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字,还回来对付大人比如他们说大人于慈亲病重期间娶妾,有违孝道,这折子一上,便会引爆士论的太后见了这样的折子,就是有心回护大人,只怕也极是难为也若说一击必死的机会,这便是一个了”
听了徐润的解释,林义哲这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双眉不由得紧皱起来。
“可恶”
“大人可知,言官风闻言事,上奏是不需明辨实情的他们若是有意混淆是非,明知姑母并非慈亲,却故意这么说,并且夸大其词,以收骇人听闻之效,中枢不知详情,定会认为大人有违孝道,重谴若下,今后即便是知道有误,碍于颜面,也是不会改正的。”徐润接着说道,“若到那时,一切便不可挽回了。”
“先生说的是,这块儿我的确是忽略了。”林义哲知道徐润所言非虚,心中震惊之余,立刻开始思考起对策来。
熟悉历史的林义哲知道,清末言官上折参劾,有个独特的现象,便是官员们不在意参劾的事件是否准确,却看重参劾的内容是否惊世骇俗、振聋发聩、出人意料,以此在朝议中产生轰动效应。为此一些无耻的言官不惜使用编造、夸大等手段。私下里,清流文人们还会评价、讨论哪篇弹劾的故事最为离奇惊人。在甲午战争时,清流领袖翁同龢就曾对一篇弹劾老对头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自甘当日本人驸马的荒诞不经的奏折大感兴趣,称其写得“绝妙”
倘若编造的故事过于离奇,导致君主震怒,乃至获罪罢官,获罪的言官非但不会以此为耻,反而会十分骄傲,以此标榜自己“敢于直谏”、“强项”。清流士子一流也会将其作为榜样,称之为“佳话”,广为传颂。这样一来,本来是为了杜绝行政失误而设立的监察弹劾制度,因为弹劾者只需为自己的言论承担有限的责任,已经沦落变异到政治攻击的工具
“先生以为,现在是否便要预留地步”林义哲想了想,问道。
“必须得预留地步。”徐润直截了当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大人可在给中枢言明台地番情的折中加入迎娶番女一事,就说此事一是为安抚番民之心,二为给姑母冲喜,如此忠孝两全之事,中枢必然不会说什么。日后老夫人一旦归去,若是有人趁机以此弹劾大人,大人便可以此回复,化解舆情。”
“先生所言甚是,”林义哲听到徐润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都是准备给中枢上折子“立此存照”,心下略定,“我今日便拟这道折子,拟完还请先生为我润色一番。”
“这个自然。”徐润想了想,又道,“为赶时间,大人只消将番地情形详细写出便是,这迎娶番女的缘由,老朽来写好了。”
“如此更好”林义哲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二人计议已定,便立刻各自回房开始拟起折子来。
此时已是入夜,月明星稀,忽而不知从哪里飘来大片乌云,将一轮明月遮掩住了,接着遍是阵阵冷风吹来,一点点的变成了呼啸的狂风,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
林文正公集日记:“八月十五,中秋节,为姑母寿诞,姑母久病卧榻,其日竟能起,余与姑父及众兄弟亲友皆喜甚,午时,余与妻小趋前敬祝为之寿,姑母尚能端坐笑答,申时,稍觉乏力,乃回后堂歇息。余放心不下,时趋后堂探视,尚无异状。亥时,安然而逝。余闻报悲悼失次,晕厥于地,半夜方苏盖余自幼为姑母抚养,爱护有逾亲子,余幼年失母,姑母即余母也,一旦永诀,何其痛哉”
北京,紫禁城,养心殿。
年轻的同治皇帝坐于龙案之前,放下了刚刚批过的一本奏折,长长的打了个哈欠之后,不由自主的向曾经是慈禧太后坐的位置方向望了一眼。
现在虽然自己的那位严厉的亲生母亲已经不再看着自己处理朝政了,但他有时候,仍然会从那个方向,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同治皇帝望了望桌面上仍然是厚厚一叠的奏折,叹了口气,强打精神,取过一本奏折,继续看了起来。
同在大殿内的帝师翁同龢注意到了皇帝的这个小动作,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
现在自己的这个皇帝学生,内心里,仍然把“皇帝”当成是一样差事来看待
同治皇帝又看了几本奏折,可能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同治皇帝例行公事的在上面批了“知道了”三个字。直到有一本奏折引起了他的注意。
“呵呵,人家娶妾,该着你什么事了你是嫉妒还是闲的慌”同治皇帝说着,将奏折丢到了一边,再也懒得看上一眼。
翁同龢有些好奇的上前,拿过这本奏折打开看了一眼,发现是监察御史刘浩良参劾代理福建巡抚林义哲“私纳番女为妾”的折子,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他知道,也难怪皇帝感到不耐烦,官员纳妾本是常事,只要不是在守孝期间,管他娶的又是谁人拿这等烂事说事,皇帝会在意才怪
因为是参劾林义哲的折子,翁同龢耐着姓子把这本折子看完,刘浩良在折子里参劾林义哲借去台湾番境“抚番”之机,见“番女容色俏丽”,遂私纳之,“日夜淫乐”,“不理政事”,请朝廷治林义哲“假公济私”之罪,罢免林义哲的官职,“以儆效尤”
“翁师傅看过了,觉着这事儿好笑不”同治皇帝看到老师也在看这个折子,笑道,“这臣下娶妾,竟然也写到折子里了。”
“若是林义哲于父母大丧之期娶亲,无论所娶者为何人,皆是有违孝道,我朝以孝治天下,自是不可不问其有违臣德之罪。”翁同龢道,“若是寻常时候,便未免小题大作了。”
“我记着这林义哲乃是林文忠公之孙,父母早已亡故,这时候娶妾,似乎无关孝道吧”同治皇帝说道,“要说假公济私,怕是也不挨着。再者说了,一个番女,生于深山密林,茹毛饮血的,容貌能好看到哪里去林义哲所娶者,保不齐是番社酋首之女,林义哲为抚番而安其心,才与其结亲的。当是假私济公才对。”
听到同治皇帝竟然记得林义哲父母双亡的事,翁同龢暗感惊讶。不过皇帝后面说的这番“假私济公”的话,虽然也算有点道理,但他听着却非为君者应有之言,倒象是市井之徒所言一般,不由得面露尴尬之色。
“皇上所言极是,此折上的毫没来由,当著掷还申饬。”翁同龢轻咳了一声,给出了处理意见。
“就这么着吧。”同治皇帝很随意的点了点头。
翁同龢躬身领命,同治皇帝接着又批阅起奏折来,不多时,当他批到另一本奏折时,脸色变了起来。
“可恶今天不会都是参他娶番女的折子吧”
见到皇帝发怒,侍立一旁的翁同龢先是吓了一跳,但马上便镇定下来。
“皇上,这是”
“你看看吧又是参林义哲娶番女的科道言官是不是都吃饱了撑着了”同治皇帝怒道,他猛地伸手,把太监摆好在龙案上的奏折都摊翻开,将言官的折子全都捡了出来打开,果然全是一个腔调,参劾的目标都是一个人林义哲
翁同龢看到这些大多是六道给事中言官上的折子,内容全都是指斥林义哲于姑母病重期间迎娶番女的事,也是吃惊不已。
“都是这些东西朕整天都要被他们聒噪死了不看了不看了”同治皇帝发起脾气来,“朕要去给皇额娘请安了这些个折子通通掷还”
同治皇帝说着,也不等翁同龢答话,便自管自的向外走去,一众侍候的太监们赶紧跟了过去,剩下翁同龢和李鸿藻等几位帝师在大殿里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