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弓箭手,二十刀斧手也是一流的高手,看似平静的定国王府也是藏龙卧虎。不可小视啊。至于郡主的顽病治是不治,全凭王爷一句话。”
紫天开国以来,分封诸侯也是常事,但是至此为止,紫天只有一位异姓封王奉扬。不仅仅是因为奉扬多年来难征北讨,奠定了紫天的大半疆土,在朝中尤其是军中威信奇高,更加因为他对紫祈有着救命之恩。不过奉扬纵使显赫一时,终究逃脱不出埋骨黄土。而定国王的王位则世袭罔替,由奉养的独子奉秦煌继承。有意思的是,奉秦煌与奉扬性格恰好相反,喜文厌武,所以到了他这一代已成了文官的中流砥柱。可是奉秦煌的长子奉一鸣则又受祖父影响,投身军营,如今已是一等将军与都指挥使的头衔,也是武官之中倍受瞩目的新人,如今正在北方训练新军。
奉秦煌听得白念一个晚辈竟然直接称呼自己父亲的名讳,脸色自然好看不到哪里去;可是他又哪里知道看上去如此年轻的白念其实已有六十岁了,不仅比他大上许多,的确勉强也能与奉扬算作同一辈人。李总管也是一楞:“白公子坦然自若,一身修为却是远胜老朽。老王爷在时,老朽也是常伴左右,不知道是不是我老糊涂了,怎么也记不起老王爷与朝外之人曾有深交。”
白念答道:“家兄乃是闲云野鹤,与奉扬相交也总是匆匆数语,你不知道也足为奇。”
白念站了起来,从袖间取出了两枚玉令放在了桌上。奉秦煌匆匆扫了一眼,猛得一惊,拿起两枚玉令端详了许久:“不可能啊。紫川的皇室玉令,还有祈天的圣临玉令,怎么会呢”虽然紫川与祈天都已成为了过去,但是这两种玉令在当时却可代表着如同帝王一般的权威,数量更是屈指可数。奉秦煌努力回忆着那些玉令曾经封给了哪些人,但是他怎么也想不起来究竟是谁能够同时拥有这两种玉令。“两枚玉令都是你的”
“当然不是。”白念说道,“玉令的主人乃是家兄。”说着,他又取出了那枚其貌不扬,但是清香扑鼻的丹药。“以烈酒化之,紫时服用,必定药到病除。”
李总管还是觉得事有蹊跷:“能否告之家兄的姓名”
白念面色一寒,收起两块玉令与丹药:“家兄既然不愿亲来,自然有他的原因。总管既然如此好奇,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告辞了。只是提醒你一句,当年你到枫晚别苑还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兵,连入大门的机会都没有,人并非虚长了一些岁数就可以倚老卖老。”话音刚落,白念便身如飞燕跃出了窗子。那些弓箭手、刀斧手还未反应过来,白念的身影已经没入了漆黑的夜色。
“他刚才是不是提到枫晚别苑”奉秦煌双手紧紧地摇着李总管的双肩,眼神闪烁。李总管在听到“枫晚别苑”四个字后就知道事情要糟了。五十多年前自己虽然还是一个黄毛小子,但是也知道老王爷在别苑的主人面前毕恭毕敬,不敢有半分造次。如果这个白念真是从枫晚别苑出来的,自己这个篓子可就捅大了。
奉秦煌忽然意识到白念已经离开了,急忙喊道:“来人啊快点,将府内的人召集起来,即使将整个帝都都翻个遍,也要给我将那个白念,不,是白公子请回王府。”这一夜,整个王府都闹开了锅,然后这种纷乱又渐渐在帝都蔓延开来,百姓们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各种荒谬的小道消息却以更快的速度传播出去。当然,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到帝都之外镇国寺的那份宁静安详。
第七卷第189章朝议波澜
南方的晚秋,晨雾未散,帝都的官道之上却已是车马辚辚,略显喧嚣。朝堂之上,一众大臣分列两旁,左文右武。紫祈高坐龙椅,帝王气势威严难犯。如今的紫祈,再也不是那个俊朗不凡的少年,八十余年的风霜在他面容之上留下了道道深深的划痕,两鬓雪白。可是没有一人胆敢轻视这位垂暮之年,垂垂老矣的紫天大帝,紫祈虽然谈不上洞悉一切,但是说他明察秋毫却是一点也不为过。
“众卿昨夜可否听见城中有什么动静”紫祈居高临下,扫视众臣的反应。“定国王今日还是没有早朝吗”
丞相杜明儒出列站定:“禀告陛下,宁安郡主重病不起,定国王爱女心切,日夜陪伴左右,所以告假数日。”杜明儒取出一份奏折递了上去:“陛下,昨夜之事老臣也略有耳闻,似乎是王府之内失窃的一件极为重要的事物,所以王府侍卫尽出,搜索全城缉拿飞贼。”
