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0(2 / 2)

不喜欢张扬的陆承启,这一次为了自己看重的事物,还是要摆了一下排场。他决意启用皇帝出行的最高规格,以示对驰道的重视。

早在五更时,长安城里的城防司便开始沿门驱逐杂人外,等着仪卫队的到来。禁军殿步三司。分拨统制率领官军六千兵二百人,分布在诸巷之内,维持秩序。御街两旁,禁军手执兵刃。不让百姓过度上前,冲撞了龙辇。

赶着想去看自己亲自督办的驰道,陆承启废除了午时出宣德门的规矩。早在辰时,太阳初升之刻,便登上了龙辇。由引主驾头牵引着御马。拉着龙辇缓缓自宣德楼而出。后边跟着文武百官,前去长安城北城门至德门,由至德门去往驰道第一站,长安城北门站。

驰道的修筑,早就被有心人看在了眼里。先前不知道是什么,可这两日在口口相传之中,总算明白了这两条铁轨,是给马车走的。听闻这马车在驰道上面,比在一般路上跑得要快得多。百姓对于马车见得还是比较多的,可在铁轨上跑马车。倒是第一次见。

闲暇无事的长安城居民,一大早就在城北不远处的驰道第一站外面守候着了,就等着看驰道马车是怎么跑的。一时间,长安城里万人空巷,就连皇帝出行,也没有多少人出来相迎,闹得陆承启心中有些失落。

不过过了御街之后,两旁的百姓渐渐多了起来。待得龙辇走过,许多百姓跟着龙辇前往城北,这才让陆承启的心有些平衡。

出了至德门。再走得一里多地,一座砖木结构的月台,便出现在陆承启眼中。许久没有出过皇宫的陆承启,自然没见过这月台。今日一见。心中暗赞。古人在建筑上的成就,绝对不输后人,甚至后人用相同的材料,也做不到古人这般登峰造极的地步。原先简简单单的月台,陆承启都没想过,能建得这么高大上。或许挨着了皇室的名头。总是比民间大气一些。只见这月台瓦顶都是用琉璃瓦做的,柱子上浮雕都极其精美,地板铺设用的是花岗石,前面连接着驰道部分用的则是硬木。虽然与后世月台没什么不同,可一旦刻画上时代的烙印之后,便显得极其古朴大气。

待得走近月台,发现月台下面,唐勋、苏颂、沈括、杨道奇等早已在等候了。百姓见到龙辇,自发地山呼万岁,总算满足了陆承启虚荣心。从龙辇下来,陆承启对着长安城百姓挥了挥手,示意接受了他们的拥戴。长安城百姓更是喊得大声了,希望皇帝能多看自己一眼。

走到月台下面,对着杨道奇说了声老师,唐勋三人都问候了一番陆承启的起居,陆承启示意不要多礼之后,才问道:“这几日马车都调试过了没”

熟悉专业名词的唐勋,知道调试为何物,立时回答道:“回陛下,臣等已经调试完毕,确保万无一失。”

陆承启点了点头,看了看时间,发现尚未到吉时,便说道:“可测试过,走完全程,需要用时几何”

苏颂说道:“回陛下,若不曾停靠站台,只需一刻钟左右既可。”

这个速度,不出陆承启意料之外,欣喜之下,说道:“很好,朕就知道,诸卿都是大才,这等小事,必定难不了你们”

沈括却好像有所担忧:“可这马车太迅疾,若无知百姓走在驰道上,臣怕会出大事”

陆承启一愣,这个问题他倒是没有想过。是啊,后世的人都知道,走铁轨是危险的,可这个时代的百姓不知道啊驰道肯定要跨越一些人多的地方,没有规矩可不行。要是有鸣笛,那就好了。

“对了,鸣笛”陆承启想到这,立即把想法告诉了他们三个。苏颂的脑子转得快,立即说道:“陛下,此事好办,只需在马车上安装一个铃铛既可。”

陆承启一愣,这和他的设想有些出入。铃铛的办法是可行,可以后驰道不止三十余里啊,若是一天到晚都听着铃铛声,还让不让人活了

陆承启把自己的顾虑一说,苏颂有点沉默了,他也知道自己这个提议有点想当然了。

就在此时,陆承启突然想到,后世自行车的车铃,好像挺适合用在马车上的。自行车的车铃,需要手动才响,非常符合陆承启的要求。而且这车铃又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这个时代一样弄得出来。只需准备一个半球金属罩子,里面有机栝卡着,用手按动或者用绳子拉动才响,这个没多大技术难度。连洪祥式步枪都制造得出来,这样的小零件自然是难不倒他们。

陆承启把自己的设想一说,唐勋立即便知道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法子,由衷地说道:“陛下多谋,臣等不及也臣回去立即着手制作,若快的话,后日便能造出了。”

陆承启闻言点了点头。

此时,杨道奇提醒说道:“陛下,尚有一盏茶时间便到吉时了,请陛下上台,为我等训示。”

陆承启说道:“多谢老师提醒。”说罢,从内侍手中接过他专用的镀金喇叭,踏着阶梯,一步步登上了空无一人的奢华月台。sjgsf0916

第二百六十一章:剪彩下

陆承启也知道,在没有电的时代,没有扩音喇叭,想要当众演讲,是很困难的。拿着这个镀金喇叭,也不过是有点心理作用,加大声音的扩散罢了。能真正亲耳听得清楚陆承启的讲话,恐怕月台下面的百姓,不过两三百人而已,这还是往多说的。

陆承启的用心,显然不在此处。殊不知,他早就让监察司把长安城中各个报馆的记者这个时代称之为采风人,请到了月台最中间的位置,保证能听得清楚陆承启说什么。这些采风人听了之后,便回报社撰稿。得益于高效的活字印刷术,第二日一张四版的报纸,便能送到长安城百姓手中了,继而由长安城成为辐射圈,自四周扩散开去。那时候,驰道的名字,配合几张手绘简图,便能闻名天下。

上了高达两米有余的月台,陆承启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周遭围着的百姓、禁军不在数万人之下。也是这时候地广人稀,才有这个盛况。若是在后世,这得多现代化的球场才能装得下啊

感慨了一番,陆承启原先紧张激动的心,慢慢平复了下来。有了多次经验,陆承启已经没有了最初演讲的局促感了。清了清嗓子,陆承启开腔说道:“朕乃大顺天子,若按儒家各学派的教诲,这些所谓奇技淫巧,不值得推崇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