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王安石又说道:“今日喜事连连,我等得去庆贺一番。旁儿,你订的酒楼是哪一家”
王旁连忙说道:“爹爹,这长安城里的酒楼,几乎都订满了。幸亏孩儿去得早,樊楼尚有一桌。”
王安石早就听闻过樊楼的名声了,这樊楼可是长安城里的大酒楼,自前朝起就有了。樊楼由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组成。灰瓦青砖,雕梁画栋,陈设富丽堂皇,古朴典雅,气派宏大。也是,在满城庆贺贡试取中之日,也唯有占地最广的樊楼,才有多余的酒席罢
“三哥,这这得花多少钱银啊”王安礼有点肉疼,“我们此次来京,准备不足,钱银已经不多了”
王安石笑道:“人生得意须尽欢,些许钱银罢了,千金散尽还复来今日高兴,值得浮一大杯”
王旁也帮腔道:“是啊,季父,这喜庆之日,不喝两杯怎行再说了,这樊楼酒席亦不贵,那什么状元及第席,亦不过是一贯钱罢了。”
王安国生性沉稳,考虑了一番说道:“既然已经订了酒席,那便去罢。只是这殿试在五日后便开考了,须得再温习一番。说不得,我们兄弟四人,怎么也得有金榜题名的”
王安上点了点头,说道:“没错,三哥可能有所不知,此次殿试,足足有五百余人。要想金榜题名,恐怕还得再下一番功夫啊”
王安石先是一愣,而后一惊:“怎会如此,上一次恩科的殿试者,不是只有三百余人吗”
“三哥,你忘了吗,上次恩科只有几千举子,而此次恩科,足足有一万九千余人。我们兄弟四人都被取中,已经是祖上保佑了”王安国叹了口气说道,“若是以往年取士的名额,仅有百余人,那便是五中选一。虽比省试好了些,可这些都是高手,轻视不得啊”
此话一出,气氛便沉闷了下来。王安石没料到形式这么“严峻”,心中也有些不自信了。良久,他才开声说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以后之事了。”
王安礼也附和道:“是啊,再不济也有个十品官做,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其实这话都是自己安慰自己的,金榜题名,哪个读书人不想只是这科举,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想要金榜题名,除了实力之外,还要有三分运气才行。若是你的文章不讨喜,被黜落那也是常事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
五日时间,匆匆而过。
这几日,礼部也是忙得不可开交。除了发放考号,布置集英殿考场外,他们还得一一训诫这些举子。毕竟皇宫之内,戒备森严,严禁乱闯。要是闯到后、宫去,就是皇上想要保你,免了你死罪,你也免不了取消功名,终身不得再考等严厉处罚。
有人说礼部是个清闲衙门,这也是因为没有科举。要是科举一到来,礼部就忙得不可开交,简直和农忙有得一拼。但科举过后,礼部又渐渐静寂了下来。没办法,礼部就相当于后世的教育局和外交部的合体,这个年头的教育没跟上,大部分百姓还是文盲,这礼部能有什么事可做大不了就是和外国来使打打嘴仗,训诫一番礼仪罢了。
王安石兄弟四人,早早就起身了,不是他们睡不着,而是前几日请考号的时候,礼部官员告诫他们,一定不能“误了时辰”,不然宫门关闭,他们的考试资格也就取消了。同时,礼部还随行发放一本御试须知,代替了以往派人训诫礼仪。除此之外,还谆谆告诫“一定要保存号纸,如若丢失,则不得入矣”。
鉴于此,还有谁敢睡懒觉这不,还没到卯时,这些举子就要出发了。一行人打着灯笼,浩浩荡荡地前往皇宫正门宣德门,等待检查考号,搜了身,谨防举子夹带后,才一一放入。
王家四兄弟检查考号过后,才得以进入皇宫。这时的天还没大亮,皇宫依旧笼罩在黑幕之中。于蒙蒙亮中看见那红墙绿瓦,便是来过皇宫一次的王安石,都觉得有一股豪情自胸而生,更别说其他举子了。
在内侍的引领下,这些举子来到了集英殿前,看见了挂得很高的混图。这混图其实就是座位表,举子们按照座位表找到自己的座位号,对号入座就是。
今日不是例朝,所以皇宫之内并无甚么官员,除了陆承启临时决定的考官以外。这权力最大的详定官,自然是贡试主考官文彦博了。既然做了贡试主考官,这殿试的详定官,也一并做了。
待得卯时一到,内侍就按照混图,喊考生考号,对照好姓名、户籍,一一放入殿中。殿中设幔,隔列坐席。桌上有牌一枚,长三尺,幂以白纸。上面写着考生姓名,籍贯以及座位号。这些东西是不能污损的,也不能移动的,不然会当作弊论处。又有笔墨纸砚,举子无须自带。
待得举子们都入了集英殿,坐定位次后,由中官发放御试题目。考生需要先将御试题目抄录案头的草纸上,然后把御试题装入黄纱袋子系在脖子上。这样是为了防止御试题目污损,要是污损了,则“谓之不恭,纳卷有所不收受”。这时候的举子是很痛苦的,不仅要避讳先帝名讳,还要保存御试题目,这做起来就碍手碍脚了。
除此之外,殿试与解试、省试不同,不能“上请”。旧制,在殿试还考诗词歌赋的时候,士子是可以“上请”皇帝的,如果皇帝不想回答,那出题官则要临轩答之。后来,元绶帝觉得这样“往复纷纭,有失尊严之体,且不利于考场公平”便废除了“上请”,下诏“御试题目,皆由礼部印给,士人不许上请,自后进士各伏其位,不得复至殿廷”。
或许旁人有点难理解,这题目不能污损也就罢了,难道题目有疑问还不能问,这要是理解错了,找谁说去其实这就是元绶帝的高明之处了,试卷污损不收和不能上请,表明了殿试绝不同于解试、省试,更象征着皇帝权威至高无上,不容考生有丝毫侵犯。
随着内侍唱诺,殿试正式开考,考试时间为六个时辰。其实也就只有一道题,还是陆承启亲自定的题目。这道题目是从礼记中庸和孔子家语中的两则相近的文章,一字不改。
第一段题目是: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夫人君而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