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册的元诗别裁集,本子很大,影印清晰,因为这是给领袖们印的,当然不敢怠慢,200多元,行吗不要我只想要唐诗别裁集、宋诗别裁集。于是书放回去了。那时候当然我有的选择,一套近乎十品相的唐诗别裁集,一函八册,我也不过只花了三百余元就弄到了手。”
“那时候还有一种感觉,卖书的比买书的多,书当然也好的多,到处是求着您买他书的谦和的书商,到处是笑脸相迎,到处是售书书目,寄到你的家里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你要这些书的。是啊,人想买旧书,只有一页旧书交流信息报,上面有一个售书目录的专版。密密麻麻地登着各种转让信息,好书有的是。那时候我们博物馆也不过草创伊始,没开馆几年呢,就花了很少的钱,从各地大肆购买和邮购需要的珍本古籍线装书,至于那些以后价值不菲的红色文献基本上都半卖半送,很多都是人民群众分文不要义务捐献出来的。”
“如今,这个市场上到处是人,买书的,卖书的,只要手头有一本好书,立马就把价格提高三倍四倍数倍甚至数十倍上百倍,牟取暴利可怜的学者文人想参考这一本珍贵的资料的时候,就只好接受这敲竹杠的天价有什么办法呢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谁叫你没有那点敏锐,没有人家的那种辛苦,那种职业化的见缝插针的锐利的眼光与功夫呢”
“说起来我们博物馆现在也不好办呀,好书价格太高,根本就收不上来,就上次收了一些书,零零散散一千多本,就花费了00多万,我这个做馆长的呆在财政局硬是磨破了嘴皮子,这才让人把款项批下来。”
说完这些,孙馆长又是一大口药酒,顿时整个车内弥漫着一股子药味儿。
“还有这献书的,以前人善良,质朴,没有那么多歪歪道道,金钱观念,有了好东西,第一想到的就是国家,就是该不该把东西送给博物馆;现在呢,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你别说有价值的文物古书了,就算是一本稍微晚点的民国书,搁在手里头也想要卖个一二百块,哪有白白献给国家,送给博物馆的高尚念头你收书,好,拿钱来”
老头说完这些,就又很郁闷地喝了一口药酒,那少说有二两的“小三鞭”很快就见底了。
林逸可以理解他,像孙馆长这种人,喜欢喝老酒,喜欢骑二八自行车,喜欢穿那种不时髦的的确良衣服,整个人充满了怀旧感。也许对于他来说,实在不太适应这种时代的变化,经济搞上去了,美好的品德却逐渐丢失了。
有时候仔细想一想,我们究竟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
收书的地方并不太远,就算曹一刀的驾驶技术再挫,像乌龟爬一样也能爬到。
不过这一趟下来,老曹也是满头大汗,除了天气热,就是紧张,这货一开车就紧张,心理作用,没法治。
所以等林逸和孙馆长下了车,曹一刀就呆在外面说,“你们进去吧,我在这儿透透气。狗曰的,头晕”
林逸莞尔,就去附近买了一瓶矿泉水递给老曹,自己和孙馆长也拿了一瓶,离开。
王金平老人今年79岁,曾于1949年至1957年在南都公安总队当兵,老人一直对部队有着很深的感情。当林逸和孙馆长等人见到王金平老人时,他依然穿着55年前退伍时的那身旧军装,军装很土也很旧,胸口别着他获得的那几枚视若珍宝的奖章和纪念章,他腰板挺得笔直,比很多年轻人还直,原本浑浊的眼睛,在看到林逸和孙馆长以后,开始变得明亮。