紫祈合上了奉秦煌告假的奏折:“宁安的病还没治好吗,将那几个派去的太医俸禄减半,以示惩戒。刘卿担任九门提督一职也有四、五年了吧。”九门提督刘英急忙站了出来,跪地称是。“刘卿是不是在这个位子上坐得久了,所以生出懈怠之心,竟然让飞贼都偷到定国王府去了”
刘英不禁冷汗直流,惶恐地答道:“下臣疏忽,还请皇上降罪。”紫祈又问昨夜王府到底派出了多少侍卫,是否抓住了那个贼子刘英抹了抹额上的汗水:“大概两百多人吧,不过最后仍未将飞贼擒获。”
“是吗,区区两百多人就能闹得整个帝都鸡犬不宁”紫祈冷冷地说道,“定国王总计派出侍卫一百六十二人,但是在夜间城中却有四百余人,这余下的两百五十多人到底是从何而来哪位卿家可以告诉朕啊。”众大臣顿时你望我,我望你,谁也不愿意做这出头之人。紫祈用手指的关节敲着桌面,静静地等着。一时间,整个殿上鸦雀无声,众臣都如绷紧了弦,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
太监递上了香茗糕点,紫祈一面品茶,一面从几案之上抽出一叠奏折批阅起来,完全不理殿下的众人。众臣揣摩着皇上的心意,越想越心惊,都是低头不语。时间飞逝,转眼已过了两个多时辰,一个文官老臣终于受不住这种压迫的气氛晕倒在地。紫祈只抬头看了一眼,又立刻将目光移向了奏折。既然皇上没有吭声,侍卫、太监以及众臣自然不好有所动作,只得由着那可怜的老臣继续躺在地上。
又过了一柱香的时间,紫祈拍了拍手,将批好的奏折推到了一边,开口言道:“怎么都不说了朕虽然久居深宫,但是也不代表朕什么都不知道。朕也知道有些事情再所难免,所以尽量睁一眼闭一眼也就算了;不过若是事情过了火,哼哼”众臣不由纷纷跪倒,高呼万岁。“你们都知道,朕因为她而从未立后纳妃,所以膝下也没有什么子嗣。不少人都惦记着朕百年归老之后的皇位究竟花落谁家。在朝的文武政见不和也就罢了,但是你们两边为了这个位子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稍有一些风吹草动就搞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今日朕就撂下明话,他日能够继承大宝的人定然需要才德兼备,有功于国;为了紫天的明日,朕定会助他搬开路上的绊脚石,余下的你们自己去掂量吧。”众臣将头低得更低了,暗忖道:原来皇上什么都知道,而且就连自己派出多少手下也一清二楚;只是皇上以前一直在装糊涂,由着自己扩展势力罢了。看来如今皇上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开始要动真格向自己的羽翼下手了。
当朝没有太子,紫祈也时日无多,关注皇位的人自然不在少数。现在朝野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汹涌:文臣以丞相杜明儒为首,武将则以太尉零奔马首是瞻,两方简直已经到了是势水火的地步。当然,还有一些不屑争权夺利的大臣选择了明哲保身,置身事外。这些人一般权位也不甚高,所以两方对他们也就听之任之。不过也有例外,譬如定国王府,王府既文又武,虽然这些年逐渐的从一些事情、位置上抽身离开,不断收敛,但是这股力量仍然足以影响大局。更加因为王府深受皇上器重,圣眷正隆,所以成了两派瞩目争夺的焦点。因此王府忽然派出大量侍卫大肆活动,好似一颗石子砸入了平静的水面。文、武两方都连夜走动打听,希望能够了解王府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那派遣的两百五十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紫祈看今日也训斥得差不多了,只需最后再添一把火相信就能起到足够的威慑:“刘爱卿,昨夜城里这么热闹,为什么你的五千手下却一个个缩在营中不闻不问啊七日之前刚添了第六房姨太,这么多人就靠你强占刘家村一百三十亩良田够用了吗城西的宅子似乎也小了些吧,要不要朕再给你换个地方啊”那刘英已经抖似筛糠,身子软如泥浆瘫在地上。“朕还是给你找个宽敞去处,来人啊,将刘爱卿送去天牢,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