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心里却有种古怪的念头攀升——扶苏要说的,不会和他想到的一样吧?
这个想法让嬴政不可自控的产生一种自豪感,忍不住挺直腰板看着长子高大挺拔的身姿,心中异常满足。
扶苏心中有事,又对嬴政恭敬,因此未曾抬头,仍旧微微垂着眼帘,沉声诉说令自己迟疑的想法:“丞相长子跟随儿臣南征北战,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丞相显然不愿意令其出仕,儿子便私下与李由见面,哄骗他做了份荐书,又提问了一些治国之策,考校后将他提拔为官,安置成为三川郡郡守。儿臣做出此事之后,便发觉了此举的好处——亲自考校出来的人才难道不比不知谁人推举出的要好么?而且,‘考校’也不必一次只见一人,或可推行政令、召集有意出仕为官之人统一行事,选择最出色几人再由父王亲自见一见,剩下的直接送入各部之中,磨练些时候再推送到各个郡县之中缓解我大秦缺乏官吏的遗憾。”
嬴政眼中欣慰更上一层,等扶苏话一停顿,立刻道:“胡亥和朕讨论过此事,和你有相同看法,此事可行。”
扶苏脸上阴霾却在嬴政开口后彻底显露,皱起眉头摇了摇头,不确定的说:“考出来的官员本领自然是不缺的,可品行却……”
嬴政瞬间沉下脸,声音透出怒火,质问道:“竟然人不顾律法犯案?”
扶苏终于抬起头,苦笑道:“财帛动人心,是儿臣无能。”
嬴政没多说什么,但心中已经明白一直不肯随着秦朝朝堂进行的儒生们肯定又给扶苏找了许多麻烦,他拍了拍扶苏肩膀,给予无声的支持,开口时候眼中已经凝结了一片寒冰,他冷声道:“设立博士学宫为的是搜罗有才学之士,为我大秦谋划千秋,只能耍嘴皮子的人裁出去。”
李斯听到嬴政的话,心中狂跳,不由自主挑高双眉看向尉缭,果然发现尉缭眼中有着与自己相同的神采,两人不由自主同时露出笑容。
尉缭同儒生出身官员关系不睦,因此,他坐在一旁,由最善进言的李斯进言。
李斯身子微微前倾,仰起头同嬴政保持了一个恭敬而专注的距离,拉出平稳厚重的声线,故作为难但的开口:“陛下,您巡游前已经同太子一起清理过博士学宫,常设博士官七十三人,其三去一,至今未能补全。眼下再做清理,是不是容易动摇人心?”
“管他们作甚?只会动动嘴罢了。”嬴政不怎么高兴的说。
他刚刚带着幼子返回阔别已久的咸阳城,见到陪伴自己打天下的亲密臣子和越来越出众的长子正在兴头上,和扶苏交谈时候也认为考取人才是个好办法,却被儒生为难。
不能怪近臣和寄予厚望、并且与自己政治看法一致的长子,错误自然都是那群迂腐顽固的儒生造成的!
要是他们肯配合一点,而不是天天高喊“大秦无德、必生乱相”又怎么会动摇民心呢?官员但有违反大秦律法的行为,按律处置了便是!
嬴政埋怨的话一出口,尉缭已经明白火候到了,他毫不迟疑的插话道:“臣也以为朝堂容不下这群只会指手画脚的无能之辈。”
尉缭虽然身体不好,却从来不说大话,一听见他开口了,嬴政立刻追问:“国尉有办法肃清朝堂?”
尉缭勾起嘴角露出充满信心的笑容,平静的说:“陛下何必一下子将他们都赶出去呢?之前踢出去不少博士官,他们的位置还需人补充,各学派都有许多藏于民间的有才之人,陛下不如请他们任职,过个一年半载考察博士官做了些什么,那群一事无成的儒生自然可以凭着朝堂考核的标准让他们卷铺盖卷……”
尉缭顿了顿声,眼中笑意闪烁,拖长声调慢悠悠的说:“……都滚出去。”
朝堂上站满了跟自己目标一致的人,哪怕偶尔也会因为细节不合适而产生分歧,可这种分歧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都显得微不足道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事事因为“你不同意我观点,所以你不对”的儒生们强太多了。
尉缭的办法必须点赞!
嬴政听懂了尉缭话中的含义,眼中笑意再也止不住,马上笑着说:“国尉高明。”
转过头,他立即吩咐:“扶苏,将你这几年看好的人选呈报上来,十日后大朝,填补博士学宫的空缺。”
gu903();