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他领旨谢恩,而传旨的内监临走时的一句“说您要谢就去谢林义哲林大人吧”却让他着实愣了好半天。
崇绮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又去打探相熟的内监,这些人见面便给他道喜,和他讲了详情,他这才恍然大悟。从宫里出来之后,他便直奔贤良寺,来见林义哲当面道谢。
林义哲将崇绮让到屋里,和洪钧也见礼,分宾主落座。林义哲听了崇绮说明来意,才知道自己对阿鲁特氏的“深度催眠”仍在发挥良好效用,心里也是一块大石头落地。
“林大人,您不知道,这个女儿我自小便管教甚严,女儿也一向知书达礼,礼貌贤淑,谁曾想入宫之后,却变成了这个样子,我一直是百思不得其解。”崇绮摇头叹息道,“自从他入宫以后,我整日里提心吊胆,生怕她又做出什么事来,惹皇太后不高兴,连觉都睡不安稳唉”
听了崇绮的话,洪钧对皇后入宫前后会有这样大的反差也感到吃惊不已,但林义哲却明白,崇绮并不是在这里推卸自己教导无方的责任,他说的这些情况,恰恰印证了自己对阿鲁特氏之所以会如此的猜测。
作为一名业务精熟的心理咨询师,林义哲知道,这是皇后在青春期所特有过渡反应。因为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少年男女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男女们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在这个时期中,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
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这种反抗倾向,会引起少年男女对父母、周围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从而会引起一些不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
阿鲁特氏和当年康熙皇帝早早夭折的妻妹赫舍里氏一样,很早便名声在外,甚至外间有“淑静端慧,每自课之,读书十行俱下。容德甚茂,一时满洲、蒙古各族,皆知选婚时必正位中宫”的传言。而这些盛名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压力,令年少的她不堪重负,只是她慑于父母的威严,没有表现出来而已。而当她真的当上了中宫皇后,成为后宫之主以后,环境的巨大变化配合青春期的叛逆,在这段时间集中的爆发出来,是以才会有前后反差如此之大的表现。
“今天多亏了林大人您的悉心开导,才让她转了性子,要不然哪,我这条老命,早晚得断送在她手里”崇绮感叹道。
“崇公过誉了。晚辈只是碰巧赶上皇上垂询西洋诸国与我华夏在孝道上的见解,多说了几句,皇后本有悔意,适时心有所感,是以如此。”林义哲当然不能告诉崇绮这是因为自己被他这个傲娇女儿激怒对她施以催眠重手的结果,含糊应道,“此是皇后天性善孝,崇公教导有方,非是晚辈的功劳。”
听到林义哲言谈谦和得体,毫无浮躁之气,崇绮心下甚是欢喜,而洪钧则适时的又告诉他林义哲已经升任船政提调,护理福建巡抚,崇绮更加吃惊,知道此人有太后恩宠,他日必然飞黄腾达,便有心想要和他结交。
“大恩不言谢,林大人若是哪些日子方便,一定请来舍下,做长夜之谈”崇绮道。
“那晚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林义哲笑答。
送走了崇绮之后,洪钧也告辞而去。当屋子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林义哲又仔细的回想了一下皇后和慧妃的反应,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皇后阿鲁特氏都已经这样了,那个慧妃富察氏,怕是也好不到哪去吧
看样子以后这催眠,得更谨慎的用才行
作为一名催眠师,林义哲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可以被催眠的,而且催眠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催眠师的素质和技能要高,二是被催眠者的具体情况。被催眠者如果受暗示性较强,对催眠术持信任态度,催眠即可顺利进行。但如果催眠者较为执着,受暗示性较弱,便不容易施实催眠。
催眠术的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应。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而不同。催眠时暗示所产生的效应可延续到催眠后的觉醒活动中。
从现在他来到这个时代的数次实施催眠的情况来看,洪钧、阿鲁特氏、富察氏等人属于受暗示性较强的人,尤其是躺枪的富察氏,是属于那种特别容易接受催眠的人;阿鲁特氏虽然个性刚烈,但本身还是个青春期少女,心智尚未发育完全,是以也容易接受催眠;爱妻陈婉则属于受暗示性中等偏弱的人,而林义哲之所以没有考虑对慈禧太后催眠,是因为他从历史书上关于对慈禧性格方面的记载知道,慈禧性格刚强,意志坚定,不容易为他人左右,是受暗示性较弱的人,是以他虽然和慈禧见过多次面,但始终没有对她进行催眠。
而左宗棠和胡雪岩之所以也被排除在催眠之列,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
左宗棠和胡雪岩的性格当中的偏执狂属性,就已经决定了,根本不可能用这样的手段来对付他们
想到左宗棠和胡雪岩得知自己升官后的表情,林义哲的心里隐感快意,冲淡了今天这场催眠风波带来的担忧。
林义哲收回了思绪,开始思考起在京期间的未尽事宜,此时的他并没有多想,洪钧刚才说的“旧帐”是什么意思。
丞相胡同,李鸿藻府第。
李鸿藻此时正站在客厅门前的台阶上,冷冷的看着站在台阶前的曾经是自己的得意门生的洪钧。
洪钧一身素青锦袍,站在阶下,目光灼灼地看着阶上的李鸿藻,脸上一副昂然之色。
师生二人就这样的对望着,良久,李鸿藻才开言道:“你总算是回来了”
李鸿藻的声音里既有愤怒,更多的则是惋惜。
“学生回来,交卸完了公务,便即刻前来探望老师。”洪钧说得很是平静,但语音之中,已无昔日的恭谨。
“呵呵,我还以为,你洪陶士早把我这个老师给忘了”李鸿藻冷笑了一声,“难得你还能记得起来,呵呵”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圣人之教,须臾不敢或忘。”洪钧拱手躬身为礼,但马上便又站直了身子,直视着李鸿藻。
“呵呵,好一个不忘圣人之教”李鸿藻怒道,“你还敢说不忘圣人之教你那使西日记里都写了什么,你难道全忘了还敢在这里大言不惭的说不忘圣人之教真是岂有此理”
李鸿藻此时已是声色俱厉,他这个老师在学生中素有积威,以往要是他如此发火,洪钧早就吓得瑟缩发抖了,可是这一次,洪钧脸上却丝毫不见畏惧之色。
“老师此言差矣,学生著此书,乃是奉朝廷之命,将行程所见,记载完全,以供咨用,学生书中所言,泰西政制,亦以圣贤之道为依归,并非虚言。”洪钧昂然道,“学生此书,并无丝毫悖逆之言,总署已预备刊刻,不知老师何出此言学生不明,倒要请教老师。”
“此书如何,士林此有公论你在泰西,穿洋服吃洋食喝洋酒,这事儿总不是假的罢”李鸿藻不想和洪钧辩论这本书的内容,因为他并没有全看过,是以转换了话题。
第二百章炒了老师的鱿鱼
“敢问老师,是从何处得知,学生穿洋服吃洋食喝洋酒的”洪钧向李鸿藻又施了一礼,礼数上不曾亏欠半分,但言语间却不曾退让分毫。
“你且说你有无此等情事”李鸿藻已经隐隐然察觉到了这个学生今天的来意,但却不敢妄下结论毕竟那件事自己作的甚为隐秘,照理自己的这个实心眼的学生是万万不会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