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吾不忍弃汉衣冠(2 / 2)

这是隆兴二年,不是南宋末年。

那么这个郭靖是谁便呼之欲出。

北宋灭亡时,郭靖因反抗女真金国强迫汉人削且改易女真服饰而被追杀,他逃至白崖关江边,眼见无路可走,说:吾不忍弃汉衣冠。

遂投江而死。

这是历史上真实的郭靖,南宋义士。

只不曾想,竟然没死,而是来到了襄阳,几十年后成为了襄阳的节度掌书记。

李凤梧肃然起敬。

态度无比恭谨的敬酒,“我居于建康,曾听说过天下义士,最振聋聩的,当属君在白崖关之言,‘吾不忍弃汉衣冠’,此言当为中原遗民之举头三尺训。”

郭靖震惊莫名,端着酒杯说不出话来。

想不到竟然有人知晓自己当初的事迹,还是一个远在建康的年轻士子?

这怎么可能,当初自己投河之后,只有弟弟郭端听说了自己的话,但弟弟郭端已死,这话怎么也可能传出来啊?

郭靖真心茫然了。

眼前这位探花郎究竟是从何知晓的?

节度判官李紫阳闻言很是讶然,吾不忍弃汉衣冠,这话端的是忠臣节气,有些不解的问道:“探花郎,郭书记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印象中郭靖在襄阳城几十年,和金人接触的次数极少。

哪有机会说出这等大义。

李凤梧笑了笑,指着郭靖,“感情诸位还不知晓这位郭书记的光辉事迹?”

顿得一顿,道:“郭书记曾是高桥土豪巡检。昔金人南下有宋将反叛,四州之民不愿臣金,弃田宅推老稚顺嘉陵而下。过大安军时,宋地方官吏计口给粟,境内无馁死者。叛将尽驱惊移之民使还,但皆不肯行。郭推官当时亦在遣中,至白崖关时,曾高声:‘吾家世为王民,自金人犯边,吾兄弟不能以死报国,避难入关,今为曦所逐,吾不忍弃汉衣冠,愿死于此,为赵氏鬼。’遂赴江。”

众皆悚然,侧目。

狄少生不无尊敬的问道:“郭书记,竟有此事?”

郭靖有些不好意思,“以往小事,某都快忘记了,不曾想探花郎竟然知晓,倒是奇怪了,当时之人可知者甚少,探花郎是从何得知的?”

这便是承认了!

众人群情激动,谁曾想到自己的同僚竟是此等义士!

如此,倒是没人在意郭靖如此也算个是归正人。

李凤梧笑了,“天彰义气人彰善,郭书记此举,大义凛然,岂能被历史蒙隐。”

狄少生起身,执酒杯,“来来来,郭书记,请受某一敬!”

说完一饮而尽。

其余众人无不起身,同时敬郭靖一杯。

郭瑾笑着回礼,“还请诸位同僚、上司不要在意此时,今后共襄公事,谨防金人来袭。”

在他看来,这种小事没必要宣扬。

经过这个插曲,宴会气氛越和谐,先前对李凤梧还有轻视之心的襄阳县衙的主簿和县尉,再不敢有丝毫轻视之心。

连这种陈年事都能挖出来,这位探花郎好强的手段。

李凤梧是无心现的郭靖。

但在襄阳一众官员看来,明显不是,这定然是这位探花郎上任之前调查出来的。

说不准自己的一些隐秘这位探花郎也明白着呐。

想到此处,一些人不由得暗暗凛然。

这个探花郎有点来者不善的意思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