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充满各种可怕气息的废品站,搜索那一缕令他心动的书香。
结果出人意料。
可以说连林逸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过滤掉那些可怕的气息,搜寻到的麻袋竟然有如此收获。
他再次成了幸运之神的宠儿,可又有谁知道,就在林逸搜寻书香的时候,差点被废品堆里弥漫出来的可怕气味熏得窒息过去。
就连现在,林逸还觉得头痛欲裂,鼻翼还充斥着各种难闻的气息,整个人处于一种说不出的难受之中。
有付出,才有收获。
林逸也一样。
可是在王黑子等人看来,他赢得的是那么轻松,刀片轻轻一划,宝贝滚趟出来。
所以他们的目光在羡慕之余,就充满了更多的嫉恨。
对此,林逸只能暗自摇摇头,说,我的境界,你们永远不懂。
不知道过了多久
“该回去了,不过这么多经书不好拿呀。”林逸仿佛在自言自语,旁边人看着他,也不知道是谁,忽然激动地说:“我有车,我帮你捎回去”
“多谢了”林逸笑着道谢。
那人满脸潮红,仿佛能够帮助林逸,就能够沾惹那令人意想不到的喜庆。
又有人说:“要不要放串炮庆贺一下啊,我去买”
没等这个家伙把话说完,废品站老板一声吼:“放你娘的屁这里都是纸,你想烧死老子啊”
声音洪亮,充满了悲愤和悔恨,谁都知道,此刻心里面最不是味道的就属他。
林逸走了,离开了这家废品站,王黑子,董眼镜,刘三两等人在林逸刚走之后,全都疯了一样朝着那废纸堆冲去。
他们饱含热情,双眼血红,放光,像狼一样冲向那已经被他们扒捡差不多的山脉,冲向那所剩不多的旧书麻袋。
他们一个个模样疯狂,喉咙发出咯咯的诡异响声,手脚并用,似乎要把整个山一样的废纸堆翻个底朝天。
也许,他们想,这里面还有漏网之鱼
第四十六章线装书的前世今生
感谢冰凤恋凰书友打赏5币,还有其它书友打赏,多谢支持,二更送到
租住公寓内。
林逸洗了洗手,这才把自己捡漏来的一麻袋佛经小心翼翼地倒出来。
看到这么多古色古香的经书,说他不激动是假的。之前在废品站,实际上林逸也很激动,不过他装作很淡定,很坦然模样,年轻人要有很好的镇定功夫,林逸觉得自己做的就很不错。
看着地上铺满的一本本线装书,林逸觉得自己像是做了一场梦。实际上,他从来都没有拥有过一本线装古书,原因很简单,第一,少见,第二,太贵。
如果算起来,他近距离接触的线装书就是上次去茶楼看到的那本陆羽茶经,不过可惜,那本书是别人的,自己只能眼馋,只能用手摸摸。
但现在,满地的线装书都是他自己的,是的,这些都是他的,他不仅可以摸,可以看,还可以抱着睡觉。
实际上,只要是爱书之人,就没有不爱线装书的。
平装书是书中的“小家碧玉”;
精装书是书中的“大家闺秀”;
线装书则是书中的“绝世尤物”。
面对“绝世尤物”,做为男人,谁不想一亲芳泽
林逸是个男人,并且是个爱书如痴的男人,所以他也很喜欢线装书。不仅是他,凡是爱书之人,无不热爱线装书。以至于,现在连很多的书店,也开始大量出版线装刊物,新版线装书的价格更是高居不下,四大名著,唐诗宋词,曾国藩家书,毛太祖选集等等,几千,上万,令无数人惊掉大牙。
世事轮回,四十六年前,“线装书”作为中国旧文化的标志,随着“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直接被扔到茅厕,更多的线装书从家家户户搜寻出来,悲催地装载到架子车,拖拉机上,直接拉到造纸厂打成浆糊。
一车又一车,承载着中华古代文化的线装书被丢入了搅拌机,被塞进了茅厕,金贵的元版宋版书,变成厕纸擦了屁股,成了手纸包了油条,当作废纸垫了桌脚
可是现在,这些原本包油条的,擦屁股的,垫桌脚的线装书,却成了整个旧书收藏界的“王者”。
通常来说,线装书的封面及封底多用瓷青纸,封面上贴白色签条,书签和扉页的题字往往出自名家之手,常加盖红色印章,书脊用清白丝线缝缀,古朴清新。一书多册的线装书还用纸板青布糊制成“函”收装,配以牛骨别子,讲究一点的还用象牙别子。线装书一般用宣纸或毛边纸印刷,能够别具一格地体现学术、艺术价值和书籍装帧的特色。这种装帧,便于翻阅,不易破碎,很实用。
鲁迅先生在著名的杂文病后杂谈中谈到,读“硬领皮靴”的洋装书,“就好像两只手捧着一块大砖头,不多工夫,就两臂酸麻,只好叹一口气,将它放下。所以我在叹气之后,就去寻找线装书。”线装书可以卷起来看,也便于携带。线装书大都是大字印刷,还常用“乌栏丝”相隔,也就是用墨色在纸上打直线,看起来方便,很受读书人喜爱。
七十年代初,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毛太祖更是把一套线装书楚辞集注作为国礼送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首相先生十分满意,如今那样一套线装书高达数万。巴金九旬大寿时,朋友们想送给老人一件有意义的礼物。思来想去,有人出了主意,精制一批随想录线装本,得到老人赞赏,如今那套书也高达数千。
收藏界有句话,叫做“百年无废纸”。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与郑振铎一起精印了一种北平笺谱。鲁迅当时幽默地说:“至三十世纪,必与唐版媲美矣。”其实,不到半个世纪,这部艺术品已是难得的文物了。
淘书笔记记载
2009年,嘉德拍卖会上出现了一部民国版的初版编号本北平笺谱,已经拍出了13万。195年,为了悼念鲁迅和当时因飞机失事牺牲的郑振铎,复制了这部笺谱,改名为北京笺谱。时至今日,这部复制品也成了不可多得的精美珍品了。一些质量好的近三、四十年的线装书,已经堂而皇之登上了艺术品拍卖殿堂,拍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价格。
今年六月份的拍卖记录有:1977年版大字线装书史记30卷,拍卖出345万元;1972年版鲁迅全集线装十卷本,23万;1974年的三国志通俗演义,32万元;0年代的十竹斋画谱原价几十元,以4025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