有的药“热”,有的药“凉”,有的药“泻”,有的药“补”,负负得正,可以使人体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一番论述后,作为本篇结论的一句话让我大吃一惊
“衡为常时,失衡为无常,以无常归有常,时间之逆转也。”
第八章时间
这段论述一下子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个场景。
那时我不过十五六岁,某天睡到半夜,突然被尿憋醒。从厕所出来打算回屋继续睡的时候,路过父亲的书房,看到居然还亮着灯,就忍不住凑到门缝处向里面张望。
视野有限,看不太真切屋内的情形,但是却仿佛有丝丝叹息的声音不断地传来。
我更用力地向门上靠想看得更清楚些,却一下子把门推开了,只听屋里传来父亲的一声大吼:“谁”吓得我打了一个寒战。
他站起身来回头看到是我,才松了一口气的样子,站起身向我走了过来。
可能是刚才受了惊吓,灯影中父亲迫近的身形格外具有压迫感,让我全身都开始控制不住地发抖。
他走到我面前,看到我瑟缩的样子,又叹了一口气。我抬头望着他,发现他眼神里充满忧伤,还是头一次在铁汉一样的父亲眼睛里看到这样的神色。
“爸,您怎么了”我问。
他摇了摇头,抬手轻轻抚了抚我的头,用低沉的声音说:“要是真能做到就好了。”
“做到什么”
“改变命运。”他回答。
这话令我完全摸不着头脑:“改变什么命运”
他像是受了什么刺激一样激动起来,坚定地说:“逆转时间就能改变命运,一定可以,一定可以的”
等我再想问的时候,他的态度又突然冷了下来,只说了一句:“快回去睡吧,把门关好。”就回到书桌旁边去了。我也只能小心地退出去,不敢再多说什么。
当时年纪还小,并没把这件事当什么大事。眼下看到这句话,这段沉睡已久的记忆突然跳了出来,让我立刻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准确地说,是不祥的预感
正打算翻下一页,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喊我:“陶勇同学,你来说一下吧”
我一抬头,发现一班的人都在看着我。虽说开班不过一周的时间,我的名字好像在同学和老师中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就连同时培训的另外一个西药药剂师班里的人见了我都会热情地打招呼。搞得我想隐于市都不太容易了。
我一边应声站起来,一边用眼光向讲台的方向扫去。往常我从来都是可以一边睡觉一边听课的,今天因为读书太投入,竟然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讲些啥,连老师长啥样都没仔细看。
这一扫,还真是眼前一亮。这位老师居然是一个年轻姑娘,长发披肩,长着一张标准的鹅蛋脸,柳眉杏眼,朱唇轻抿,露出两个若隐若现的笑涡。只是望一眼,就已经让人像鲁讯先生的所描写的一样,“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不舒服”了。
这一看美女,反应就迟了几秒。小老师当即笑道:“需要我把刚才讲了什么和你重复一遍吗”
“啊不不用吧”我嗫嚅道。
同学们看到平时伶牙利齿的我居然显出如此痴呆的样子,不禁哄堂大笑起来。
这一笑给了我足够的反应时间,一看黑板上写的血证论三个字,我已经猜到她刚才在讲些什么了。
同时,也有些罪恶的小想法开始浮现,我想捉弄捉弄让我当众出丑的这位小老师。
我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说到血证论嘛,就不得不提一下它的作者,清代医学大家唐容川”
大家一听我又开始白划了,止住了笑声,听我继续说。我看小老师并不作声,只是笑吟吟地看着我,看来讲的方向大致不错。就继续发挥道:“唐容川是比较早的开始探讨中医和西医关系的学者之一。中医的很多东西虽然用着不错,但是艰涩难懂,不容易推广和传承。虽然不能一概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它,但是结合西方的一些思维方法,有助于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中医到底是怎么回事。唐容川的主要成就就在这里。”
“拿血证论来说,我虽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