在王金平老人家中,他拿出了小心收藏的一册南都市军事管制时期政策法令汇编。尽管已经过去63年了,这本书依然保存完好,封面完好无损,书脊、书页也没有破损,书里的文字清晰。这册书出版时,共和国尚未建立,当时仍采用民国纪年。从封面可以看到,这册书出版于民国三十七年,即公元194年11月,全书共51页,为32开本。
林逸跟着孙馆长一起研究那本书的内容,可以看到,书中收集了从南都市194年11月4日解放当天到当年12月所有的政策法令和条例,是当年这一系列政策法令汇编的第一辑。包括市人民政府、军事管制委员会、警备司令部等相关部门颁布的各种布告、政策、法令,虽然仅是过渡时期的政策法令,但内容非常广泛,规定详细,涵盖了接管施政、总纲、军纪、搜集敌伪物资、治安、交通、金融、贸易、税收等各方面。
对于这些内容,林逸感兴趣的少,不过对于孙馆长来说,却是内心激动莫名。
要知道,依照他的岁数,当年老孙也是南都解放后迎接新生活的一员,书中记载的很多内容他都亲身经历过,虽然那时候年纪小,很多事情还不太清楚,但是现在他沉浸在了回忆中。
林逸见孙馆长看着那本书默不作声,似乎在想些什么,就不好意思打搅他,于是回头就和王金平老人聊天,问他这本书是怎么得来的。
林逸入行这么久,算是明白了,和淘书人打交道,最好的话题就是一本好书是怎么被他慧眼识宝捡到手。
很显然,林逸的这个问题王金平老人很受用,认为林逸是个很好倾吐往事的对象,于是就亲切地拉着林逸的手,开始讲叙自己捡到这本书的故事。
说起来,这本文献得以保留,全靠王金平老人家的慧眼识珠。1950年11月的一天,王金平接到一个任务,到位于南都红庙路的营部仓库清理没用的废旧文件、书报,王金平在销毁资料时,无意间发现了这本特殊时期军事管制时的文献,尽管并不了解这本政策法令汇编究竟有何价值,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将这本小册子收藏下来,并一直放在自己贴身的包里。
60多年过去了,王金平一直小心收藏着这本文献。年头越久,老人越是觉得这本小册子有文献价值,但也说不出它究竟有多大价值。于是他就打电话给那些博物馆,可是人家都不稀罕,让他亲自送过去,他送了一次,连人都么见到。心灰意冷,就试着给孙馆长这边打了电话,没想到这么快就过来了。
林逸从老人唏嘘的语气中多少听出了不满和气恼,是啊,自己珍藏的文献想要分文不要献出去,竟然献出无门,处处碰壁。
多么的可笑。
在这个去超市要个塑料袋也要掏两毛钱的金钱时代,贡献如此珍贵的资料,却遭遇了如此滑稽的一幕,说出去,还不笑掉大牙。
就在林逸和王金平老人家谈话的时候,孙馆长则大声道:“这么好的东西,那帮混蛋王八蛋竟然不识货,真是一群二百五”孙老头的嗓门很大,有故意让王金平听见的嫌疑,至少林逸感觉是这样。
果然,听完孙老头这番炮轰,王金平老人的脸色舒服多了,这么久积压的那种郁闷,置气,从胸腔里扩散出去。
第七十八章脸皮厚吃不够
孙馆长也算是老江湖了,虽然他是为博物馆办事,可是走南闯北,江湖气息犹存,尤其经历过大风大浪,知道这种情况下最好能够让王金平老人家消消气,那样自己收书就会更顺利一些。
果然,他这一顿怒吼臭骂,等于帮老人家消了火,让博物馆吃干饭的那帮孙子见鬼去,只要能顺利收书就算把他们祖宗十八代挖出来也是值得的。
gu903();就在林逸猜测着孙老头接下来会怎么做的时候,却见孙馆长画风一变,刚才是怒目金刚,此刻是春风和煦,一把就握住了王金平老人的手,一张脸犹如菊花,展露出无比感激地笑容,说:“老人家,你是个好同志啊我谨代表历史档案馆的同志,向您老人家道歉了,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好,遗漏了这么好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